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国际介绍陈克林,孟宪民(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北京1ll714)湿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最高生产力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江河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促淤造陆的功能。湿地是天然的蓄水库,可以调节气候,补...  相似文献   

2.
<正>基因是一种资源。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千姿百态的生物带给人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另外,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食品、药物。同时,自然界的物种资源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如皮毛、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丰富多彩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相信多样性比较高的群落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到倾向于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探讨至近20年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成为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中心问题.多样性的变化始终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生产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许多其他影响生产力的因素相关.人们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进展,同时争论的观点也不断延伸.1)考虑空间类型来揭示由环境因子引起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性;2)考虑时间尺度上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3)非生物因素(放牧干扰、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不断开展;4)在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应注意引起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而降低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基因是一种资源。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千姿百态的生物带给人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另外,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食品、药物。同时,自然界的物种资源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如皮毛、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丰富多彩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生态系统内部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在对张掖黑河湿地生物多样性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张掖湿地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区植物多样性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气候多变,区域物种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变化复杂,具有高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本文就该区域目前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细菌多样性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简述了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适应多样性、营养代谢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及环境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细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仅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以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其他生物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持续开发应用和保护微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健康与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生物的种类越丰富,人类也就越健康。因为丰富的物种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一些生存所需的能源和食物,还能提供各种各样的药物资源,这是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的重要保障。笔者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就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9.
陈秀蓉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02,19(12):34-38
简述了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适应多样性、营养代谢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及环境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细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仅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以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其他生物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持续开发应用和保护微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植物(水生、沼生和湿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兼有水、陆两者的生态功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湿地植物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1]。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最主要的是植被恢复,我们唯一可采取的措施就是保护好地球上的自然植被[2]。湿地的恢复既要保护原有的自然植被,同时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的工程;为保证植被的繁育,授粉方式对植物的繁殖是至关重要的,传粉者的缺乏会使生态修复相当困难[3]。为此积极采取蜜蜂为湿地植物授粉,促进生态恢复是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动物园"湿地精灵"展区是近年来动物园展馆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其通过模仿构建野生动物栖息地,从而为野生动物提供接近其原始生境的生活环境。实现了提高动物福利,保护生物多样性,展现动物和环境和谐共存等多重目标。本文对"湿地精灵"展区的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共存理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以期对我国动物展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璐  陈志 《青海草业》2014,(1):11-16
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高原沼泽湿地之一。学术界一直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本文从湿地的演化(空间变化、时间演退等)和湿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湿地环境保护等)及湿地生产力等方面对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资源安全关联到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及环境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涵。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4.
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现在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石,以畜禽为主的家养动物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肉、蛋、奶、毛、皮等优质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畜禽遗传资源数量下降的现象日趋严重。过去100年里,全球有450个地方牛品种绝迹,近60年间70多个绵羊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我国畜禽品种的种类和数量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畜禽遗传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大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品种一旦灭绝,就很难再恢复。品种数量的减少,直接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最终将导致资源枯竭,危及人类的生存。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既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也是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时空尺度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江小雷  岳静  张卫国  柳斌 《草业学报》2010,19(1):219-22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呈现在生态学界。大量的研究表明, 生物多样性对系统生产力、分解性、养分循环以及稳定性等多种功能均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 就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2个方面,即生产力和入侵性的关系模式、作用机理、存在的争议, 以及时空尺度对其的影响作一综述。通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基本理论的探讨, 阐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影响及潜在机理, 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科学参考, 以促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仅为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运用科学区划及有效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保护区中实验区和缓冲区中的资源,是保护区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保护区如何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经济,增强活力,缩小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把保护管理与持续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在于如何利用.要合理利用好保护区内的资源,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试验和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从11类服务功能方面对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旨在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及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9.42亿元/a,是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6.65倍。其中以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为57.72亿元/a。其次为水源补给、文化科研、营养循环与储存和气候调节功能,分别为32.43亿、12.50亿、12.38亿和11.37亿元/a,环境净化、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大气组分调节功能,分别为9.24亿、8.48亿、8.31亿、5.67亿和1.09亿元/a,休闲娱乐功能最低(0.23亿元/a)。充分说明,玛曲高寒湿地是"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蓄洪区,是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保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目前欧亚大陆草原植被退化、物种减少、遗传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退化草原面积已达90%以上,严重退化草原占50%,由于草原退化引起的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是指遗传信息的总和,蕴藏在地球上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中。一般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群体内不同个体中的遗传变异的总和。畜禽是人类长期强度选择和杂交培育的产物,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种。畜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畜禽及其品种的进化历史、分类地位和相互关系,为畜禽资源的保存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家禽驯化最早,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各国养禽十分关注的巨大基因库。中国的地方鸡种品种多、分布广,遗…  相似文献   

20.
牟新待 《草业科学》2005,22(2):64-64
当今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利益,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生物失控等生态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人类食物生产的农业,由传统的有机农业转变为化学农业后,其生产效率成倍增加,从而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但化学农业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