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蜂王浆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为供试菌株 ,用抑菌圈实验法研究了蜂王浆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蜂王浆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而对啤酒酵母的生长没有抑制 ;蜂王浆提取物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 :蜂王浆中含有不同的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牡丹内生真菌中筛选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采用测量抑菌圈的方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株,筛选一株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各营养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抗菌活性菌株筛选发现,JYH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6%、蛋白胨6%、磷酸氢二钾0.5%。说明JYH4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8.77 mm。  相似文献   

3.
以抑制大肠杆菌能力为指标,采用紫外-微波诱变的方法对Tu-569菌株进行选育,并以遗传稳定性试验评价正突变菌株的稳定性,以获得抑菌能力更强、遗传更稳定的高产菌株;通过观察高产菌株的菌落和菌体形态,以生理生化试验和API 50 CH细菌鉴定条综合评测高产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来鉴定高产菌株的种属;通过考察硫酸铵盐析、透析处理、蛋白酶处理、加热处理、缓冲液pH值等对突变菌株胞外产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探索抑菌物质的性质。结果表明,于30 cm处紫外照射240 s时,筛选出1株抑菌圈面积增大0.79倍且传代十次遗传稳定的正突变菌株T-4M-5。选取T-4M-5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当微波炉参数为P50,辐射共60 s和70 s时,筛选出4株抑菌圈显著增大且遗传稳定的正突变菌株,其中T-70-1菌株的活性最高(抑菌圈面积达到363.8 mm2)且遗传稳定性最好,是Tu-569菌株抑菌圈面积的2.74倍。T-70-1菌株具有与Tu-569菌株相同的菌落菌体形态;除不产接触酶、可耐受10%和15%的Na Cl、可利用D-半乳糖和D-塔格糖外,其余生理生化特性与Tu-569菌株相同;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T-70-1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T-70-1菌株胞外抑菌物质可被7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该抑菌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在3.5~8.0 k Da之间;抑菌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可被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酶解的肽键;在pH值3.0~9.0范围内均有较高活性;抑菌物质对40~100℃加热处理具有较强耐受性,但121℃处理后完全失活。经紫外-微波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抗菌肽、遗传稳定的T-70-1菌株,其胞外产抗菌肽抑菌活性较强,耐受胃肠道环境,较为耐热,在畜牧养殖业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琼脂孔洞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中药浓度为1 g/mL的情况下,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5.10、19.26、28.92、21.66 mm;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MIC分别为15.62、31.25、3.90、125.00 g/L;MBC分别为62.50、125.00、15.62、250.00 g/L。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在pH值为3~7时,对枯草芽孢杆菌仍具有高的抑菌活性。这4种中药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从野生型鲁桑(Morus multicaulis Perr.)桑树枝条韧皮部组织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ME1。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ME1菌株为有芽孢和鞭毛的革兰阳性菌,细胞呈杆状,大小为0.6~0.7μm×1.8~1.9μm;能够利用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等碳水化合物,所产淀粉酶活力可达4 182.60 U/g;耐盐性较高,可耐受100 g/L NaCl。进一步通过16S rDNA序列及其系统进化分析,初步鉴定ME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抑菌试验表明ME1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59.92%、75.70%、51.60%、87.25%和69.81%,该菌株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医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东亚飞蝗成虫抗菌活性物质的萃取参数与抑菌效应。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菌悬液方法,以抗菌活性为指标,用杯碟法测定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初步研究抗菌谱。结果表明,东亚飞蝗抗菌活性物质粗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菌谱为:金黄色葡萄球>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抗菌活性物质浓度为11.782mg/mL,蝗虫抗菌活性物质收率为8.623%。经纯化后的抗菌活性物质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方式可成功诱导东亚飞蝗抗菌物质的表达,尤其以针刺蘸大肠杆菌诱导后饲养24h得到的抗菌活性物质抑菌活性最强。结果表明东亚飞蝗虫体内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可被诱导表达,其抗菌作用机理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作为对象菌,利用抑菌圈试验法研究了蜂王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蜂王浆对3种供试革兰氏阳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所试验的pH值范围内(3.0-9.0),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而只有当pH值分别为9,4,3时才对四联球菌表现出抑制作用。蜂王浆的抑菌活性随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20℃~25℃时贮藏15d后,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将会明显下降;在-20℃贮藏25d后以及在5℃、15℃、25℃贮藏15d后,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会显著下降;蜂王浆对于四联球菌的抑制作用似乎更稳定,在所试验的温度范围及时间范围内,其抑菌活性未出现显著下降。蜂王浆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醚溶物和水溶物,而醚水不溶物不具有抑菌活性。该结果对蜂王浆抗菌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胞杆菌L7是从牛粪中选出的,它的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其抑菌物质产生的发酵条件研究认为,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7.0、接种量4%、30℃恒温振荡培养箱培养,发酵时间约60h。其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在80~121℃下30min稳定,pH值在6.0~10.0范围内稳定,光照2~6h后抑菌活性下降。结论:菌株L7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稳定性,可置避光、pH值中性、常温环境中短期保存,经提高活性、纯化等处理后可能作为新型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领域,或应用于抗感染微生态制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新型的抗生素替代品,试验分离鉴定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zAH-1,对其产生的抗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机制、耐性、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发酵生产获得了其抗菌代谢物,测定其抑菌圈的大小。通过抑菌试验研究了抗菌代谢物的抑菌效果、热稳定性、酸碱耐受性以及可能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该抗菌代谢物质热稳定性较好,70℃水浴24 h对其活性无任何影响;对pH 2~11范围内的缓冲液耐受性较高;作为代谢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能够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和死亡率。贝莱斯芽孢杆菌BzAH-1的代谢抗菌物具良好的抗菌活性、耐高温和耐酸碱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43菌株拮抗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race 4,FOC-4)的能力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的性质,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谱试验;酸沉淀、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B43菌株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并作稳定性测定;根据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B43基因组进行PCR扩增检测,运用LC-MS对粗提物作成分分析。结果表明,B43菌株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酸沉淀法粗提物具有较好的耐热及耐紫外线特性,但不耐强酸强碱;通过特异性引物PCR检测,B43菌株基因组中含有srfAB、ituA、ituB、ituD、fenD、yndJ、sfp、mycB、lpa-14或fenB等脂肽类合成相关基因;LC-MS分析发现粗提物中含有Surfactin、Iturin、Mycosubtilin、Bacillomycin和Fengycin 5类脂肽类抗生素的同系物24种。枯草芽孢杆菌B43菌株抑菌谱广,其发酵液酸沉淀粗提物对FOC-4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以及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不仅检测推断出粗提物中含有多种脂肽类抗生素及其同系物,且于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多种脂肽抗生素基因,说明该菌株可能能够产生多种脂肽类抗生素。B43菌株与已报道的多数拮抗FOC-4的芽孢杆菌菌株相比,效果好、活性物质种类更多,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农药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猪源益生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健康仔猪肠道,从空肠黏膜分离到23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复筛获得5株拮抗活性较高者;从中筛选出可耐受胆盐、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菌株JN-16,分子生物学和部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对菌株JN-16进行抑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pH为6.5的培养基在33℃或37℃下,培养24 h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强。该菌株可用作饲料添加剂,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鉴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SY2的抗霉菌物质及其理化性质。通过活性组分分析、硫酸铵沉淀、超滤除盐等方法鉴定并提取抗菌物质;通过对抗霉菌物质产生的时间、酶活性、温度、酸碱度(pH)、稳定性及储存温度的检测初步确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组分对霉菌的降解率不同,菌液上清液对霉菌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液发酵液的降解能力次之,胞内液降解能力最差。因此,初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SY2的抗菌物质活性成分是一种胞外分泌物,主要存在于菌液上清液;经30%、60%、80%和100%饱和硫酸铵沉淀,确定最佳硫酸铵饱和浓度为60%;超滤纯化后得到分子质量大于3 ku的抗菌活性物质。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该抗菌物质能在对数期早期(24 h)开始产生;具有产蛋白酶活性,对胃蛋白酶具有一定抵抗力,但对蛋白酶K、碱性和中性蛋白酶的抵抗力较低;在60~121℃抗菌活性稳定,证明其对热不敏感;耐酸性较强,在pH 6.0~8.0环境中对霉菌的抗菌活性稳定;此外,抗菌物质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可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本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研发霉菌生物防控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兔源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化特性及抑菌活性的分析鉴定,试验将1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利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遗传变异特性,借助生化管分析生理生化特性,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枯草芽孢杆菌聚为一簇,同源性高达99%,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鲫鱼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将鲫鱼分成3组,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组、等比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组和未加菌处理的对照组,在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微生物,在第30天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旋蒸浓缩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外代谢产物,采用牛津杯法以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株,测定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组与复合菌组的鲫鱼血浆中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高于对照组,MDA的浓度低于对照组,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菌的胞外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枯草芽孢杆菌胞内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抑菌活性较强。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复合菌对鲫鱼的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两种益生菌胞内外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鉴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SY2的抗霉菌物质及其理化性质。通过活性组分分析、硫酸铵沉淀、超滤除盐等方法鉴定并提取抗菌物质;通过对抗霉菌物质产生的时间、酶活性、温度、酸碱度(pH)、稳定性及储存温度的检测初步确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组分对霉菌的降解率不同,菌液上清液对霉菌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液发酵液的降解能力次之,胞内液降解能力最差。因此,初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SY2的抗菌物质活性成分是一种胞外分泌物,主要存在于菌液上清液;经30%、60%、80%和100%饱和硫酸铵沉淀,确定最佳硫酸铵饱和浓度为60%;超滤纯化后得到分子质量大于3ku的抗菌活性物质。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该抗菌物质能在对数期早期(24h)开始产生;具有产蛋白酶活性,对胃蛋白酶具有一定抵抗力,但对蛋白酶K、碱性和中性蛋白酶的抵抗力较低;在60~121℃抗菌活性稳定,证明其对热不敏感;耐酸性较强,在pH 6.0~8.0环境中对霉菌的抗菌活性稳定;此外,抗菌物质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可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本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研发霉菌生物防控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从不同环境中分离鉴定12种共21株芽孢杆菌,应用滤纸片法进行芽孢杆菌抑菌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07菌株、枯草芽孢杆菌16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02菌株和韦氏芽孢杆菌A菌株对经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强度达到"++++",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强度达到"++"以上。芽孢杆菌sp.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强度达到"+++"。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抑菌强度不同;不同菌种之间的抑菌强度差别明显,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强度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产多肽类抗菌物质的活性菌株,为生产猪用益生素及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菌源,试验分别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中分离肠道内生菌2 317株,利用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点种法进行对峙培养,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复筛所得50株肠道内生菌株均对指示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筛选得率为2.2%。经过胰蛋白酶、蛋白酶K水解处理,将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或丧失的结肠57号和盲肠2号菌确定为可产蛋白或多肽类抗生素的活性菌株。经16S rDNA的序列检测及比对,两菌株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寻找新型的抗生素替代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分离枯草芽胞杆菌SXAU18所产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物质,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其具有抗菌活性的重组蛋白。试验选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分子截留等蛋白提取技术,对枯草芽胞杆菌SXAU18产生的抗菌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SDS-PAGE技术和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分离到的蛋白物质的抑菌活性;通过质谱、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目的蛋白的基因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AKTA蛋白纯化系统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借助牛津杯扩散法鉴定重组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SXAU18所产的抗菌物质为相对分子质量15 ku左右的蛋白质,含有共同的特定氨基酸序列—GSSIFGLAPG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推测SXAU18所产的(主要)抑菌蛋白为DarA;经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DarA主要以可溶性上清蛋白形式存在,纯化后的DarA蛋白为单一条带,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结果提示,分离自枯草芽胞杆菌SXAU18的抗菌蛋白DarA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活性,且可以通过体外表达获取该蛋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从泰山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最终确定1株具有较高降解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泰山枯草芽孢杆菌,并利用该菌株对AFB1进行了降解率、活性组分、性质的确定及降解饲料中AFB1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泰山枯草芽孢杆菌对AFB1的降解率达90.28%,其中,泰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的上清液对AFB1的降解活性最高,确定发酵后的上清液中存在解毒活性组分;对解毒活性物质进行加热和蛋白酶K变性处理后,解毒活性显著降低,表明起解毒作用的活性物质是其分泌的一种胞外酶;应用性试验进一步证明泰山枯草芽孢杆菌能降解霉变饲料中的AFB1,可在饲料或食品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抗菌肽Abaecin,并鉴定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以判定其能否开发为口服药物和饲料添加剂。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抗菌肽Abaecin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并有效地分泌至细胞外。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Abaecin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抑菌活性,并且在不同温度37~100℃、pH2~9和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条件下,仍能保持抗菌活性,证实表达产物可以抵抗动物消化系统的降解。枯草芽孢杆菌简便快捷地表达了抗菌肽Abaecin,并且表达产物有开发为口服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