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请问如何防治奶牛干奶期乳房炎?(韦力泉钦州市)答: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在干奶期前10~15天,应事先检查隐性乳房炎,对检出阳性者应立即治疗。经过治疗、检查转阴后再进行干乳。推荐干奶时乳房内灌注广谱长效抗生素。2选择合适的干奶方法:对于隐性乳房炎患牛或以往停奶难的奶牛采用“逐渐干奶法”,即逐渐调整日粮结构、挤奶次数、饮水量等,在1~2周内停奶。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宜采用“快速干奶法”。即在预定干奶日,无论当时产奶量多少,将奶尽可能挤净,用酒精消毒乳头,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长效抗生素干奶膏,再用5%次氯酸钠或其他消毒液浸泡…  相似文献   

2.
应用“干奶康”防治奶牛干奶期隐性乳房炎740头。干奶期发生临床型乳房炎109头次,发病率为14.73%,比用其他药剂防治的发病率下降55.20%。干奶前和产犊后均作隐性乳房炎检查的奶牛共296头1149个乳区,干奶前检出阳性乳区787个,占被检乳区数的68.49%,产犊后降至155个,下降80.30%;在干奶前的787个阳性乳区中,产犊后转为阴性667个,阳性乳区转阴率为84.75%;干奶前的362个阴性乳区中,产犊后仍保持阴性327个,阴性乳区保持率为90.33%。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则导致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1 病因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在停乳时未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泌乳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53%。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1病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在停奶时未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泌乳  相似文献   

6.
奶牛生产中往往通过干奶期治疗消除乳房在上个泌乳期已存在的感染、预防产后新发感染。干奶期的治疗能使乳房有机会在下一个泌乳期到来之前修复受损的乳腺组织,降低产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本试验旨在比较三种不同成分的干奶药——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RC)、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NF)、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AB)的安全性、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和产后新发临床乳房炎预防效果、弃奶期以及经济效益,以期为临床干奶药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C的安全性较好;(2)三种干奶药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和细菌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3)AB预防产后新发感染效果最好;(4)NF弃奶期最短;(5)AB经济效益最好,对各项综合评分,RC为4分,AB为6分,NF为5分,因此在临床干奶期治疗中首选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提高新产牛产奶的商品率,可选用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干奶环境略差的牧场可考虑选用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健康、牛奶产量及品质、造成牧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约2个月的干奶期是防治奶牛乳房炎最关键的时期。本文基于干奶期的乳腺变化,分析干奶期乳房炎高发原因,提出全群及选择性干奶治疗、乳头末端保护方法、营养及卫生方面的饲养管理方法,为防控奶牛乳房炎、提高牛群生产表现及牧场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先后在6个奶牛场开展了为期2~3年的试验,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人工药物干奶及淘汰久治无效的病牛等措施;采集试验前后的奶样,统计分析试验前后乳房炎的发病率及产奶量。结果表明,经过2~3年的防制,6个牛场隐性乳房炎平均检出率由试验前的43.29%降为20.96%;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与试验前相比,平均降低了59.84%。经人工药物干奶,试验组奶牛(908头,干奶期乳区内注射干奶安)产犊后比干奶前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74.78%,而对照组奶牛(310头,干奶期不做处理)的发病率仅降低了23.62%;产犊后与干奶前瞎奶头数相比,试验组减少25.51%,而对照组却升高32.26%。与试验前相比,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了11.85%。结果说明制定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行之有效,能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健康的疾病之一,而60天左右的干奶期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干奶期的重要性以及干奶期乳腺发生的变化入手,分析干奶期乳房炎高发的原因,提出干奶药和乳头内封闭剂对防控奶牛乳房炎和提升牧场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 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 mg/乳区)、中(200 mg/乳区)、低(100 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目的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防治不当,常引起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重大损失。1干奶期的奶牛易得乳房炎(1)奶牛妊娠生理的影响导致干奶期奶牛防疫机能下降。(2)人为干奶后,乳房内留有剩余乳汁,病原体能迅速增殖致病。(3)奶牛乳房生理机能发生应激反应,使奶…  相似文献   

13.
奶牛在产前2个月停止挤奶,目的是将主要营养供给胎儿,恢复由于长期产奶所损伤的乳腺组织,这段时间叫干奶期。干奶期牛饲养管理应抓好以下4点。(1)防治乳房炎。干奶后的15d,由于乳腺组织尚未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房炎。因此,每天要检查乳房的变化。如果发现乳房肿胀,并有发红、发热、疼痛等炎症,应立即将牛奶挤净,进行治疗。方法:一是用10%酒精鱼石脂或鱼石脂软膏涂抹患部。二是用青霉素200万~250万IU,每天肌肉注射2次,或用四环素200万IU静脉注射,每天1次。(2)防止精料过多。干奶后7d内,不喂高蛋白质、高脂肪的精料,以粗料为主,不喂多汁饲…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的首要疾病,随着对乳房炎发病和类型认识的深入,干奶期乳房炎预防及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也逐渐替代传统的产后临床乳房炎防治已成为新的科学的乳房炎保健方案。本研究采用乳头封闭剂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封铋宁,硕腾公司)和干奶期长效保护药邻氯青霉素(安倍宁,硕腾公司)联合使用作为防治方法,选取单独使用干奶药邻氯青霉素作为对照,以全国23个奶牛场共计4000头左右奶牛来进行试验,观察产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降低比例,使用最新的Meta分析评价方法,探讨联合用药对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奶期使用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33%;(2)干奶期使用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联合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达60%;(3)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邻氯青霉素相比,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7个百分点。表明长效干奶药邻氯青霉素和联合用药均能有效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干奶药。  相似文献   

15.
无论对奶牛还是奶牛饲养管理者干奶期的饲养管理都很重要,本文从干奶期长短,干奶方法,干奶期奶牛的饲养和管理,干奶期乳房炎和其它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实践中奶牛干奶期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4 0~ 6 0 d的干奶期已经成为奶牛行业的标准 ,干奶期小于 4 0 d,会导致下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下降 10 %~30 %。然而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30 d的干奶期对产奶量没有影响。本研究对产奶量相近并且大于 12 0 0 0 kg的成年奶牛添加牛生长激素 (b ST) ,在缩短或无干奶期的情况下测定对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牛来自 2个商业奶牛场和 1个大学奶牛场 ,设置 4个处理。每个处理的奶牛分别来自 3个奶牛场 ,每个奶牛场选择 5头经产奶牛和 5头初产奶牛。 4个处理分别为 :16 0 d干奶期组 (6 0 DD) ;2 30 d干奶牛期组 (30 DD) ;3持续产奶组 (CML ST) ;4持续产奶 ,持续使用 b ST组(CMCST)。前 3组 ,均在开始产奶的 5 7~ 70 d开始使用b ST,6 0 DD组和 30 DD组至干奶期前 14 d 结束使用 ,CML ST组在分娩期结束使用。对于初产奶牛 ,30 DD组、CML ST组和 CMCST组第 1个泌乳期的前 17周平均产奶量低于 6 0 DD组 (分别为 38.3、35 .1、37.5和 4 4 .1± 1.3kg/d)。对于经产奶牛 ,各组产奶量没有改变 (46 .6、4 3.4、4 6 .5和 4 7.7± 2 .1kg/ d)。缩短或无干奶期可能阻止初产奶牛乳腺的生长 ,导致下一泌乳期产奶量下降。对于经产奶牛 ,任何一种使用 b ST的方式 ,缩短或无干奶牛期没有改变产奶量。产前乳和初乳的质量方面需要其它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间。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奶牛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根据工作实践,通过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探究进入干奶期的奶牛进行保健,最终达到奶牛干奶期保健,从而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淘汰率,奶牛得到较好的健康技术保护,为奶牛优质高产进入下一个泌乳周期正常泌乳做好充分准备。现就奶牛干奶期保健控制技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的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间。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奶牛养殖户对干奶期奶牛饲养管理不当,以及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常引起产后疾病和乳房炎频发,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造成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实践就奶牛干奶期饲养管理与乳房炎的防治作一简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奶牛干奶期发病率较高。乳房炎引发的后果多为瞎奶头或乳房内有硬疙瘩或挤不出奶有时即使挤出奶也因奶质不佳被废弃,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奶牛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奶牛乳房炎发生和干奶期多发的特点,我们在本地区的143团农场采用土霉素软膏封闭法,预防干奶期乳房炎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已在143团农场推广应用。现将试验方法报告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人工干奶分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两种,简述如下。 1 逐渐干奶法 即在15-20天内达到干奶的方法。首先停止对乳房的按摩,降低精料,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只喂品质差的干草;停止运动或加大运动量。打乱挤奶的时间,逐渐减少挤奶次数,改日挤3次为日挤2次,1次,隔日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