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索上思香糯在防城区种植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为研究适应糯稻气象保障技术,在防城区开展香糯不同播种期试验对比,结合试验区与原产地的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上思香糯的生育周期、产量结构等生长特征及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上思香糯移栽到防城区等沿海地区种植是可行的。(2)影响上思香糯在防城区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暴雨、高温和台风;(3)决定香糯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昼夜温差和日照时数;(4)香糯在防城区种植比杂交水稻早播种3-5天为宜。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是我国甘蔗和食糖的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18个榨季占我国自产糖的60%左右。上思县是广西种植甘蔗生产大县之一,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hm2左右,排在全区第七位。2021/2022年榨季由于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国内食糖减产10.37%,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等产糖大国实施封锁措施,导致我国白糖进口量受到影响,糖市供应出现吃紧迹象。在这种情形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日常饮食。我国水稻产量的提升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气象灾害的侵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冻害、大风、暴雨和洪涝。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及影响水稻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向嘉敏 《河北农机》2023,(1):136-138
水稻在我国众多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水稻种植对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围绕着水稻种植展开,阐述并分析了影响水稻种植生长的气象条件,并探究合理的气象服务方式,因此预防灾害问题后出现,保障水稻良好收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机械化 构筑上思县甘蔗产业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把素有"蔗海"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说,广西甘蔗都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约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大面积、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许多地区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传统农业逐渐被取代,但仍不可避免自然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干扰,基于此,本文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减轻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策略,从种植方式、气象服务、科学防灾、农业设施建设、气象灾害认识五方面入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基于陕西省1971-2020年32个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不同尺度玉米生育期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旋转正交经验函数法、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干旱时空特征。结合陕西省9地区1990-2020年玉米单产数据,借助HP滤波法分离出玉米气象产量,采用交叉小波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干旱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干湿空间分布在玉米生育期可划分出关中、延安、榆林和陕南西南部4个干旱敏感区域;(2)在1971-2020年内,全生育期关中、榆林和延安地区呈干-湿交替变化,1990s末陕西大部分地区干旱较严重;(3)铜川、宝鸡、咸阳和渭南地区玉米气象产量与花丝期干湿状况密切相关,其余地区受全生育期干湿状况影响最大。玉米气象产量与干旱状况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在1994-2000年存在1~4 a的共振周期;(4)榆林、铜川和渭南地区玉米气象产量随SPEI值增大而增加,而延安、宝鸡、咸阳、安康、汉中和商洛当SPEI值大于1.6或小于-0.4时会发生轻度及以上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8.
邓爽 《河北农机》2023,(20):61-63
南川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是理想的水稻种植区域。水稻作为南川县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当地农民的生计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南川水稻是一种优质的水稻品种,因其籽粒圆饱、米质香糯而闻名。南川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而且,南川水稻的生长适应性强,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种植,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该品种水稻生长期适中,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因此受到了农民的青睐。近几年,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引进先进的丰产种植技术,选择优质良种,应用高科技手段,力求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借此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陈亮 《南方农机》2021,(6):84-85
通过对高台县气象台站近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梳理整编,结合本地葡萄种植规划和葡萄生长特性,分析本县气候资源特征和葡萄种植适宜性的匹配度,得出高台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优质葡萄的产出,但是必须重视干旱、冻害等各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充分掌握地方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做到趋利避害,以提升葡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猕猴桃全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引用五莲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数据资料和历史气象灾害资料,结合五莲县域内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的外部环境条件,综合分析山东省五莲县引种猕猴桃以来发生冻害、高温、涝灾、风害和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指导果农积极主动防范气象灾害,增强猕猴桃种植对气候变化的防御能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南充市高坪区气象资料和蓝莓生产资料,统计分析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对高坪区青居蓝莓基地早熟蓝莓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早熟蓝莓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高坪区发展早熟蓝莓具有较明显的气候优势,冬暖春早、花期无低温冷害,适宜早熟蓝莓生长发育;气象灾害对高坪区早熟蓝莓影响偏轻,主要气象灾害有连阴雨、干旱、大风等,但强度一般或出现频次低,对蓝莓影响较小。高坪区应在海拔400 m以下地区规模种植早熟蓝莓,同时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以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冻害是影响山西省五寨县甜糯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防御冻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是了解五寨县低温冻害特征,选择最佳播种和采收时间,规避冻害风险。利用五寨县65 年气温、10 cm地温、霜日等气象资料和近10 年的冻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概率统计、Excel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低温冻害对五寨县甜糯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寨县甜糯玉米生育期内,春季冻害危害风险较高,秋季冻害危害风险较低。甜糯玉米苗期至3叶期,冻害危害风险最高时段为4月25日—5月15日。甜糯玉米采收期,冻害危害风险最高时段为9月下旬。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旨在为科学合理种植甜糯玉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作业机具合理配备是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机械化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以苏家屯区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为例,调查分析3种水稻插秧机的技术参数与经济参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其适宜经营规模,为合理选择、配备插秧机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湖南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势头喜人,但其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还很低,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级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概述了湖南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抛秧、直播、插秧三种方式的利弊,因此区域水稻生产的特点,决定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论是哪种种植方式都不可能完全淘汰,想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包打天下,都是不现实的.但因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效;避病避虫;高产稳产的优势,从长远发展来看,机械化插秧代替人工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李跃江 《农业工程》2014,4(6):118-11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地域广泛,但是水稻产量受病害的影响较大。为保证水稻的收成,必须重视水稻病害的问题。研究和分析了水稻种植抗病技术,以促进水稻种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延安市2011—2021年气象数据、2019—2021年苹果保险理赔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延安市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高低风险划分指标,划分出高低风险区。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延安市有5年出现严重冰雹天气、3年出现严重花期冻害天气,气象灾害造成延安市苹果保险严重透支。以乡镇(社区、街道办)冰雹出现日数≥8 d作为区分高、低风险区的指标,结合冻害影响,将延安市70%的苹果种植面积定为高风险区,实现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晓敏  贺菁菁  严谋春 《农业工程》2022,12(10):156-159
农产品是振兴农村产业的重要基础,农产品品牌营销是助力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阐述了西安市临潼区石榴品牌营销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临潼石榴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临潼石榴品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彭晓丹  欧善国 《农业工程》2021,11(1):119-122
以广东典型荔枝产区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利用增城1999-2018年荔枝产量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开展增城荔枝产量预报方法研究.将荔枝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气象生理产量和随机噪声(通常忽略不计),趋势产量的分离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分析影响荔枝气象生理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线性回归预报方程.结果表明,预报方法对历年荔枝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跃进农场现存的几种主要种植形式,探索近阶段及未来适合跃进农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模式。机直播与人工撒播的对比试验表明,该模式改善了水稻生长的小环境,促进了水稻分蘖生长,提高了水稻成穗率和抗病性,有利于人工清除恶性杂草,提高了水稻单产;穗粒数比撒播方式显著提高是机直播增产的主要原因,可增产5.44%。跃进农场近3年来水稻机直播与机插秧的产量表明,水稻机直播的产量总体要略高于机插秧,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直播形式较容易拿到穗苗,而机插秧形式穗苗不稳定。分析水稻种植环节的8项成本构成,机直播比机插秧可节约成本近20%,选用机直播的种植形式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实践研究表明,在跃进农场机插秧主要优势不在于提高水稻单产,而在于提高了水稻灌浆的整齐度和饱满度,有利于提高水稻种子扩繁质量和纯度,也有利于控制恶性杂草的危害。综上所述,近阶段来说,机直播和机插秧将全面替代人工撒播,机直播为主要推广的水稻机械种植形式,机插秧为辅助的种植形式,主要用于育种;随着水稻穴播机的不断研制成熟,机穴播将成为主要的种植形式,可以解决水稻种子扩繁的需要和种子品质的要求,同时还能实现稳定产量和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