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及其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IAV感染雏鸡ND疫苗免疫后,其外周血液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于接种ND疫苗后7 ̄28d较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  相似文献   

2.
苏玉贤 《中国家禽》1998,20(7):23-23,33
1997年12月,某鸡场饲养的2624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0.2mL/只,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均为0.05mL/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  相似文献   

3.
18 日龄鸡胚免疫接种 H V T(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疫苗后,对出壳后雏鸡进行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的组织观察和体重及免疫器官增长效果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胚胎免疫 H V T 对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相同 饲养条件下胚胎免疫雏鸡的增长速度高于非免疫对照鸡,而且胚胎免疫组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普遍较相应的对照雏鸡快。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不同日龄、不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的艾维茵商品肉鸡进行新城疫(ND)攻毒,同时对经Clone-30弱毒疫苗1次点眼免疫后的鸡只攻毒,并对每只鸡的抗体水平作跟踪监测。结果表明,非经免疫的、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只有在母源抗体水平很高(ND-HI效价>6Log2)的情况下才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母源抗体较低的鸡只(抗体效价6Log2)大多数不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雏鸡经Clone-30弱毒疫苗点眼免疫1周后,尽管其体液抗体水平很低,但在一定时期内可获得较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胚胎免疫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增重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日龄鸡胚免疫接种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后,对出壳后雏鸡及其用马立克氏病(MD)病毒攻毒鸡体重与免疫器官增长效果的对比研究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胚胎免疫雏鸡的增长速度高于非免疫对照鸡,而且胚胎免疫组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普遍较相应的对照组雏鸡快。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SB-1+814+HVT)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分别肌肉注射免疫1日龄AA肉鸡,15日龄腹腔注射MD强毒(vMDV),攻毒后5,25,45和75d,以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实验雏鸡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法氏囊和脾脏中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较对照攻毒雏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不同日龄,不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的艾维茵商品肉鸡进行了新城疫(ND)攻毒,同时对经Clone-30弱毒疫苗1次点眼免疫后的鸡只攻毒,并对每只鸡的抗体水平作跟踪监测,结果表明,非经免疫的,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只有在母源抗体水平很高(ND-HI效价〉6Log2)的情况下才能抵抗瓣城疫强毒的攻击,母源抗体较低的鸡只(抗体效价≤6Log2)大多数不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雏鸡经Clone-30弱毒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氐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的致病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两种国产IBD“中等毒力”疫苗分别对有母源抗体的1,7,14或2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免疫二周后的法氏囊/体重比和法氏囊等组织学病变以及免疫一周后对新城疫免疫的HI抗体应答情况,结果发现,雏鸡早期免疫IBD“中等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但尚未出现对新城疫免疫明显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9.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源HI抗体水平(olg24.05)的雏鸡.于孵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性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性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必时用Ⅱ系疫苗两次免疫.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针对我公司正在使用的三种新城疫油佐剂灭活疫苗(分别来源于英特威、龙马跃和南京药械厂)以及两种法氏囊疫苗(D78和2515),设计了4组免疫程序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新城疫灭活苗的免疫效力无明显差异;18日龄时采用法氏囊2512疫苗...  相似文献   

11.
仔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原HI抗体水平雏鸡,于孵出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佐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龄用Ⅱ系疫苗次免疫。  相似文献   

12.
实验将6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CALT缺失组,B组为免疫组,C组为非免疫对照组。A组于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A、B两组于12日龄结扎鼻泪管后进行点眼免疫接种新城疫克隆30疫苗。23日龄时,收集A、B、C各实验组鸡的血清和泪液,做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观察各实验组雏鸡血清和泪液抗体HI效价与IgA、IgG、IgM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后造成鸡CALT缺失,CALT缺失鸡点眼免疫后,泪液抗体HI效价与IgA、IgG、IgM含量比免疫组雏鸡低。但对雏鸡的抗体生成的规律并不产影响。故实验证实了CALT对眼区局部抗体的产生及其种类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协同哈氏腺完成局部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本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作为研究对象,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服1μmol/kg体重和5μmol/kg体重ATRA,在7日龄和28日龄时对药物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滴鼻、点眼的方法免疫新城疫疫苗。在7、14、21、28、35、42日龄和49日龄,每组随机取7只鸡,称重,采集胸腺、脾脏、腔上囊和血清,计算胸腺、脾脏和腔上囊免疫器官指数,利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ATRA可以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生长,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表明ATRA可以增强雏鸡的体液免疫应答,且5μg/kg体重剂量ATRA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鸡新城疫(ND)流行的地区,雏鸡早期应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ND的发生。作者对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分八个试验组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B3(弱毒疫苗→^10日龄 灭活疫苗)组于3、6、10、20、30、40、60日龄分别随机取样检测NDHI抗体效价,值为5.83Log2,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效价高且平稳;于20、40、6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黄芪多糖(APS)联合新城疫(ND)疫苗进行胚胎免疫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将300枚SPF种蛋置于孵化箱中孵化,在18.5胚龄时用APS佐剂联合ND疫苗进行胚胎免疫(APS+NDV组),同时设置APS组(注射APS)、NDV组(ND疫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雏鸡出壳后在3,7,14,21,28日龄测定脾脏、法氏囊、胸腺三种免疫器官的器官指数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APS+NDV组脾脏指数在3,7,14,21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7,14,21日龄均显著高于NDV组(P<0.05),7,14日龄显著高于APS组(P<0.05);APS+NDV组法氏囊指数在3,7,14,21,28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7,14日龄均显著高于NDV组(P<0.05),14,21日龄显著高于APS组(P<0.05);APS+NDV组胸腺指数3,7,14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V组(P<0.05)。14,21日龄时,APS+NDV组脾脏生发中心总面积占视野的比例、法氏囊小结髓质面积与皮质面积的比值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6.
甘保罗病弱毒疫苗对法氏囊及新城疫HI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于1999年10~12月进行了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冻干疫苗免疫后对法氏囊及新城疫HI抗体滴度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鸡及疫苗:1天龄雏鸡200羽,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羽雏鸡,饲料由我场饲料场提供。疫苗为英特威公司的IBD D-78冻干弱毒疫苗。其他免疫如新城疫、鸡痘、传支等免疫疫苗均由英特威公司提供。免疫程序为:4天龄时传支+新城疫疫苗点眼;7天龄时鸡痘疫苗刺种;14天龄时新城疫弱毒疫苗点眼,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1/2羽份胸肌注射;17天龄时IBD弱毒疫苗滴鼻。二、IBD冻干疫苗免疫后对法氏囊重量影响IB…  相似文献   

17.
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再一次、二次接种新城疫疫苗,T、B 细胞数量及功能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说明感染雏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攻击新城疫强毒后,感染鸡二次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感染鸡一次免疫组,并接近对照一次免疫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HVT冻干苗常规免疫雏鸡、二倍剂量免疫雏鸡、常规免疫后又分别于10日、21日龄二次免疫雏鸡和未接种任何MD疫苗的雏鸡,在饲养期间和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攻击后,常规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61.9%,二倍剂量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71.4%,10日龄二次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76.2%,21日龄二次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81%;与常规免疫鸡比较,二倍剂量免疫和10日、21日龄二次免疫鸡的MD发病减少率可分别提高9.5%、14.3%和19.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免疫接种,可减少母源抗体对HVT苗的免疫干扰,明显提高HVT苗的免疫效果,其中以21日龄时二次免疫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商品肉鸡新城疫免疫程序,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28日龄未经任何疫苗免疫的罗斯308商品肉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并观察其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罗斯308商品肉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达到最高值(9.2 log2),然后逐渐下降;至13日龄时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已低于保护临界值(4.8 log2)。该批肉雏鸡的新城疫疫苗最佳首免时间确定为12日龄。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SB_1+814+HVT)和HVT疫苗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15日龄时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强毒(vDMV)进行攻击,在攻毒后5、25、45和75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雏鸡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G、IgM和l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强毒攻击后,其血清、泪液和气管液的IgG、lgM和IgA含量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胆汁和肠液中IgA以及IgG、IgM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其中三价菌免疫鸡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HVT免疫鸡;表明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三价苗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反应明显高于HVT免疫鸡,并与其较高的免疫保护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