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在科研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研究生科研和创新精神,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思路,建立了依托教学、科研资源,形成科研创新活动与教学、科研活动高度关联,构建扎实、有效的培养机制等环节,使研究生科研创新教育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对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创新实效性起到更切实的作用,为推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的培养对策,提出了营造学术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开放实验室锻炼研究生实践能力,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改革课程教学、改进论文工作、加强科研训练、营造学术氛围、建设网状学科结构、推进制度建设等六方面,论述了浙江大学在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学》是我校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结合我校相关科研项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对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采用QFD模型对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能力需求为输入导向,建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能力质量屋和创新能力相关矩阵。分析表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导师队伍、学术活动和创新竞赛、校内校外实践创新基地、高水平科研平台、耕读教育等五个指标强相关。因此高校应组建一支跨学科、政校企联合培养的一流教师团队,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中心,打造政校企实践基地,建设高水平政校企协同科研平台,加强耕读教育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辅导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将创新教学教育与科研有机结合,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物技术课程融合了林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以及林木育种学的多学科内容,其涉及的技术及相关原理信息量非常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类研究生开设的"林业生物技术"学术学位课程,对于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系统传授该领域前沿知识,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全方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林业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出发,结合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科研和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以期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蚕桑行业为例,文章探讨了行业特色型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提升途径。以科研训练为载体,以科研选题为中心,以学术交流为途径,形成"选题—训练—交流"的闭环,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分类制定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开放体系,实现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创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学科交叉,构建金字塔式课程教学体系;鼓励不同形式的导师团队,校内外协同配备导师资源;面向行业需求指导实践性环节,设计项目式学习和实践,依托科教平台开展实习实训,构建"参观—实习—实训—科研"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三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行业需求的协同创新和就业能力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研究生《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发现,该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助于研究生独立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教育水平,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基于食品科学专业的Seminar课程,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一站式、渐进性”阶段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积极性。本文对Seminar课程的优势、具体方法、教学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农科院校研究生招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孙沈鲁(福建农业大学研究生处福州350002)当前,农业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一方面,农业教学和科研领域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个别专业近些年生源严重紧缺,学科建设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12.
创新计划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该项目需要在建设实践中更加注重创新的交叉学科性和社会产业化,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工作站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有助于推动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产业化驱动、交叉学科协同和创新培养机制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新的实践路径,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是国家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着国家未来科技发展。本研究基于27所高校215份问卷调查,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知识面较窄,知识储备单一和个人创新自学能力不足,是限制当前农学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关键因素。思政教育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端创新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97%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对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帮助,且更倾向于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是未来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研究生常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形式,探讨以科技帮扶为载体的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的内容及途径,并从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学生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运》2005,(8):F0002-F0002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有董20名,其中主任工程师和副主任工程师1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承担着山东大学医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教学基地,组织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深入农村牧区,承担科研任务,参加农牧业生产,开展实践教学,实行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自1987年以来,在4个国家、省、厅级项目中,指导和培养34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共完成28项专题研究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完成的三个项目分别获省级三等奖、厅级一等奖、厅级三等奖,在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课程教学使研究生具备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素养,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为最终目标,是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关键环节。为分析研究生课程质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衡量研究生课程质量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并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生课程质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高于一般水平,存在提升空间,尤其在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以及研究生科研能力上存在差异。教学内容、所在学院、参与SRT项目、参与学术交流、课后科研学习时间、相关文献阅读与研究生科研能力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在畜牧兽医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河南科技学院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经多年建设该课程,建立了以让研究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原理为基础、能熟练将实验技术转化为解决课题手段为目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驱动的多级别、分层次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式,改变为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组合而成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在利用教学实验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放本学科科研平台优势,为研究生学习搭建了更贴近课题研究的创新训练基地。通过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了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工程类研究生是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以师生共建优质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科研氛围,培养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科技竞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驱动培养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农业工程学科课程体系高度交叉融合,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自身素质全方位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研究生信息检索课教学实习效果,改进教学质量。方法:首先对2002-2004级研究生的综合实习报告和成绩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其次在研究生毕业前,对检索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5%以上的研究生对教学效果满意,肯定了综合实习的教学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35.53%研究生在检索课实习阶段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综合实习题目由自己拟定,使检索课与科研实践脱节。在教学内容方面,85%的研究生认为主题分析是课题检索的难点,提示应该加强主题分析教学。结论:综合实习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检验信息检索课教学效果的一把尺子。重视研究生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实习,不仅是信息检索课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