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AM真菌对棉花根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聚生球囊霉菌(Glomusfasiculatum,Gf)和珠状巨孢囊霉菌(Gigasporamargarita,Gim)对棉花根内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陆地棉花(GossypiumhirsutumL.)品种李台8号和86-1于播种时接种AM真菌、30d后接种黄萎病菌安阳菌系,可诱导棉花根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POD)等酶的合成,提高了这些防御性酶的活性,并且其活性上升速度和活性峰值均高于接种黄萎病菌的处理,下降速度低于接种黄萎病菌的处理。说明AM真菌激活了棉花的防御反应,使棉花植株对黄萎病菌的侵染产生强烈而快速的反应,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2.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棉花生长和对黄萎病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能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然后接种黄萎病原菌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棉花根内总酚含量,诱导棉花根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合成,提高POD的活性,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另一方面,当黄萎病原菌侵袭时,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的侵染率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于棉花植株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是一个关于植物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与改善植物营养、与病原物竞争光合产物和侵染位点、激活植物防御机制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两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 ar adic es))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的方法.[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和地下生物量.接种AM真菌后显著地增加了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同时接种AM真菌均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而且接种不同的AM真菌对苜蓿抗旱性能促进效应差异很大.[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很好地改善植株水分代谢能力,接种匹配的菌种更能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测定各指标与苜蓿抗旱能力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为孢子密度>地下生物量>菌根侵染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水分饱和亏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棉花不同抗性品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为棉花抗黄萎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种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在根盒中进行培养,对根际和距根际不同距离土壤中真菌、放线菌和细菌进行平板计数.[结果]健康土壤培养抗病棉花品种根系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聚集作用,对真菌有一定的排斥作用;耐病和感病品种则相反.接入拮抗菌和施微生物有机肥能够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的比例.[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比例与棉花抗性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1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0、50、200、600 μmol·kg-1)胁迫下AM真菌对葡萄次生代谢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未接种苗木,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葡萄根系菌根的侵染率和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接种AM真菌能缓解葡萄幼苗在镉胁迫下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叶片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植株SOD、CAT和POD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AM真菌的接种效应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对白术有交互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AM)菌提高植物抗病性机制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课题组从探索AM菌与棉花黄萎病之间的关系、AM菌提高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棉花植株中存在PRs,并且AM菌能诱导多种PRs的合成,其中一种为几丁质酶。证明了AM菌的丛枝发育数量(着生百分率)与其提高棉花抗黄萎病呈正相关关系;发现AM菌能降低棉花黄萎病的病情指数,提高棉花抗/耐黄萎病性。从而,证实了美国人Davis等采用不适当的病情指标所得出的AM菌加重棉花黄萎病的结论是不科学的;在棉花根尖分生区观查到AM菌…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红江橙Citrus sinens Osbeck‘Hongjiangcheng'根系接种外源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柑橘园土著AM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处理对柑橘根系侵染率没有影响;根系中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度没有变化,但是根际...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生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盆栽条件下设0、50、100和150 mmol/L NaCl处理,对生菜(Lactuca sativa Hort.;品种"芳妮")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测定生菜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叶片相对电导率和防御性酶活性.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生菜根系AM真菌侵染率逐渐降低;生菜株高、茎粗、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也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电导率显著提高.于低盐浓度(特别是50 mmol/L NaCl)处理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生菜的茎粗、株高和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电导率,并提高叶片SOD和POD酶活性.结论认为,较低盐浓度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通过提高根系活力和防御性酶活性、降低细胞膜质透性而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对白术根系的AM菌根感染情况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的农艺性状调查,了解白术对AM菌根的依赖性和生长效应.[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对白术根系的AM真菌菌丝、丛枝、泡囊的感染率和根际AM真菌孢子的进行测定.在土壤较贫瘠和水分胁迫状态条件下,在盆栽土壤中接种不同孢子浓度的对白术AM菌根真菌优势种和根际AM真菌对白术的成活率、生长量、抗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白术根系的AM真菌菌丝感染率较高,达59.68%,泡囊成群分布,产生少量的丛枝.(2)白术在接种AM真菌浓度在400~813个/kg之间时,成活率和生长量逐渐升高,在813~1653个/kg之间时,逐渐减低.(3)在土壤贫瘠,水分胁迫下,白术在不接种M真菌时,全部死亡,接种了AM真菌而能够成活,从而可知AM真菌能提高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龙牧8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后紫花苜蓿生长情况。利用碱胁迫处理5、8 d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分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提高苜蓿耐碱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接种摩西球囊霉菌苜蓿株高、根长及分支数均高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根中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碱胁迫后,接种摩西球囊霉可提高紫花苜蓿根和叶中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通过增强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降低碱胁迫对苜蓿造成的损伤,并通过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接种苜蓿耐碱性。研究为紫花苜蓿盐碱地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芦笋品种‘NJ978’为材料,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NaC1胁迫下芦笋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盐条件下,接种AMF可以显著促进芦笋植株的生长,提高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POD和CAT活性.在NaC1胁迫下,芦笋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干质量均显著降低,接种AMF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芦笋幼苗生长的抑制.在盐胁迫下,芦笋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MDA质量分数、电解质渗透率和POD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芦笋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POD和CAT活性,而显著降低MDA质量分数和电解质渗透率.由此表明,盐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芦笋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AMF诱导玉米纹枯病抗性的生理机理,以玉米云瑞47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预先接种摩西球囊霉对玉米纹枯病抗性的影响,并揭示了其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接种AMF能降低玉米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AMF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根系防御酶(POD、SOD、CAT、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在个别时期个别指标差异显著;菌根化的玉米植株根系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亦能通过提高5种防御酶活性来增强抗性;同时,当纹枯病病原菌侵染后,玉米AMF侵染率及菌丝酶活性明显下降,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AMF诱导玉米纹枯病的抗性与其根系的防御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草莓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甜查理"草莓为供试品种,以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根(Glomus mosseae)为处理,不接种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3种水分条件下观测草莓根系生长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菌根侵染率迅速下降,菌根依存度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上升。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改变草莓根系形态,增加草莓根系干鲜重,提高草莓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草莓根系造成的伤害。[结论]接种AMF提高了草莓的耐旱性。试验结果可为将AMF应用于草莓耐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温室盆钵实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 HJ-5),研究AMF协同HJ-5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法、馏分平板对峙法探析协同抗病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MF和HJ-5在控制棉花黄萎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发病率下降50.82%,地下部干重增加125.00%,根际HJ-5数量增加23.80%。液相色谱分析表明,HJ-5分泌伊枯草菌素(iturin A)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2种抗病性脂肽类物质。双接种AMF、HJ-5,棉花根际伊枯草菌素和表面活性素含量分别比HJ-5单处理增加13.38%和11.27%。接种AMF促进了植株地下部生长和HJ-5在棉花根际的定殖,并分泌更多的抗病类物质,是AMF与HJ-5协同抗棉花枯萎病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6.
黄萎病菌毒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中POD,SOD活性和PR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棉花愈伤组织在黄萎病菌毒素诱导下,体内过氧化物酶和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中POD活性的升高大且早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SOD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耐、抗病品种SOD活性的降低较慢;随着病菌毒素诱导时间的增加,在电泳凝胶透射扫描系统中愈伤组织中有数种病原相关蛋白(PR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It was proved that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plant resistance to soilborne pathogens, especially when plants were pre-inoculated with AM fungi.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is phenomenon are not yet well understood.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experiment results in our lab, effects of AM fungi on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and the mechanisms of increasing disease resisitance by the tested fungi were studied in pot culture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孔佩佩  杨树华  贾瑞冬  葛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39-17841,17844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