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扁穗雀麦种子在2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相对较好,发芽率达97%,发芽指数较高.25℃萌发条件下活力指数最大,为679.41,其次为30℃.胚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胚芽为25℃.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温度降低到10℃或升高到40℃时,种子发芽受阻,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2.
通过纸上芽床发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下接种分离自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际土壤的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Enterobacter sp.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醉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均具有显著(P <0.05)的促进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醉马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胚芽长最高,150mmol·L-1时最低;接种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显著(P <0.05)提高醉马草种子在NaCl浓度100 mmol·L-1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接种Enterobacter s...  相似文献   

3.
从柳枝稷根茎中分离根际促生菌,评价这些促生菌对柳枝稷种子在NaCl盐胁迫下的萌发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的柳枝稷根茎中的促生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利用16SrDNA进行鉴定,共分离出2株促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P),Rhizobiumsp.(R)。并测定分离菌株的ACC脱氨酶和生长素(IAA)活性,P菌的ACC脱氨酶和IAA活性分别为895±35nmol(α-丁酮酸/蛋白mg/h),22.5±1.6μg mL-1。R菌没有ACC脱氨酶活性,其IAA活性为11.3±0.5μg mL-1。把分离所得的促生菌接种到柳枝稷种子上,通过统计接种促生菌和未接种促生菌的柳枝稷种子在不同浓度的NaCl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继而评价这些促生菌对柳枝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P菌和R菌以及他们的混合菌都能提高NaCl盐胁迫下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降低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因此促生菌P、R、P+R处理,可以提高柳枝稷种子在NaCl盐胁迫的萌发,并且促进幼苗的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从而增强该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常见毒杂草披针叶黄华不同浓度(0,25,50,100g/L)根、茎、叶水浸液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以及胚芽和胚根伸长的化感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披针叶黄华根、茎、叶水浸液均对垂穗披碱草种子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各部位化感效应均不相同,表现为茎叶根,且随着披针叶黄华根、茎、叶水浸液浓度增大而增强。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率、发芽势以及胚芽和胚根伸长对化感作用的敏感性也不同,依次表现为胚根发芽指数萌发率胚芽,且胚根、发芽指数、萌发率三者的敏感性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紫羊茅(Festuca rubr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生长的影响和抗性的诱导作用,以不同浓度的哈茨木霉提取液对两种草进行种子萌发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可以提高两种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以1×10~4cfu·mL~(-1)哈茨木霉提取液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外哈茨木霉处理后两种草幼苗的胚根、胚芽长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土壤中加入1×10~7cfu·mL~(-1)哈茨木霉可以增加两种草的株高、相对含水量及生物量,并可以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因此,1×10~4 cfu·mL~(-1)的哈茨木霉可以促进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1×10~7cfu·mL~(-1)哈茨木霉对两种草的营养生长有明显的促生效应,并可以诱导两种草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紫外线辐射(UV-B)增强处理多年生牧草品种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根/胚芽比值,以研究UV-B辐射对牧草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增加0.50 W.m2时,对三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苗长和胚根/胚芽的影响均不明显;增加1.00 W.m2时,对三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但均不显著;对3种牧草种子的苗长和胚根/胚芽的影响显著;增加1.25 W.m2时,3种牧草中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幼苗和胚根/胚芽值差异均显著。3种牧草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说明增加UV-B辐射不会影响到高寒草地上主要禾草的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扁穗冰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晗  刘鸿飞  杨合龙  戎郁萍 《草业科学》2016,33(10):2033-2040
以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和含水量贮藏10个月后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丙二醛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扁穗冰草种子在-15℃且含水量为6%的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79.8%,在室温(20℃)且种子含水量为12%时,发芽率为0。扁穗冰草种子在4℃且含水量为6%的条件下胚根最长;在-15℃且含水量为12%的条件下胚芽最长。贮藏温度在20℃条件下,含水量为6%和12%的种子胚根、胚芽分别表现为最短和没有发芽。扁穗冰草种子在20℃且含水量为12%的条件下电导率最大;在4℃且含水量为4%的条件下电导率最小。相关分析表明,胚根与胚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各指标间均不显著相关(P0.05)。综合各项活力指标,扁穗冰草种子的适宜贮藏含水量为4%~6%,最佳贮藏温度为-15~4℃。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紫外线辐射(UV-B)增强处理多年生牧草品种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丰艮/胚芽比值,以研究UV-B辐射对牧草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增加0.50 W.m2时,对三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苗长和胚根,胚芽的影响均不明显;增加1.00 W.m2时,对三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但均不显著;对3种牧草种子的苗长和胚根/胚芽的影响显著;增加1.25 W.m2时,3种牧草中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幼苗和胚根/胚芽值差异均显著.3种牧草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说明增加UV-B辐射不会影响到高寒草地上主要禾草的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以川西北高原退化草地常见毒杂草乳白香青地上地下组织为供体材料,以本区域4种适生禾本科牧草种子扁穗雀麦、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垂穗披碱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探讨不同浓度水平下(12.5、25、50g/L)乳白香青地上和地下部分水浸液对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白香青水浸液高浓度(50g/L)对供试种子发芽和生长表现抑制明显(P0.05),且随着化感物质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低浓度下(12.5g/L)促进生长不明显(P0.05)。4种牧草种子及幼苗对乳白香青的敏感性依次表现为鸭茅垂穗披碱草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且种子萌发的敏感程度强于幼苗生长阶段,因此扁穗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对乳白香青型退化草地植被改良具有较好的潜力,该研究结果对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恢复和改良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扁瓶固体培养法、摇床液体培养法和10L发酵罐培养法制备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液,采用细菌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计算高密度发酵菌液浓度,比较3种方法制备的种子液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生产的影响。经过3批次试验,扁瓶固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经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为1.56×1010~1.65×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10×1010~2.59×1010 CFU/mL;而摇床液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经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为1.54×1010~1.74×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10×1010~2.45×1010 CFU/mL。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接种200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后测得的活菌数可达1.85×1010~2.05×1010 CFU/mL,比浊计数为2.45×1010~2.80×1010 CFU/mL。结果表明,10L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种子液优于扁瓶固体培养法和摇床液体培养法制备的种子液,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别;从3批次平均值看,前者比后两者活菌计数结果提高约21.60%,比浊计数结果提高约15.52%。说明采用10L发酵罐培养制备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子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可显著提高菌液浓度,增加单位抗原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1.
沈禹颖  李昀 《草地学报》1999,7(4):293-299
在实验室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碱茅种子在0、21、66、110、150、200、267、334、445mmol/L NaCl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长穗麦草以外,种子发芽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胚根、胚根、胚芽长及鲜干重则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发芽期耐盐性为长穗偃麦草〉无芒雀麦、碱茅〉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在温室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淮麦和长穗偃麦草在0  相似文献   

12.
牛布鲁菌单克隆抗体乳胶凝集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纯化好的牛布鲁菌(B.abortus)单克隆抗体致敏乳胶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最佳偶联蛋白量为1.23 mg/mL,最佳致敏时间4 h,最佳的乳胶浓度为1%。水样模拟样本的制作,取含1.0×109cfu/mL灭活的B.abortus544A生理盐水菌悬液各1 mL,加入9 mL自来水中,充分混合均匀,各取1 mL,土样、奶样模拟样本制作同上。最低检出率水样为3×104cfu/mL~1.0×105cfu/mL,土样、奶样为5×104cfu/mL~1.0×105cfu/mL。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调控基因fusR与n5512,联合经典的rfbE、stx1和stx2基因,共同作为靶基因,通过对引物浓度等参数优化,建立了稳定性好的检测EHEC O157的多重PCR方法。并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非O157的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沙门氏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等检测均为阴性,特异性强;对EHEC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约为2.27×10~(-2)ng/μL,对EHEC CFU的检测下限约为104cfu/mL。对人工感染菌的样品进行检测,增菌前与增菌后的检测限分别为:饲料,4×10~3cfu/g和4×10~(-4)cfu/g;土壤,4×103cfu/g和4×10~(-2)cfu/g;牛肉,8×10-1cfu/g和8×10-3cfu/g;废水,4×103cfu/g和4×10~(-3)cfu/g。该方法还能检出感染了EHEC O157小鼠的粪便。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优化的EHEC O157多重PCR检测方法,为动物养殖与肉品加工过程中EHEC O157的检测提供了便捷、灵敏、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锡纸包裹培养皿模拟黑暗5~6天,揭开锡纸模拟种子萌发,分析胚芽光谱表型、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燕麦照光后胚芽表型发生显著变化,无芒雀麦与燕麦胚芽光合色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揭开锡纸第1天光照第1 h(E1 h)后缓慢积累,光照1天(E1 d)后迅速增加;类胡萝卜素在E1 d先下降后迅速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整体上升,无芒雀麦PSII最大光学效率(Fv/Fm)在E1h—E1d迅速上升,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在E2.5h—E1d上升,燕麦Fv/Fm和Fv′/Fm′在E1h—E1d上升。综上,无芒雀麦和燕麦种子在揭开锡纸后的E1h—E1d为叶绿体发生重要阶段,在E1 d后叶绿体结构基本发育成熟。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禾本科牧草种子萌...  相似文献   

15.
无机磷溶解菌对扁穗雀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得到6株溶磷菌株。采用盆栽试验,比较接种6种不同溶磷菌株对扁穗雀麦的株高、分蘖数、根长、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产量等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全磷和全钙)的测定。结果发现:溶磷菌肥能促进扁穗雀麦根系生物量的增加,Br24,Br7和Br17的效果最明显;溶磷菌对株高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早期要优于后期,Br24与Br7效果最好。施加溶磷菌肥能够显著提高了植物总磷含量,降低了总钙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除Br8与Br17),促生效果较好的菌株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P0.05),而促生效果不显著的菌株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综合分析,生产应用潜力最大的2个菌株为Br24与Br7。  相似文献   

16.
赵晓静  李秀璋  王萍  李春杰 《草地学报》2015,23(6):1272-1277
以带Epichloë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ë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 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相似文献   

17.
扁穗雀麦是近年由牧场逃逸至农田的恶性入侵杂草。为了解入侵和生态适应性规律,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温度、湿度、深度、pH、盐和渗透势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20 ℃的变温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92.1%;随着日平均温度的降低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日平均温度接近10 ℃种子几乎不萌发。在pH 5~10的环境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均能达到90%,弱酸和弱碱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中性处理。低于20 mmol·L-1的NaCl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60 mmol·L-1的处理种子萌发率仍可达到85%以上。-0.1 MPa的渗透势下种子萌发率最高,渗透势高于-0.2 MPa的处理种子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0.4 MPa处理种子的萌发率仍高于80%。在60%相对湿度的土壤中,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最高。播种于土表的种子萌发势和萌发率均最高,播种深度达到10 cm时,种子几乎不萌发。由此可见,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合度高,因此在多数区域气候温暖干旱的云南具有入侵广阔生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2002~2005年在贵州南部地区对选育的黔草3号扁穗雀麦与对照品种燕麦、原始群体进行了生育期、株高、鲜草产量、种子产量、茎叶比、营养价值等方面观测对比。结果表明:黔草3号扁穗雀麦除种子产量低于对照品种外,其余生产性能均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对白三叶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其种子发芽率、根芽长及抗逆性酶活变化,以及长枝木霉对白三叶种子的促生作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在5.0×105个/mL~1.0×107个/mL时能促进白三叶种子活性,在孢子浓度为1.0×106个/mL时,发芽率为93%,与对照80%相比提高了16.25%;胚根长1.93cm,与对照1.26cm相比增长了53.1%;胚芽长1.33cm,与对照1.04cm相比增长了27.8%。抗逆性结果表明,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能够提高白三叶种子抗病害及不良环境的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PAL、POD的活性。其中,孢子悬浮液浓度为5.0×105个/mL时,PAL活性最高,为2.157U/(g·min)FW;孢子浓度为1.0×106个/mL时POD的活性最高,为29.875U/g FW;孢子悬浮液浓度5.0×105个/mL时,MDA含量最低,为1.012μmol/g FW。  相似文献   

20.
三种禾草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蒸馏水及浓度为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处理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根/胚芽比值,以研究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PEG浓度为5%时,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发芽率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和梭罗草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对胚根/胚芽比值和苗长均有影响,梭罗草受影响小。因此这三种牧草在萌发期抗旱性依次为: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