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鸟类性染色体连锁基因EE0.6在Z、W染色体上PCR扩增产物长度的不同,利用4个引物组合对白枕鹤EE0.6基因上的相关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这4个引物组合能从雄鹤中扩增出1条片段,从雌鹤中扩增出2条片段,从而成功地对白枕鹤的性别作出准确判断,有利于白枕鹤的成功配对和繁殖.  相似文献   

2.
鸸鹋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建立了平胸总目鸟类鸸鹋的快速、简单、准确的性别鉴定方法。利用非伤害性取样方法,从鸸鹋羽毛中提取了基因组DNA,经18对与性别相连锁引物组合的筛选,最终筛选出1对有效引物,对3对已知性别鸸鹋及60只未知性别鸸鹋的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这对引物组合在雄性鸸鹋中未扩增出片段,而在雌性鸸鹋中扩增出1条片段,其片段长度为536bp。由此可知,这对引物组合可以对鸸鹋性别作出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3.
应用引物2550F/2718R对上海动物园内蓝黄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的CHD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行性别鉴定。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雄性个体扩增出1条片段,大小647 bp;雌性个体扩增出2条片段,大小分别为630和411 bp。蓝黄金刚鹦鹉群体的雌雄比为10∶17,红绿金刚鹦鹉群体的雌雄比为5∶4。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有效地进行2种金刚鹦鹉的性别鉴定,为该鸟类种群饲养繁育提供基础性别信息。  相似文献   

4.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嵌套式引物作为公牛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牛β珠蛋白基因(HBB)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作为内参照引物,建立了巢式PCR反应体系。对50头母牛和30头公牛DNA样品的检测表明,母牛只能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而公牛则可以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和219 bp的SRY基因片段,其鉴定结果与实际性别一致。同时,以微量的卵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模板对该反应体系的灵敏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可对10个细胞水平进行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Oryza sativa L.)TT51-1及其回交后代中外源基因的检测建立了一种三引物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引物PCR体系可以准确区分cry1Ab/cry1Ac基因纯合、杂合和阴性三种基因型,纯合体中只扩增出一条298 bp片段,阴性材料中只扩增出一条787 bp片段,杂合体中同时扩增出298 bp片段和787 bp片段。该体系的建立为利用TT51-1进行抗螟虫水稻分子育种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基因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体克2号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和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体克2号对条中32号生理小种的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RAPD分析筛选出重复性强、在抗病亲本和抗性基因池稳定出现的特异DNA片段2个,即引物S369的扩增片段和引物S1397的扩增片段,其长度分别约为770bp和1400bp。利用Mapmaker3.0对引物S369扩增出来的特异片段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分析,该多态性差异与目的基因的连锁距离为10.4cM。  相似文献   

7.
用RT-PCR检测病料中犬瘟热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区水貂、狐狸、貉子和老虎病料中是否存在犬瘟热病毒。根据犬瘟热病毒H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利用这2对引物分别对14份病料进行了检测。利用H基因引物从7份病料中扩增出761 bp的核酸片段,利用N基因引物也从同样的7份病料中扩增出586 bp的核酸片段。其余病料的检测结果为阴性。2对引物对病料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中鸡的LeptinmRNA序列(AccessionNo.AF012727)设计12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不同品种(系)、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总RNA中没有扩增出鸡的Leptin基因片段;根据鸡的EST数据库中查到的一条鸡Leptin基因前体序列设计4对引物,用RT-PCR方法在包括卵巢在内的多个组织的cDNA中没能扩增出正确序列。为提高鸡Lept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给鸡注射胰岛素,利用RT-PCR方法对肝脏、卵巢和脂肪组织的总RNA进行扩增,没有得到目的序列。根据已发表的哺乳动物的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对鸡基因组DNA和脂肪、肝脏组织的cDNA进行PCR,结果没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但在小鼠的基因组中可以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用扩增长片段LATaq酶从鸡基因组DNA中也没有扩增出Leptin基因片段,而从小鼠的基因组DNA中,可扩增出小鼠Leptin基因片段;以小鼠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来源的总RNA进行Nor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杂交信号;以猪的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特异性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与小鼠Leptin基因同源性如此高的mRNA序列,在鸡的基因组中也不存在与小鼠、猪等哺乳动物Leptin基因序列同源性如此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澳洲鸵鸟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7条引物共产生103种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3条,多态片段90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6.06,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9,多态频率在40%-100%。表明澳洲鸵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0.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细胞遗传学及其抗性基因的RAPD标记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WT212所携带的抗源不同于1BL/1RS易位系为基础的"洛类"抗源,而是一种来自黑麦染色体组的抗条 锈新抗源,初步断定WT212是只涉及1对染色体的小麦-黑麦易位系;RAPD分析筛选出重复性强、在抗病亲本 和抗性基因池稳定出现的特异DNA片段2个,即引物S369的扩增片段和引物S1397的扩增片段,其长度分别约 为770和1400 bp。对引物S369扩增出的特异片段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物S369扩 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1.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进化趋异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惠影  常洪  徐伟  常国斌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618-1621
 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小型家鹑与中型家鹑在不同试验分组情况下的生态行为进行观察与统计 ,结果表明 ,家鹑与野鹑在体型和生物学习性上有所不同 ;野生与家养鹌鹑的杂交需经历由排斥到亲合的过程 ;公、母鹑均有较强的择偶性 ;野生鹌鹑与家鹌鹑可以成功地实现交配 ,也可以产生受精蛋 ,受精率却不高 ;2种家鹑与野生原种在形态、生态特性方面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雏鹑曲霉菌病的诊治主要是畜雏室内彻底消毒,保持干燥,病、健雏隔离饲养,对病雏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以MC3R基因为候选基因,根据鸡的MC3R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B017137)在编码区设计2对引物,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该基因在蛋用鹌鹑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同时对候选基因与鹌鹑早期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鹌鹑MC3R基因在所测序列的27(G→A)和138...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陕西省咸阳市某鹌鹑养殖厂的鹌鹑发病是否为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采集发病鹌鹑的脑、肝脏、肠道等组织,通过鸡胚传代、RT-PCR扩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对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性分析。RT-PCR扩增结果显示,用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特异性引物成功扩增得到大小为288bp的目的片段,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9%~99.3%和95.8%~98.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SX株位于同一分支;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发病鹌鹑的脑、肝脏、肠道组织切片中存在大量的阳性棕黄色着色区域,而阴性对照没有;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组鹌鹑出现典型的禽脑脊髓炎(AE)临床症状,发病率55.1%,病死率100%,病理剖检发现患病鹌鹑的脑组织软化,脑半球轮廓模糊,对照组未见异常。成功分离得到1株鹌鹑源禽脑脊髓炎病毒,命名为AEV XY/Q-1410株,为鹌鹑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地区野生鹌鹑中随机抽取 3 6只 ,检测编码脏器、肌肉酶型的 1 0个结构基因座上的频率分布 ,搜集国内外 2 0个家鹑和野生日本鹌鹑群体的相同资料 ,应用模式判别方法 ,以家鹑群体为识别对象 ,分别与野生日本鹌鹑和微山湖野生鹌鹑群体进行模糊性识别。研究发现 :就起源系统而言 ,微山湖野生鹌鹑比日本列岛各地的野生日本鹌鹑更接近家养鹌鹑群体。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当代关于鹌鹑原始驯化地域的论断 ,值得重新斟酌 ;中国野生鹌鹑的系统地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山杨的幼苗进行早期的性别鉴定,通过寻找与杨属性别染色体相关的分子标记,试着鉴定山杨的雌雄。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96个山杨个体(雌性各48个)进行性别差异标记的筛选,发现1对引物(BPCA90)在雄基因池扩增出差异条带。利用引物BPCA90检测待测样品的微卫星标记基因型,若检测得到长度约550 bp的单一片段为雄性,未检测到长度约550 bp的单一片段为雌性,从而完成对山杨的雌雄性别的鉴别。整个鉴定过程操作简单,方法鉴别率为100%,且得到条带结果清晰、鉴定过程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群体的角度,初步探讨细胞色素b(Cytb)基因标记绵羊种内亲缘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滩羊和洼地绵羊2个地方绵羊品种共11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 tDNA)Cytb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Ι对其进行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在56个滩羊样品中,有51个个体检测到1个酶切位点,5个个体没有检测到切点,呈现出2种限制性态型。在56个洼地绵羊样品中均能检测到酶切位点,表现为1种限制性态型。[结论]受试绵羊品种线粒体DNA多态性较贫乏,且m tDNA Cytb基因在绵羊品种内、品种间都有很强的保守性。因此,Cytb基因标记绵羊种内亲缘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kisspeptin-10(Kp-10)对禽类产蛋启动和脂代谢的影响,将75羽22日龄雌鹌鹑随机分为3组:腹腔注射300μL生理盐水组(对照组,C),注射0.1 nmol Kp-10(低剂量组,L)和1 nmol Kp-10组(高剂量组,H),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记录鹌鹑开产情况并于60日龄时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以及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组和H组鹌鹑开产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P<0.05和P<0.01);注射Kp-10增加血液E2浓度且于高剂量时达显著水平;H组鹌鹑血清Tch和HDL-C浓度显著降低,肝脏Tch显著升高;L组血液和肝脏HDL-C浓度显著降低;H组鹌鹑肝脏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转录极显著增加,而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CR)mRN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蛋前注射Kp-10可显著提高鹌鹑开产率,增加雌激素分泌水平,增强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两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华鳖2个不同地理种群(淮河群体、台湾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从3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引物对2个中华鳖群体37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77个重复性好且谱带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1.04%;2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9.57%和51.06%。Nei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165 7和0.152 4,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16 4和0.197 7。淮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台湾群体,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83 7。UPGMA聚类分析显示37个个体聚成两个类群。分析结果表明2个中华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2个养殖群体经过较多世代的人工选育与繁殖可能形成了趋于稳定的独立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