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甘肃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  相似文献   

2.
<正>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经环县民间皮影艺人解长春(清同治时人)改造唱腔后在宁夏、内蒙古、陕北及当地广为流传。在抗战时期成为陕甘宁边区革命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环县     
<正>这里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东老爷山,有"鸡鸣听三省"的美誉。这里的道情皮影戏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是中国小杂粮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里的羊只饲养量甘肃省第二,是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产地之一,这里就是甘肃省环县。环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历史  相似文献   

4.
华州皮影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戏剧品种之一,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风土民情融入到一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华州皮影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理念,在影人造型、制作工艺、表演者表演动力及演唱者唱腔等方面独具一格,不断扩大其文化影响力,丰富其自身文化内涵,塑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赣南客家民间文化艺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特别是传统的道情艺术,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为人们所喜爱.探讨宁都道情的艺术特征,是继承优秀宁都道情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了解和掌握赣南宁都道情的艺术特征,对促进和发展赣南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构筑景观,景观传达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过程。景观设计师、景观感知者与场所三者本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景观内容,从而形成特有的景观特征。针对当今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以环县环江旅游风情线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县自然资源文化、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带状绿地景观构建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基于环县多元文化的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策略。为恶劣环境下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望奎县皮影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评价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增强营销意识、做好心理营销、开发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等相关营销策略,对提高皮影戏的知名度、促进皮影旅游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易地扶贫搬迁、封山禁牧、生态基础建设、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环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经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环县.  相似文献   

9.
胡浩 《甘肃农业》2008,(1):94-94
庆阳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这里是华夏始祖轩辕皇帝部落的发祥地,是周人先祖不窟、公刘建立方圆处。也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悠久的历史涤就了庆阳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味小吃。特别是庆阳“五绝”即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民歌和风昧小吃,为海外内友人所称道。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推广庆阳旅游业,本文针对英语旅游者,提供庆阳风味小吃的英文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皮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华县皮影是中国皮影的源头,涵藏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独具一格的工艺传统,在制皮、雕刻、染色和装订等每道工序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又具有经验化程度较高而定量化相对不足的特点。调查表明华县皮影的产业化发展在保护与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有使之失去原有韵味的缺陷,应给予关注。加强对华县皮影的传统制作流程及其特色进行研究,有助于多元性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16-217
农村文化生活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1-63
革命老区环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当地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环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由于起步较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模式单一、文旅融合不深入、专业人才缺乏、宣传营销不到位等问题。基于问题分析,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优化宣传营销方式、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助推革命老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环县丰富的光能资源对土壤营养物质转化和玉米生长极为有利,为全面、准确、客观反映环县玉米肥料利用情况,特在环县环城镇周塬村设立玉米测土配方肥料利用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玉米产量单产最高,为8 746.5 kg/hm~2,相比配方施肥无氮、无磷、无钾和无肥区处理,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升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王菁  孟祥周  陈玲  赵建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58-13760
通过测定水中TDS、F^-、Cr^6+、电导率及土壤TDS等指标了解甘肃省环县各乡镇井水水质情况,分析了F^-、Cr^6+与TD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样中TDS含量较水样中TDS含量稳定,高含量TDS土样主要集中在环县中东部,而高含量TDS水样集中在环县东部;水中TDS及对应土壤TDS含量呈正相关性,水中F^-、Cr^6+含量均与TDS含量呈负相关性;环县西南部水体中所含F-浓度偏高,应针对性地建设水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环县北部沙漠迅速南移、沙漠化加剧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及数据,提出建设保护性林业、巩固自给性农业、发展商品性畜牧业、调整土地结构、加大投入等防治环县北部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环县小杂粮品牌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介绍环县小杂粮品牌建设的基本现状,剖析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推动环县小杂粮品牌建设的发展建议是: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建立品牌宣传链条,定期举办推介会和交易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民俗学会不仅命名庆阳市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还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徒手秧歌之乡"、"荷花舞之乡"、"窑洞民居之乡",环县更是著名的"皮影之乡"。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国际亚细亚民俗研究会还确定庆阳市为民间民俗文化调研基地。香包刺绣之乡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俗称"绌绌"、"绌儿"、"耍活"。香包在庆阳的历史已有千百年。庆阳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环县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在林业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为环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环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环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通过对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产业扶贫建议,以推进环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马铃薯主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环县动物防疫体系从机制建设、责任制落实、基础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畜牧养殖保驾护航,助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