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胚胎病可以分为三类,即由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营养性胚胎病;由母源或外源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胚胎病;由孵化措施不当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一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二是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雏;三是种鸡某些传染病(如白痢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带菌——病胚——病雏的途径广为扩散。胚胎病的治疗措  相似文献   

2.
家禽(主要指鸡)的胚胎病应是一类值得重视的疾病,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一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二是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雏;三是种鸡某些传染病(如白痢杆菌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带菌--病胚--病雏的途径广为扩散。胚胎病分为三类,即由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营养性胚胎病;由母源或外源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胚胎病;由孵化措施不当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目前,对胚胎病的治疗方法不多,重点在于预防。一、营养性胚胎病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  相似文献   

3.
家禽胚胎病是一类很值得重视的疾病,该类疾病可分为遗传性胚胎病、营养性胚胎病、传染性胚胎病以及由于孵化条件不当引起的胚胎病等。给养禽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1)导致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2)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雏;(3)种鸡带有的某些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种蛋带菌—病胚—病雏的途径广为扩散。传  相似文献   

4.
家禽(主要指鸡)的胚胎病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一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二是病旺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维;三是种鸡某些传染病(如白痢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带菌──病胚──病雏的途径广为扩散。胚胎病可以分为三类,即由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营养性胚胎病;由母源或外源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胚胎病;由孵化措施不当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目前,胚胎病的治疗措施不多,重点在于预防。1营养性胚胎病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可以孵出雏鸡,但体质较…  相似文献   

5.
胚胎病可分为3类:即由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营养性胚胎病;由母源或外源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胚胎病;由孵化措施不当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造成的危害有:一是导致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二是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康雏;三是种鸡某些传染病(如白痢  相似文献   

6.
禽的胚胎病是一类综合性疾病,在日常的疾病防治工作中研究较少且易忽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胚胎病不仅造成死胚增加,孵化率下降,健雏率降低,而且由此种蛋孵出的雏禽将带有病原体,成为疫病传染源,传染病在养禽场中循环往复、绵延不断。因此,对胚胎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现将常见禽胚胎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禽胚胎病的分类禽胚胎病按其致病原因可分为三种:营养性胚胎病、传染性胚胎病和条件性胚胎病。1.1营养性胚胎病营养性胚胎病大多是由于多种营养成分同时缺乏和不足所引起的,属于此类的称为综合性营养不良胚胎病;在另…  相似文献   

7.
<正>1胚内免疫胚胎免疫可在种蛋从孵化器转到出雏器的过程中进行。在蛋壳上戳一个孔,在气室底部的膜下面注射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常用此方法。落盘的胚胎日龄不同(一般17~19天),约25%~75%疫苗(0.05m L)注射到胚胎的颈部和肩部,其余25%~75%的疫苗注射到胚胎的其他部位。最初的马立克氏病疫苗胚内免疫试验显示,保护力的产生比出雏后免疫早。在美国,对超过80%的肉鸡采用胚内免疫马立克氏病。与1日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胚胎病按病毒感染禽胚的方式或途径而言,可分为两大类:(1)母禽自身首先患了病毒病,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将病毒包裹于蛋内,因而造成胚胎病,并能通过带病而出壳的雏禽将病毒传递下去和传播开来。这一类的传染病称为蛋传递性胚胎病。(2)微生物学工作者将某些病毒接种入胚蛋并以此作为培养基,病毒就在胚体繁殖而且致病。这一类病毒尽管能使母禽(种禽)得病,但不能通过胚蛋且垂直传递而散播。  相似文献   

9.
禽的胚胎病是一类综合性疾病,在日常的疾病防治工作中研究较少且易忽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胚胎病不仅造成死胚增加,孵化率下降,健雏率降低,而且由此种蛋孵出的雏禽将带有病原体,成为疫病传染源,传染病在养禽场中循环往复、绵延不断。因此,对胚胎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现将常见禽胚胎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出雏是孵化生产的最后环节。出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人工常规孵化条件下,各阶段(1—5天,6—19天,20—21天)胚胎死亡比例不等,且有一定的规律,其中出雏期胚胎死亡率最高,被称作死亡高峰。造成出雏期鸡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尚未见报道。但有人认为,提高孵化效果的关键是掌握好出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其三者的最适范围,众所纷云。本次试验旨在探索鸡胚在出雏期造成死亡高峰的原因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最适范围,为孵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胚胎病直接影响家禽孵化率和雏禽成活率,引起胚胎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传染性因素最为重要,病原菌通过垂直或水平传播污染种蛋而引起胚胎病。今年我市某雏鹅炕坊连续四炕因为种蛋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污染,孵化率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 4月16日建湖县上冈镇某炕坊来我站化验室送检一批29胚龄的死鹅胚。主诉该炕坊自2月17日种蛋开始入孵,在受精率90%以上的情况下,每炕1万只入孵种蛋的孵化率仅为62%左右,健雏率也不高。每炕死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北省河间市一种鸭场饲养的3000只樱桃谷肉种鸭群中发生了以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当时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用蒽诺沙星拌料(0.02%)、庆大霉素(0.02%)治愈后,继续留作种用。后来,应用其种蛋孵化时,发现种蛋孵化率仅为(52.7%-61.2%),胚胎后期及雏鸭早期发生大批死亡(出壳5天内死亡率达57.3%)。1 临床症状3批种蛋在孵化的早中期生长良好,后期胚胎死亡,特别是在孵化的第21天到第25天为死亡高峰期。其中大部分为弱胚,无力出壳;能出壳的雏鸭,出壳时间亦推迟1~2天,残雏和弱雏增多。病雏精神委顿,双肢无力,站立不稳甚至瘫痪,食欲不振乃至废绝,拉黄绿色稀粪,尖叫,出壳后的5天内死亡严重,死亡率高达57.3%。2 病理变化检查死胚:蛋内有恶臭的淡黄色或紫黑色浑浊液体,胚体表面腐烂,头颈部肿胀明显。未出壳的弱雏表现为绒毛生长不全,身体与蛋壳发生粘连。严重脐炎,有些自脐  相似文献   

13.
番鸭蛋壳气孔数、壳厚对出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测定新鲜番鸭种蛋 ;一照健胚蛋、死胚蛋 ;三照死胚蛋、正常出雏蛋和毛蛋的大端、中部和小端的气孔数及厚度。结果表明 :一照、三照死胚蛋和毛蛋与一照健胚蛋和正常出雏蛋气孔数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三照死胚蛋和毛蛋的蛋壳厚度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 (P <0 .0 1)。并对新鲜种蛋、毛蛋和正常出雏蛋蛋壳进行扫描电镜观测 ,结果显示蛋壳结构与其它禽蛋相似 ,同时也证实了死胚蛋蛋壳厚度 (0 .395~ 0 .4 0 1mm)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 .36 3mm)。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胚胎死亡是指发生在孵化1~7日期间的胚胎死亡。根据我厂1994年4月第三种鸡场AA~CS种蛋58.67万枚的孵化生产记录分析,共出雏可售苗鸡48.30万羽,出雏率82.33%,“无精蛋”率9.86%,死胎蛋率5.03%,淘汰苗鸡率2.21%,机耗为0.57%。抽样检查5%“无精蛋”,其中40.75%属早期死胚蛋。抽样检查5%死胎蛋,其中早期死胚蛋为8.8%,据此推算,早期胚胎死亡占4.44%以上。因此,减少早期胚胎死亡是提高种蛋孵化率、出雏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按不同剂量接种18胚龄SPF鸡胚,分别于出雏后第9d、第14d和第21d采血,用微量凝集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NDV抗体和抗IBDV抗体水平,并于出雏后28d用NDV强毒(F48E9株)和vvIBDVGx株攻毒,评估重组疫苗的胚胎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按104EID50/枚剂量进行免疫不会影响SPF鸡胚出雏率和出雏后21d存活率,并且该免疫组雏鸡能够对NDV强毒和vvIBDV攻毒提供安全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出雏     
胚蛋进入20~21胚龄开始大量出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出壳很早,而前期一般出雏较慢。如果待到80%~90%的雏鸡毛干后再拣雏,早出壳的雏鸡势必会脱水,因此第一次拣雏要根据出雏情况而定。拣雏时应把脐部收缩良好、绒毛已干的雏鸡拣出来;而脐部愈合不良,尤其是脐部突出肿胀、鲜红光亮、绒毛未干的应留在出雏盘下次再拣。同时要把空蛋壳拣出来,这样蛋盘内比较清洁,同时可避免空蛋壳套叠活胚蛋的现象。拣完第一次雏后可每隔4~5小时拣雏一次,直至出雏完毕。拣雏要注意:(1)拣雏时必须将空蛋壳一同拣出。如果空蛋壳套在活胚蛋上,胚雏只能闷死在双重壳内。(2)有的雏鸡的脐带、脚、颈部等被已破裂的壳内膜缠绕,或者是壳膜粘着雏鸡身体的各部分,应及时解除。(3)在拣雏时出雏器前门和后门最好不要同时开放,否则会增加空气的流量,使箱内温度和胚胎的温度骤然降低。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要注意防止冷风的侵袭使雏鸡遭受到冷应激。最好在拣雏时提高室温到26℃左右,关闭门窗,保持室温的恒定。(4)拣雏时要轻捷快稳。拣完雏鸡和空壳,将未出壳的胚蛋移放集中起来。但必须注意,剩余胚蛋在盘内的密度要适宜,使胚蛋受温一致、出雏齐整。把蛋盘调理好以后,应放入温度较高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不同胚龄鸡胚外源皮质酮处理,研究外源皮质酮对鸡胚生长发育及出雏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索肉鸡代谢程序化效应。700枚质量相近的AA肉鸡种蛋,分3个不同时间进行卵黄囊重复注射:孵化前注射(E0);7胚龄注射(E7);14胚龄注射(E14);每一时间点分200 ng皮质酮处理组和玉米油正对照组,并设定负对照组1个。21胚龄记录出雏时间、出雏率、出雏重、屠宰器官质量,并测定雏鸡血浆中血糖、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0胚龄皮质酮处理显著降低了孵化率(P〈0.05),增加了胚胎的死亡率;7胚龄200 ng皮质酮处理组缩短了孵化时间(P〈0.05),并有降低孵化率的趋势,鸡胚胎的心脏、肝脏的发育受到了抑制(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的处理效应与注射胚龄有关,此外注射本身也会对胚胎的发育和物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鹅的胚胎检查和分析,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照蛋、蛋重变化、出雏观察和死胚蛋剖检等来实现. 1 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检查孵化期间鹅胚胎的发育情况,检查孵化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还可剔除无精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孵化条件,提高孵化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