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脱叶剂欣噻利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在田间应用效果,以新陆早48号为材料进行了脱叶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脱叶剂欣噻利处理棉花最终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与对照相当;棉花产量、铃重及衣分等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各药剂处理对棉叶脱落和棉铃吐絮的影响可知,脱叶剂新型助剂910 600g·hm~(-2)+乙烯利(有效成分40%,水剂)1000倍液+噻苯隆(有效成分含量50%,可湿性粉剂)300g·hm~(-2)+清水750kg·hm~(-2)的脱叶效果最好,喷药后5d叶柄与茎秆连接处陆续出现离层,喷药15d后棉花叶片脱落率达到92.65%;各药剂对棉铃吐絮效果均较好,且对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石河子垦区早熟棉两种株行距配置喷施脱叶剂后棉花产量及脱叶效果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早熟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一膜三行单行缩株(行距76 cm,株距5.7 cm)与一膜六行宽窄行距(行距66 cm和10 cm,株距10.0 cm)两种株行距配置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产量表现及脱叶效果.结果 表明:喷施脱叶剂后,单行缩株距模式较宽窄行距模式的单株果枝数、单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均增加,衣分率提高0.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著增加;在脱叶效果上吐絮率和脱叶率提高、悬叶率和枯叶率降低.新陆早70号在石河子垦区采用单行缩距模式有利于提高脱叶效果和产量,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0%时,喷施脱吐隆、噻苯隆、乙烯利3种脱叶催熟剂,结果表明,脱吐隆与乙烯利(36.5g·hm^-2+600g·hm^-2)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药后10~20d药效达到86.95%~95.03%,吐絮药效达7.08%~11.24%,霜前皮棉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8.99%,该处理的脱叶、吐絮效果及霜前花率均优于脱吐隆单用;使用噻苯隆225g·hm^-2的脱叶效果较明显,药后10~20d药效达88.09%~97.73%,显著高于乙烯利600g·hm^-2与720g·hm^-2处理,但其催熟效果低于乙烯利。乙烯利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脱吐隆和噻苯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用于茫麻收获前脱对,在加入适量辅助剂的条件下,效果很好。它是一种安全、高效、价格便宜的优良苎麻脱叶剂。乙烯利对不同品种的脱叶效果有差异,收获前茎上保留叶少的品种较易脱叶。在长江流域及华南麻区头、二、三麻收获期的温度范围内,乙烯利的脱叶效果与温度高低无明显关系,但与日照长度有关,短日照促进脱叶。各品种不同季节里在最佳用药浓度下的脱叶率均在92%以上,可满足生产上对脱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鄂东植棉区棉花机械收获应用欣噻利脱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鄂东植棉区棉花机械收获脱叶剂田间应用效果,以冈早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脱叶剂欣噻利不同用量处理试验,进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和衣分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3水平(即一次性喷施欣噻利剂量为2.7 L/hm~2),其脱叶率、吐絮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产量高于其他用量和清水对照,但略低于常用药剂对照(噻苯隆+乙烯利)。可以在鄂东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脱叶剂在洞庭湖植棉区直播棉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洞庭湖植棉区不同脱叶剂在田间应用中的脱叶效果及其对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乙烯利(450 g·hm-2 +1200 mL·hm-2)、欣噻利(1800 mL·hm-2)不仅能够明显提高脱叶率,且催熟效果好,对纤维品质基本无不利影响,籽棉产量与清水对照相当。  相似文献   

8.
新陆早32号脱叶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脱叶是机械采棉的必要环节和前提,筛选效果较好的脱叶剂,确定科学的施药方案,是推广机械化采棉技术的重要手段.针对新陆早32号适合机采的品种特性,研究不同脱叶剂对新陆早32号产量、品质以及种子成熟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新陆早32号的脱叶剂类型并确定合理的施药方案,为新陆早32号的合理机采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不同脱叶催熟剂在安徽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9种脱叶催熟药剂及其复配剂在安徽沿江棉区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噻苯隆与乙烯利的复配剂具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施药15d后脱叶率达92.0%,25d后达96.0%,脱叶药效在94.0%以上;施药15d后吐絮率达78.0%,25d后达85.0%,吐絮药效在65.0%以上;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同时增加了子棉产量;生长旺盛的棉株加大用药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疆兵团第七师棉田分别设置噻苯隆+乙烯利[(30 g+80 mL)·(667 m-2)]、欣噻利(120 mL·(667 m-2))、欣噻利(180 mL·(667 m-2))、欣噻利 [(60+120) mL·(667 m-2)]处理,以清水处理作对照,研究2种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20 d后,处理4[欣噻利(60+120) mL·(667 m-2),分2次喷施]的脱叶效果最好,叶片脱落率达到84.3%,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大。从棉铃吐絮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所有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4%以上,且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衣分、籽棉产量较对照处理有轻微降低,但能显著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从棉花品质来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其中处理3(欣噻利180 mL·667 m-2)下降幅度最大。综合比较来看,处理4的脱叶吐絮效果较好,适宜在奎屯植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效果,利用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在棉田开展了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与不同用量的乙烯利水剂及烷基乙基磺酸盐助剂混合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35 g·hm-2 噻苯隆·敌草隆时,添加乙烯利和助剂的处理对棉花的脱叶药效和吐絮药效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其中噻苯隆·敌草隆135 g·hm-2、乙烯利1 200 g·hm-2和助剂900 g·hm-2混合喷施,对棉花的脱叶及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参试品种(系)共17个,分别为FY408、6116、万氏316、新石K10、06X2、西部4号、富全16号、硕丰165、农大06-2、隆安棉10号、惠远605、新石K11、中105140、X0405、620、金垦802,以新陆早13号为对照。2010年参试品种(系)共18个,分别为万氏416、Y3、ZB-0856、惠远717、DJ08-01、2049、石H4、石1031、金抗428、HT-902、3-6-7、6174-2、新B12、SHN-3、硕丰165、金垦802、博6,以新陆早36号为对照。其中金垦802、硕丰165、博6  相似文献   

13.
<正>新陆早62号(新石K13)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和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北疆早熟植棉区生态条件定向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2013年新陆早62号通过新疆审定后,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积极和种业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建立新陆早62号良种繁育体系、完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等方法加速新品种的快速推广。目前新陆早62号已经成为新疆兵团第六师、第八师等北疆早熟植棉区棉花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棉花机械采收前需要应用化学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吐絮。试验于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研究了多种脱叶催熟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4年偏旱年份,脱叶催熟剂的催熟效果不明显,但脱叶效果显著;河间试验点应用脱叶催熟剂后天气条件有利,脱叶效果好于天气条件不利的上庄试验点;复配剂50%噻苯·乙烯利SC的脱叶效果较好,受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也比较小。参试的各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和吐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棉花品种徐00121和苏棉20号施用国产蓝丰脱叶磷和进口脱吐隆两种脱叶剂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蓝丰脱叶磷和脱吐隆的脱叶效果相当。蓝丰脱叶磷用量1500~ 1800mL·hm-2 能够达到很好的脱叶效果;蓝丰脱叶磷与脱吐隆对吐絮效果影响都不大,增施乙烯利亦可提高吐絮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和天津市静海区研究了地点、播期和品种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设置了50%噻苯隆(450 g·hm-2)和40%乙烯利(1500 mL·hm-2)混用及高(2700 mL·hm-2)、低(1800 mL·hm-2)剂量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共3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脱叶催熟剂的脱叶效果显著,不同条件下各处理药后18~20 d的脱叶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但催熟效果有限,同期的平均吐絮率仅比对照高5百分点。自然脱叶率和吐絮率越低,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催熟的效果越明显。脱叶催熟处理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及强度,但显著降低了纤维整齐度。  相似文献   

17.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36号(新石K8)是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2005—2006年通过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2007年2月6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早熟性、丰产性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昌吉地区棉花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2 -氯乙基膦酸 (商品名乙烯利 )进行棉花催熟 ,人为地将乙烯利作为外源激素用在棉花上 ,能迅速被棉植株各器官吸收 ,在体内分解产生乙烯 ,促进棉花早熟 ,最终能达到早熟、增产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的目的。经实践证明 ,乙烯利处理棉铃 ,一般可提早 7~ 1 0天吐絮 ,霜前花增加 2 0 %~ 30 % ,可有效解决棉花晚熟问题。另外 ,处理后的棉铃较集中吐絮 ,非常有利于机械收花。1适用棉田类型应用乙烯利催熟应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棉株长势合理安排。对于那些本来可以正常成熟吐絮或单产水平很低的棉田 ,则不宜施用。适于乙烯利催…  相似文献   

20.
新陆早36号     
新陆早36号(新石K8)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以1997年自育早熟、丰产品系1304为母本,抗病品系BD10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2007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