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鸡腹泻病例中分离到一株M1菌,为探明其生物学特性,利用传统细菌鉴定与16S rDNA、atpD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将M1菌纯化培养后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设计16S rDNA和atpD基因引物,反转录收集PCR产物并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6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得出:M1菌在镜下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或球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其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运动性试验呈阳性;吲哚(I)、甲基红(M)和触酶试验呈阳性;VP(V)试验、枸橼酸盐(C)利用试验、产硫化氢(H_2S)试验和尿素酶试验呈阴性。16S rDNA与atpD基因同源性分析表明M1菌与大肠杆菌的同源率在99%以上。综合细菌鉴定、生理生化结果、16S rDNA和atpD基因序列分析,判定M1菌株为大肠杆菌种。  相似文献   

2.
选用通过常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疑似粪肠球菌菌株3株,采用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其可变区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并用CLUSTAL和MEGA软件分析其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此3株菌株通过同源性比对,与GenBank数据库中粪肠球菌的同源性均大于99.8%,经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均表明为粪肠球菌.肠球菌属细菌有40个种,各种之间的生化生理特性差别甚微,在无法通过生化生理特性准确鉴定到种的情况下,用粪肠球菌的16S rDNA全序列的测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分析是鉴定该菌的一个科学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株益生芽孢杆菌Pab02的16S rDNA测序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6S rDNA分析对Pab02芽孢杆菌型益生菌进行系统进化鉴定.首先提取菌株Pab02的基因组DNA,根据不同种属细茵的16S rDNA序列两端的保守性设计通用引物,对茵株Pab02的16S rDNA的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到的目标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已知茵种的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初步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再结合传统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综合鉴定.最终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圆孢芽孢杆菌A95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多种家蚕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培养特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圆孢芽孢杆菌,定名为Bacillus globisporusA95。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注册(登记号:AY387584)。  相似文献   

5.
产芽孢木质素降解菌株N13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旨在从牛粪中筛选出1株对木质素有降解能力的细菌,并对其鉴定到种。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特征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很相近。将所测得的16S rDNA序列用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选取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用ClustalX(1.8)软件进行16S rDNA相似性分析,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13菌株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相似性达到99.85%,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段荟芹  王利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5):1288-1293
为了探讨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的病原学特性,本试验从耗儿鱼(Corydoras)分离出菌株YDE0916,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PCR扩增、序列分析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串形,无芽孢,无荚膜。该菌不运动,β-半乳糖苷酶、VP反应为阴性,蔗糖、麦芽糖为阳性。扩增的16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76 bp (GenBank登录号:KP031644),与GenBank中的松鼠葡萄球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达99%。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YDE0916和松鼠葡萄球菌聚为一簇,由此判定菌株YDE0916为松鼠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杆菌肽耐药,对美满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等22种药物高度敏感。本研究为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预防积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并鉴定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引起鲫鱼多种脏器出血导致死亡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鲫鱼的鳃及脏器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和管家基因gyrB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动物回归试验(锦鲫鱼和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毒力基因的检测、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鲫鱼脾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C-1,根据生化特性初步判断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PC-1的16S rDNA基因与管家基因gyrB经PCR扩增后,分别得到大小约为1 470 bp和1 022 bp的目的条带,目的条带测序后分别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在99%以上。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分离菌株PC-1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处于同一分支。健康锦鲫鱼感染PC-1后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鲫鱼相似,经计算,锦鲫鱼的LD50为2.0×105 cfu/mL,斑马鱼的LD50为3.2×10...  相似文献   

8.
为降解规模化猪场污水中的S^2-,本研究从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污水样品20份,首先接种于含10 g/L Na2S的基础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然后涂布于分离培养基进行分离与纯化。对纯化的菌株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S^2-含量,筛选菌株的脱硫能力。选择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对扩增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样品中分离了14株菌株,筛选获得2株脱硫率较高的菌株JFF-2和JFF-3,脱硫率可达84.02%和86.12%;经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JFF-2菌与地衣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9.2%,JFF-3菌与粪产碱杆菌的同源性为98.7%,因此分别确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和粪产碱杆菌,与生理生化鉴定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了2株能够对畜禽粪便污水脱硫的菌株,为畜禽排泄物的进一步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从病死竹鼠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病原鉴定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杆菌,16S rDNA基因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棒状杆菌序列相似度达92.1%~99.2%,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和青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红霉素等药物表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oqxB、tetX、sul1和ermF阳性,与药敏试验表型一致;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毒力基因检测发现,分离菌携带fyuA和papA。本研究为竹鼠棒状杆菌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引起水貂肺炎死亡的病因,对送检的病死水貂进行剖检。从病死水貂病料中分离出了一株革兰阳性球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化学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与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莫西沙星等药物敏感,但对四环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根据芽孢杆菌生理特点,采取稀释平板法从健康日本鹌鹑(Coturnix japonica)盲肠内容物中分离获得一株芽孢杆菌P-12,结合细菌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菌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16S rDNA GeneBank登录号为GU269268,具有产蛋白酶、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兔源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化特性及抑菌活性的分析鉴定,试验将1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利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遗传变异特性,借助生化管分析生理生化特性,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枯草芽孢杆菌聚为一簇,同源性高达99%,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副溶血弧菌在内陆淡水水体中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从查干湖水体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命名为A201805S2,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并利用PCR方法对其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将测得结果于NCBI上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在硫化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上为绿色菌落,革兰染色呈红色,两端钝圆,为革兰阴性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与副溶血弧菌特性相一致;分离菌与副溶血弧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结果表明,本试验首次从内陆苏打盐碱型淡水水体中分离出副溶血弧菌,为淡水水体副溶血弧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144,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及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定名为Bacillus subtilisL144。该菌株已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EU118756。对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生长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33℃,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某藏猪场发病仔猪病料中分离细菌,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染色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并分析16S rDNA基因同源性,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得出:分离菌呈多形性,多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少数为长杆状,在SS培养基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白色的单菌落;生化反应对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葡萄糖、柠檬酸盐、山梨醇、硫化氢等呈阳性反应;分离株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目的条带约为1 410 bp,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相似度为99%。从形态学、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出所分离的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的耐药性很强,只对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麦迪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羊源腐生葡萄球菌QJ-01菌株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QJ-01与腐生葡萄球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16 S rDNA基因扩增获得长度为1 465 bp的片段,与GenBank中腐生葡萄球菌的同源性高达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腐生葡萄球菌(NR041324)聚为一支,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该菌株对小鼠致病性较强,主要损伤肺、脾等脏器。检测出TEM、aac(6′)-Ⅰb、aac(3)-Ⅱa和Sul2共4种耐药基因;该菌株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12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和多黏菌素E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该菌的致病性及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导致重庆某大鲵人工养殖基地突发疾病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大鲵的肝脏分离出优势菌株(KN6-L211),通过人工感染鲫鱼进行致病性试验,采用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等方法鉴定该分离菌及其耐药状况,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KN6-L211为浅黄金黄单胞菌,该菌对鲫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多西环素、氯霉素、吡哌酸、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2020年初吉林省查干湖分支甩湾子出现鲢大面积死亡现象的原因,从发病鲢中分离纯化出1株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用16SrDNA和管家基因的序列分析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之后对分离株进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生长曲线测定、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迟钝爱德华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黄颡鱼发病的原因,试验从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DYM20160809,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迟钝爱德华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头孢类药物、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新生霉素、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6种药物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实,菌株对罗非鱼、禾花鲤、草鱼和黄颡鱼都有很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为有效防控黄颡鱼细菌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黄颡鱼发病的原因,试验从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DYM20160809,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迟钝爱德华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头孢类药物、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新生霉素、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6种药物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实,菌株对罗非鱼、禾花鲤、草鱼和黄颡鱼都有很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为有效防控黄颡鱼细菌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