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云南流行山羊痘病毒的PCR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云南省的多个地州暴发了山羊痘.我们根据国外山羊痘病毒基因序列,设计1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用于扩增羊痘病毒的SVF基因,建立PCR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山羊痘病毒属包括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和牛结节疹病毒,分别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结节疹,感染动物发热、局部或全身出现丘疹或结节,损坏皮张,产乳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病毒在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与方法进行综述,以促进对羊痘病毒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羊痘包括山羊痘和绵羊痘。1山羊痘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出现典型痘疹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1.1病原学山羊痘病毒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4.
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通过纯化和PCR鉴定,证明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V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A27L蛋白是山羊痘病毒细胞内成熟病毒粒子重要的免疫保护抗原之一,为检测该蛋白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笔者等开展了山羊痘病毒ORF1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山羊痘毒株(GTPV-S-1)的ORF112基因序列与不同来源的山羊痘病毒分离株相比较,ORF11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6.8%以上,说明山羊痘病毒的ORF112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该结果为建立敏感、快速、准确、简单易行的GTPV检测方法和ORF112蛋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我们建立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通用RPA检测方法,通过对口蹄疫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鸡痘病毒、绵羊痘病毒、羊痘疫苗和羊痘重组质粒样本的检测,验证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通用RPA检测方法对绵羊痘/山羊痘病毒检测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羊痘疫苗、羊痘重组质粒、绵羊痘病毒核酸和山羊痘病毒核酸阳性样品能够在试纸条上显示出阳性条带,而对其他样品不显示阳性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绵羊痘/山羊痘病毒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山羊痘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保守区T3A/T3C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山羊痘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片段长491 bp,与已报道的山羊痘病毒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高达98%。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及PCR产物的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好,敏感性强。本研究建立的山羊痘病毒PCR/酶切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山羊痘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布鲁菌OMP25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羊种布鲁菌外膜蛋白25(OMP25)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GM-TK-I1L-GPT1启动子I1L的下游,构建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载体与山羊痘病毒疫苗株G14-STV44-55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内同源重组。通过霉酚酸药物筛选、纯化,经PCR鉴定获得了重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9.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羊的常见病之一,为羊痘病毒属,同属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其中绵羊痘病毒为代表种。由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发的疫病死亡率较高,羊痘病毒潜伏期较长,传播范围广、速度快,造成养殖户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羊痘病毒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羊痘病毒是动物重要的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疙瘩皮肤病毒。其引起的羊痘严重影响了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作者介绍了羊痘病毒病原学特征、危害及临床症状,重点阐述了羊痘病毒分类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新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羊痘病毒分类检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羊痘病毒的方法,试验根据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SPPV)和山羊痘病毒(GTPV)]末端反向重复(ITR)序列的保守区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检测羊痘病毒的TaqMan探针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羊痘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与猪痘病毒(SWPV)、鸡痘病毒(FPV)、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及口蹄疫病毒(FMDV)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对照(PCR~2.1-GPTV-ITR)的最适线性检测范围为2.3×10~1~2.3×10~8拷贝/μL,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6 2X+38.605,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测下限为23拷贝数。对3个不同浓度的PCR~2.1-GPTV-ITR进行组内试验和组间试验检测,每个浓度的重复试验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用该方法对来自安徽、广西和天津地区的36份临床样本进行羊痘病毒检测,其中18份样本羊痘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说明本方法可用于羊痘病毒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文章从山羊痘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山羊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Goat pox)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症状剧烈,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我国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现将诊治的2例山羊痘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山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进行分析,笔者针对南方某地区发生的疑似山羊痘病例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PCR扩增作用可以获得异性DNA条带,随着结转代数的增加,可以利用山羊痘病变皮肤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变化作为山羊痘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病毒粒子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研究室2003年以来对山羊痘病毒感染多种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在感染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浆中观察到大量不同成熟阶段的典型山羊痘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也见于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甚至少量散在血管腔中。用山羊痘病毒分离物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形成痘斑,其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也可见成熟和不成熟的病毒粒子,同时感染BHK-21细胞也观察到典型的山羊痘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6.
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山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GP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山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试验通过病原分离、琼脂扩散试验、鸡胚接种、电镜形态学观察及PCR鉴定等方法对贵州地区山羊群爆发的疑似山羊痘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四川草原》2012,(8):54-55
绵羊痘和山羊痘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亲上皮性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对山羊、绵羊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析和实验室诊断,对绵羊痘和山羊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随呼吸道分泌物、痘疱渗出液、脓汁、脱落的上皮排出,经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我国山羊养殖威胁比较严重。加强对山羊痘病的诊断和防控,能够有效地降低山羊痘病的发生与危害,推动山羊生产的稳步发展。本文简要概述山羊痘病的基本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