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水稻生产上产生了不小的威胁,2004-2006年连续3年大暴发。据省植保站近期对灰飞虱虫量及带毒率的调查,今年一代灰飞虱虫量、带毒率均较高,水稻条纹叶枯病仍有可能大流行,而且流行程度将超过去年。因此,防治好水稻条纹叶枯病这根弦一直在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民心中紧紧地绷着。  相似文献   

2.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带毒寄主,又是传毒媒介.近年来,我县灰飞虱连续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压低麦田灰飞虱的虫量,减少向秧田的迁入量,降低传毒机率,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的有效措施,笔者于今年对麦田灰飞虱防治中常用的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秧田灰飞虱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善国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6-76,78
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接虫后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随时间而逐步上升,秧田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与所接的灰飞虱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10%吡虫啉WP浸种对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但随着田间灰飞虱虫量的上升,其控制作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张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44-144,172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都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发病轻重或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灰飞虱发生数量、带毒率、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赣榆县麦田灰飞虱虫量高、灰飞虱带毒率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水稻易感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集中迁移期相吻合。因此,2009年赣榆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将呈大流行趋势,黑条矮缩病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做到“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思路,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秧苗期覆盖防虫网对灰飞虱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防虫网覆盖水稻秧苗,能有效阻止灰飞虱在秧苗上传毒危害,对控制灰飞虱虫量和条纹叶枯病作用十分明显。初步试验调查表明:防虫网对水稻秧苗期的控虫效果达100%,对水稻大田前期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病率与灰飞虱的虫量、带毒率、以及水稻的抗病性、栽培方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盐都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调查研究,历经多年试验总结,在防治上采用抗病品种、扑杀带毒虫源、适当的栽培方式等综合防治对策,能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洪泽湖农场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与危害逐年上升,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4年麦田越冬灰飞虱虫量大,是去年同期的10倍,带毒率达31.3%,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呈特大流行趋势,流行程度超过过去.对此,我们从去年秋季开始对在冬麦田越冬的传毒媒介开展定点定期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调查,密切关注其发生发展动态,在作物布局上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坚持以化学防治灰飞虱为主,控制传毒媒介,达到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靠介体昆虫(主要是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年来,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为特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今年灰飞虱冬后残留基数为:麦田平均2.62万头,油菜田平均1.36万头,冬闲田平均1.63万头,与去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灰飞虱基数相仿,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将达到大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洪泽湖农场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与危害逐年上升,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4年麦田越冬灰飞虱虫量大,是去年同期的10倍,带毒率达31.3%,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呈特大流行趋势,流行程度超过过去。对此,我们从去年秋季开始对在冬麦田越冬的传毒媒介开展定点定期虫口密度及发育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田间灰飞虱传毒率是反映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指标。为明确湖州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2005年笔者捕捉了本市老病区——道场乡菰城村直播单季晚稻田的二代灰飞虱成虫。进行网罩大棚繁殖饲养后。测定了五代灰飞虱成虫的传毒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灰飞虱发生猖獗,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灰飞虱虫量的增多及其带毒率的提高,殃及了一般不易发生条纹叶枯病的小麦。2005年我县境内绝大多数麦田都不同程度发生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小麦条纹叶枯病,特别是重病区部分稻套麦田块,条纹叶枯病对小麦造成较大的产量损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防治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既可减少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还可压低二代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为选择有效防治药剂,控制秧田期灰飞虱虫量,笔者于2005年6月进行有关药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大面积发生,其病毒主要是靠灰飞虱刺吸稻株传入。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轻重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灰飞虱的带毒量及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防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育阶段及不同虫量化学防治灰飞虱效果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飞虱是一种寄主广泛的害虫,它不仅刺吸植株汁液,分泌黏液,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而且还能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造成更严重的产量损失。特别是近几年处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高峰期,通过防治灰飞虱来控制条纹叶枯病(治虫防病)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明确  相似文献   

17.
芮明方  谭宏  叶根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3-5793
[目的]为了明确湖州市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方法]用人工饲养的五代灰飞虱,对“嘉花1号”水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接毒试验。将饲养的5代灰飞虱成虫每穴1头接入瓶内的试验苗上,用网罩隔离培养接虫苗,连续观察60 d,通过统计计算带毒灰飞虱传毒率。[结果]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为5.69%。[结论]带毒灰飞虱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率较高,应密切监控灰飞虱的发生动态,防止条纹叶枯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8.
水稻灰飞虱自1999年在我县局部稻区发生为害.近年来虫量逐年增加,其传毒引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亦逐年加大,病情逐年加重。2004.年灰飞虱大暴发,虫量超历史。据调查.5月18日麦田灰飞虱亩虫量平均20.94万头;6月1~15日秧田灰飞虱系统田虫量维持在10~20万头,最高峰日达40万头;6月22~30日大田灰飞虱系统田百穴虫量60~380头,虫量是2003年相应同期的20~50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而引起。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主要寄主和传毒介质是灰飞虱,其次还有白背飞虱和白带飞虱等,即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所致的病毒病。灰飞虱寄主有水稻、小麦、大麦、谷、玉米等37种禾本科植物,灰飞虱对RSV病毒传播方式是循回增殖型传播。一旦染毒可持续传播,并由雌虫经卵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2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兴化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2004年因灰飞虱虫量是常年的30倍以上,带毒率高达40%左右,故条纹叶枯病发生期早、发生程度重、产量损失大,为历史罕见.实践证明,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品种、稻作方式等农艺措施有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充分了解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在栽培等农艺措施上趋利避害,是当前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