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浦花鳜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秋浦花鳜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主养秋浦花鳜、秋浦花鳜与黄颡鱼混养、秋浦花鳜与河蟹混养等技术要点,以为秋浦花鳜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研究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的晚秋二次花与正常花在形态与生理上的差异,为二次花的利用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砂梨二次花和春季正常花的花粉数量、萌发率、花粉管和坐果特点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二次花的花丝长度和花瓣大小仅为正常开花的50%;二次花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仅为正常花的66.0%~77.8%,与正常花相比,二次花有较高的败育率.正常开花的花粉在柱头萌发后能正常到达花柱的基部,而二次花的花粉萌发后却只能到达花柱的中部.[结论]虽然二次花具备正常的花器官和授粉的基本功能,但与正常花在形态特点和生理功能上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研究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的晚秋二次花与正常花在形态与生理上的差异,为二次花的利用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砂梨二次花和春季正常花的花粉数量、萌发率、花粉管和坐果特点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二次花的花丝长度和花瓣大小仅为正常开花的50%;二次花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仅为正常花的66.0%~77.8%,与正常花相比,二次花有较高的败育率。正常开花的花粉在柱头萌发后能正常到达花柱的基部,而二次花的花粉萌发后却只能到达花柱的中部。[结论]虽然二次花具备正常的花器官和授粉的基本功能,但与正常花在形态特点和生理功能上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AP2基因在高等植物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花发育调控的分子模型为基础,介绍了花发育相关基因AP2在高等植物花器官和营养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点,以及参与花分生特性建立、花器官特性特化和形成调节、花同源异型基因活性时空调节等花发育过程;阐述了模式植物中与AP2基因一起参与花发育调控的其他基因,及其在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内涵,受其影响,插花艺术先后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造型 汉魏六朝的宗教花,隋唐的院体花,宋元的理念花和心象花,明清时期的新理念花、文人花、象形花和写景花。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王 娜等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分布区的半日花+刺旋花群丛、半日花+刺叶柄棘豆群丛、半日花+长叶红砂群丛、半日花+荒漠锦鸡儿群丛、半日花+红砂群丛和半日花+四合木群丛6种不同半日花群落,采用连续小样方(0.5 m×0.5 m)法调查植被,研究了各个群落中优势种和群落的格局规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半日花群落中,半日花建群种显示出不同数量的小、中、大斑块规模格局,而且在半日花+荒漠锦鸡儿群丛,半日花种群的较大规模的斑块比其它群丛要小。6种半日花群丛中的其它伴生种的格局各不相同。DCA排序与双项轨迹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反映不同半日花群落的格局变化。半日花+长叶红砂群丛、半日花+荒漠锦鸡儿群丛的群落格局受伴生种的影响大,而其它群丛的群落格局则是半日花建群种与伴生优势种格局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MP7基因对湖羊不同花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毛囊性状的发育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在205个样本中检测BMP7基因外显子1、2、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组织学方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湖羊皮肤毛囊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不同花纹皮肤组织中初级毛囊直径、次级毛囊直径、初级毛囊数、次级毛囊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7基因在大花、中花、小花间的相对表达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探讨BMP7基因对湖羊不同花纹形成及其毛囊性状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结果】PCR-SSCP方法检测BMP7基因外显子1、2、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均未发现多态性;在组织切片分析中,湖羊大花初级、次级毛囊直径均大于中花、小花,小花初级、次级毛囊直径均介于大花、中花之间;大花次级毛囊数多于中花、小花,而小花次级毛囊数介于大花、中花之间。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湖羊大花与中花、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小花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中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小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次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初级毛囊数大花、中花、小花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相同视野中大花初级毛囊数多于中花、小花;中花次级毛囊数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差异不显著(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同一时期BMP7基因在大花、中花中的表达量高于小花,且在大花、小花毛囊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BMP7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和中花次级毛囊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与组织学与显微镜观察的结果相符。【结论】未发现BMP7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但BMP7基因表达量与毛囊部分指标存在相关性且与组织学观察结果相一致,可初步推测BMP7基因可能参与毛囊发育,调控被毛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多花黄精根、茎、叶和花4个部位的多糖、黄酮、皂苷含量进行检测,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对多花黄精各部位进行抗氧化及总还原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多糖主要集中在根部,黄酮与皂苷主要集中在叶部。多花黄精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叶>花>茎>根,与各部位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多花黄精叶具有深度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李洁玉 《甘肃农业》2006,(11):378-379
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对环境进行一番美化——进行节日摆花,以营造出欢快的气氛,可以让都市人感觉到轻松、舒适、净化心灵,以欢乐地度过每一个节日。进行节日摆花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注重草花的品种的选择与应用、摆花创作中艺术风格与工程技术的结合、草花花坛的施工、节日过后草花的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长寿花的组织培养研究情况,对长寿花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取材时间、外植体的处理、基本培养基、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培养条件与长寿花组培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分析,提出了长寿花组培苗玻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花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物质花文化和精神花文化两个方面,同时花文化又具有深邃的意蕴。同时,花文化与国花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四季青镇国花园规划设计为例,从规划目标、规划设计理念到具体的景区、景点设计,阐释了中国花文化如何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以期为理解、应用、传承中国的花文化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扶郎花是世界上著名的鲜切花之一,离体花枝在贮运及瓶插期间易出现花头下垂、花茎弯折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鲜切花的寿命,降低观赏价值。从扶郎花切花离体后衰老机理、外观指标与寿命、品质、采收与贮藏等方面,论述了控制扶郎花切花离体后衰老、延长瓶插寿命的技术措施;阐述了切花保鲜剂的作用与组成,并列出了扶郎花切花保鲜剂种类,为广大扶郎花爱好者提供保鲜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缫丝花与单瓣缫丝花的根、茎、叶、花进行了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两种缫丝花营养器官形态与结构基本相似,2.二者的花托-托附杯在形态上明显不同,缫丝花呈深碟状,单瓣缫丝花呈壶状,3.缫丝花的重瓣花瓣是由雄蕊和/或者离心皮雌蕊发生瓣化形成的。表明雄蕊,心皮与花瓣在起源上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个候选基因在不同花纹组间的表达量与毛囊各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候选基因与毛囊发育特性间的关联,筛选用于后期功能验证的基因。【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个基因在不同组别间的表达量,结合组织学与显微观测技术,分析5个基因与毛囊发育间的关联。【结果】湖羊毛囊成群分布,湖羊大花、小花、中花多以3毛囊群居多,直径较大的为中心初级毛囊,直径相对较小的为侧部初级毛囊。湖羊大花与中花、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小花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中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小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次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初级毛囊数大花、中花、小花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相同视野中大花初级毛囊数多于中花、小花。中花次级毛囊数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差异不显著(P>0.05);MMP2基因在中花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大花、小花分别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大花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小花差异不显著(P>0.05);BMP7基因在大花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小花呈显著差异(P <0.05),在中花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大花、小花分别差异不显著(P>0.05);SFXN1基因在小花皮肤中的表达量与大花、中花分别呈显著差异(P<0.05),在大花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中花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基因在3组个体间差异不显著;MMP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大花次级毛囊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BMP7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次级毛囊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SFXN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大花初级毛囊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小花次级毛囊直径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及极显著正相关,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在BMP7基因表达量相同情况下,小花初级毛囊直径比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大,小花次级毛囊数比中花次级毛囊数多,这与切片结果相符。MMP2基因在表达量相同情况下大花毛囊数多于小花,中花最少,这与切片结果一致。此外,在SFXN1基因表达量相同情况下,小花毛囊直径最大,大花次之,中花最小,这虽与切片结果不相符,但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相差很小,总体来说趋势相同,结果基本相符。其余基因虽与毛囊相关指标存在关联,但在大中小花组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BMP7、MMP2、SFXN1三个基因可作为湖羊早期羔皮选育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大花黄牡丹的访花昆虫有6目18科,以膜翅目蜂类、双翅目蝇类、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蝶类为主要访花类群;蜂类与食蚜蝇类昆虫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环境温度与天气状况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铜(Cu)、铬(Cr)、砷(As)、铅(Pb)、镉(Cd)、汞(Hg)6种重金属为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山银花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富集部位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银花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各不相同,茎、叶、花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CrCuPbCdAsHg、CrPbCuCdAsHg、CuCrCdPbAsHg;重金属在山银花植株不同部位的平均含量顺序为:Pb:叶茎花,Cr:茎叶花,As:叶花茎,Cu:花茎叶,Cd和Hg均为:花叶茎;茎与叶中的Cd、茎中的Pb与叶中的As、茎中的Cu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Pb、叶中的Cd与花中的Hg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与叶中的Pb、茎中的Cu与叶中的Hg、茎中Cr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As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山银花的茎、叶、花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不相同,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对Cd具超富集能力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牡丹春节供花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起苗、上盆与进入温室、温室内小气候调控、温室催花其他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牡丹春节供花促成栽培技术,以为满足春节期间供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了中国花文化形成中华悠久文明发展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以及花卉资源多样性与花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联系。强调了花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花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本身与形成文化的自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花文化的符号正是中国人在对花卉各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认识的基础上,将花卉的各种自然属性与人的品格、人的情操来进行类比,逐步形成花卉自然属性与人性的种种关联,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花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环境下一串红的结实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道城  巨霞  唐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65-1067
[目的]为西宁地区的一串红采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一串红皇帝系列品种为材料,定植于大棚、露地、荫棚、地膜覆盖4种生态环境,测定初花后不同时间的结实率,探索各生态环境下的结实规律。[结果]试验得出,各生态环境下第l小花序主花的结实率均高于第2小花序主花的结实率;始花后5、10d,露地各节位的结实率高于其他生态环境;始花后15d,荫棚1~4节的主花结实率最高,露地7~9节最高。始花后20、25、30d,荫棚与地膜主花结实率均较高。地膜环境下侧花各时间段的结实率也都较高。[结论]一串红各时期的主花和侧花结实率与光照强度及地温有关,不同生态环境的最高结实率出现在开花后的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便捷快速地选育抗除草剂的普通白菜,试验对影响普通白菜蘸花法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花蕾期进行蘸花处理,较短的蘸花时间、较长的蘸花间隔时长以及蘸花后喷水的组合能获得数量与质量更优的种子,但只有采用蘸花2.5 min,间隔7 d后再次蘸花,且蘸花后不喷水的方法能够获得转基因植株。研究结果将对普通白菜蘸花法遗传转化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