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冀北坝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碳汇功能的差异,对河北省北部坝上坝下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坝上地区,但其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坝上及坝下地区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分别为15.6 kg/m2和13.2 kg/m2;4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则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1.9 kg/m2和27.9 kg/m2;坝上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坝上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较缓,而坝下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现代园艺》2020,(5):82-83
华北落叶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及生长快速等特性,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乡土树种种植、园林景观绿化等方面。由于华北落叶松在栽培和管护技术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致使华北落叶松成活率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等现象频发。简要地分析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特性,提出了华北落叶松在栽培种植和种植期管护的几点技术策略,以供广大种植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干形特征,以指导华北落叶松的培育,提高木材质量及木材利用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坝上及坝缘山地进行取样,对华北落叶松的干形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拟合了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干型较好,树干通直率达到88.47%,其中,坝缘山地干形好于坝上地区,其通直林木占比达92.1%;在弯曲林木中,坝上地区一个弯点的林木比例(61.9%)低于坝缘山地(73.68%),且弯点多位于3m以下(占比52.38%),而坝缘山地弯点多位于6m以上(占比42.11%);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分杈林木占比不足10%,且分杈位置多位于6m以上;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以三项式模型效果最佳,相关系数最高,为0.970 6;不同干形曲线在模拟树干不同部位的精度不同,各个模型在树干上部拟合效果都相对较差,在模拟树干中下部和基部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比较小的模型是二次多项式(分别为0.019 8,-0.007 8)和三次多项式(分别为-0.010 6,0.012 2)。  相似文献   

4.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利用夏季冷凉的自然条件,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甘蓝,叶球个头小,以外销为主,商品性和品质较好,每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左右。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气候冷凉,7、8月最高温度25℃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光质好,病虫害发生少,十分有利于喜冷凉蔬菜生长和后期养分积累。张家口的张北、康保、尚义、沽源、崇礼5个县甘蓝常年种植面积1.53万hm~2(23万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材质坚硬,耐水湿、腐朽,是各种建筑工程的良好用材,并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显著生态效能,是冀北山区和坝上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通过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建设项目,探讨关键建园技术,可以为种子园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域内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抚育的效果。运用DP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方程,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得到其回归效果十分显著,最终确定不同径阶的华北落叶松经营密度的最大理论值。为确定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经营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是冀北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因其耐寒、速生、涵养水源等特点,是良好的防护林树种,在冀北山区,尤其是接坝地区和坝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面积营造落叶松,离不开种苗培养,充足的种源是大量培育优良种苗的基础。总结了落叶松种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肥力适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前期苗木的生长,对6a生华北落叶松苗木施复合肥,并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未施肥和施肥后苗木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复合肥后华北落叶松苗木的树高、基径、冠幅分别增长了0.36m、5.97cm和14.6cm,主干枝条的生长也快于未施肥的苗木。这说明施复合肥可以促进华北落叶松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塞罕坝林区天然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快速升温前后华北落叶松年轮宽度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塞罕坝地区于1987年发生升温突变;1950-1987年时段,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温度正响应,与5-6月均最高温达到显著关系;1987-2018年时段,华北落叶松表现出“响应分异现象”,与5-7月均最高温达到显著负相关,与8-9月均最高温由不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极显著负相关。快速升温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7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升温突变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开始受到生长季前期和生长季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高寒区白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西北高寒区俗称张家口坝上地区,包括康保、沽源、张北和尚义4县,位于内蒙古牧区与华北农区交错地带,处于北纬41°左右,海拔1 400~1 500 m,无霜期90~110天,年降雨量350~420 mm.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季节气候凉爽,雨热同季,适合喜冷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反季节蔬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7,(22)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对于冀北山区的森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建国后几十年来,围场坝上地区营造了上百万亩的人工落叶松林。抚育间伐作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干预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对林内环境的改善和调节,从而创造一个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环境。合理的抚育间伐对于落叶松的有效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选用大西洋、夏坡蒂等14份马铃薯材料分别在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种植。通过测定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5项指标,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栽培条件和土壤肥力一样的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4个品质指标总体趋势是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还原糖含量坝上地区显著低于坝下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茬叶菜种植结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产量1 300 kg。青花菜别称西兰花、绿菜花,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张家口坝上地区由于夏季独特的冷凉气候,不仅病虫害发生少,而且可以满足优质青花菜生产的需求,产品受到国  相似文献   

14.
首先简要分析了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防护林改造的重要性,指出了坝上地区退化防护林改造的具体方式,最后探讨了坝上地区退化防护林配套措施,望能为此地区防护林改造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因其寿命长,生长快,根系发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明显,已成为华北北部山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本文阐述了海拔、坡向、坡形、坡度、土壤、水文等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地区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Pielou指数都以9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最高,其次为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而18 a生华北落叶...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坝上地区在第1 茬叶菜种植结 束后,利用青花菜较强的耐寒性,采用膜下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青花菜标准化 生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每667 m2 产量 1 300 kg。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华北落叶松的特性、价值以及年内生长规律,并从品种选择、林地选择和整理、栽护管理以及育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华北落叶松的造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张家口坝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探索大白菜和甘蓝这两种大宗蔬菜一年两茬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在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种植时期、密植技术、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证与大胆尝试,2015年实现了一年两茬、安全生产,达到了光、热、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为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选择管涔林局的乡土树种华北落叶松,通过介绍其林学特性,从而确定该树种为管涔林局的适生树种,既如此,就应该在管涔林局大面积培育、种植,作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从华北落叶松的林学特性来制定适合该项树种的育苗技术。华北落叶松是雌雄同株的树种,故有自花受粉不孕现象,因此种子空粒较多,发芽率较低。种子发芽率一般为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