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罗斯308肉鸡在不同鸡舍间生长发育的情况,在河南省滑县某肉鸡饲养场随机选择两栋鸡舍(A鸡舍和B鸡舍),每栋鸡舍随机抽样40只罗斯308肉鸡,按0~4周龄进行体重测量,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对两栋鸡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计算了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两栋鸡舍罗斯308肉鸡生长发育趋势基本一致;各周龄体重存在差异性,0周龄差异显著(P<0.05),4周龄差异极显著(P<0.01),1~3周龄差异不显著(P>0.05);两栋鸡舍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但B鸡舍比A鸡舍生长发育速度更快.说明不同鸡舍间罗斯308肉鸡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罗斯308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随机抽测0~5周龄罗斯308肉鸡60只,进行了体重测量、生长模型拟合和生长发育指标计算。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最佳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次之,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建立的Gompertz模型参数A、B、k分别为6594.35、4.69、0.25(R^2为0.9994),获得的拐点日龄为42.05d,拐点周龄为6.01周,拐点体重为2425.93g,最大日增重为89.27g,最大周增重为624.92g。此研究结果可作为合理饲养罗斯308肉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黄羽肉鸡毛囊密度性状的发育变化规律和品种间差异。试验以花山鸡、817肉鸡、清远麻鸡、溧阳鸡、瑶鸡和广西三黄鸡等为素材,测定不同周龄各品种毛囊密度。结果显示:各品种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随着日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9周龄时,花山鸡、清远麻鸡、溧阳鸡、瑶鸡和广西三黄鸡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在不同周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处于上市日龄品种间的比较,除溧阳鸡、广西三黄鸡、花山鸡和817肉鸡,其他品种的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显著高于罗斯308肉鸡、毛囊直径低于罗斯308肉鸡(P<0.05);文昌鸡、狼山鸡、鹿苑鸡和崇仁麻鸡的背部和腿部毛囊直径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品种内公母之间比较,瑶鸡和崇仁麻鸡的腿部毛囊密度在公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品种的体重分别与背部毛囊密度和腿部毛囊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可以通过对体重的选择间接调控毛囊密度性状,性别可能会影响不同品种腿部毛囊密度的大小,研究结果为培育适合冷鲜上市的黄羽肉鸡配套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罗斯308仔鸡生长发育的规律,对1~6周龄的罗斯308仔鸡进行了体重测定,计算了绝对生长、相对生长指标,拟合了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和Cubic生长曲线。结果表明,4个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罗斯308仔鸡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超过0.99,但Cubic模型为最佳生长模型,模型函数为Wc=53.187+25.721t+115.319t2-7.737t(3R2为0.999804);此模型拟合的生长曲线拐点日龄为34.78d,拐点体重为2078.49g;在拐点之前生长发育速度呈递增趋势,在拐点之后生长发育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乡某肉鸡饲养户,饲养罗斯308肉鸡1000只,鸡群在5周龄时由于用药失误发生喹乙醇中毒,死亡56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的意义,1.1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高是鸡健康的重要反映雏鸡均匀度高且均处于健康状态是肉鸡快速生长和出栏时均匀度高的基础,均匀生长是雏鸡均匀且健康的延续,只有均匀健康的雏鸡才可能均匀生长发育,若雏鸡不均匀或有病弱雏存在,随着日龄的增加病弱雏会因食少而生长缓慢、发育滞后和出栏体重低下。1.2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高是饲料营养平衡且饲喂科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使用新型12室并联禽用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不同鸡品种维持净能的需要量,以期探究不同鸡品种能量代谢的差异。试验共选用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罗斯(Ross)308肉鸡各24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品种试验鸡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每种试验鸡在不同鸡舍内饲养,饲喂满足各自营养需要的全价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正式试验分3期完成,每期9 d,每期从每种试验鸡中随机选择8只,称重后每2只放入1个呼吸测热装置的代谢室内,每4个代谢室对应1种鸡。代谢室内测定气体交换9 d,其中适应期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和吉林芦花鸡的代谢体重产热量显著低于Ross 308肉鸡(P0.05)。吉林芦花鸡和Ross 308肉鸡的代谢体重绝食产热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3种鸡之间代谢体重热增耗、采食呼吸熵、绝食呼吸熵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中,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Ross308肉鸡的维持净能需要量分别为368.79、449.24、450.75 kJ/(kg BW0.75·d)。  相似文献   

8.
李剑虹  李林  姚昆  李惠堂  包军 《家畜生态》2011,(1):58-61,72
试验通过对比舍外散放蛋鸡与舍内笼养蛋鸡在体重、胫长和胫围等方面的差异来研究饲养方式对鸡产蛋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散放鸡体重在8、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长在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围在10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笼养鸡和散放鸡各周龄的胫长和胫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均匀度均高于或等于80%。两组蛋鸡各周龄体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体重均匀度呈逐级递增状态,6周龄蛋鸡体重均匀度较低,到12周龄时均匀度已达到80%。两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各指标均达到海兰褐蛋鸡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燕山红玉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将400只同一批次的燕山红玉肉鸡鸡苗(公母各200只)分为散养公鸡组、散养母鸡组、笼养公鸡组、笼养母鸡组,每组100只,进入试验场时称取初生重,之后每次每组随机选择30只进行体重和体尺指标(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和胸骨长)测定,第1个月每周测定体重,之后每月测量1次体重,体尺指标每月测定1次,绘制生长速率曲线;选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曲线模型对4组燕山红玉肉鸡0~20周龄体重进行拟合,计算拐点体重、拐点周龄、最大周增重,统计拟合体重值,绘制实际生长曲线与3种模型拟合曲线,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1~5月龄燕山红玉肉鸡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种数学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燕山红玉肉鸡体重变化规律,拟合度(R2)都大于0.990;Logistic模型对散养燕山红玉肉鸡体重拟合效果最好,Gompertz模型对笼养燕山红玉肉鸡体重拟合效果最好。散养燕山红玉肉鸡拐点周龄在8周龄左右,笼养燕山红玉肉鸡在11周龄左右,笼养燕山红玉肉鸡生长周期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饮用微酸性电解水对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和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微酸性电解水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0日龄罗斯308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饮用常规饮用水,试验组分别饮用余氯为0.3、0.5、0.7、1.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0~30日龄,0.7、1.0 mg/L电解水组的饮水量比对照组增加了9.27%和7.67%(P<0.05),0.7、1.0 mg/L电解水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有增加(P>0.05),0.7 mg/L电解水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了11.99%(P<0.05),0.5 mg/L电解水组的耗料增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12.29%(P<0.05),0.5 mg/L电解水组死淘率最低;试验组的站立、采食、饮水频率均高于对照组,0.5 mg/L电解水组的振翅行为最低。综上,饮用微酸性电解水对肉鸡的生长性能以及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AA)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7周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长度和重量,探究不同生长速度的白羽肉鸡肠道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3种不同长速肉鸡的肠道性状在1~7周龄均有随周龄增加而增加趋势,wod188肉鸡2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回肠长度、空肠重量、3周龄时的盲肠长度、5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重量,wod178肉鸡5周龄时空肠长度、2周龄时的回肠重量和AA肉鸡2周龄时盲肠重量的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88.60%、33.68%、58.64%、34.76%、53.81%、28.48%、75.00%和81.01%。4个品种大部分肠道性状测定值在7周龄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1~5周龄(P<0.05)。1~7周龄时,wod188肉鸡和AA肉鸡大部分肠道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wod168肉鸡和wod178肉鸡(P<0.05)。综上,肉鸡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长度和重量、空肠和盲肠的重量均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蛋鸡血缘占比越高,生长速度越慢,肠道性状的长度和重量越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三种慢性应激因素包括社会隔离饲养,高密度饲养和频繁干扰饲养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分别于饲养期的第6、7、8、9周末早8∶00对所有鸡进行胫长、胫围及体重的测量;于饲养期的第9周末屠宰所有鸡只,测定以下肉质指标: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应激因素对肉鸡体重有一定影响。6周龄时各处理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7周龄时频繁干扰组和散放组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社会隔离组和高密度组,8周龄时频繁干扰组和散放组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9周龄时散放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社会隔离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应激因素对肉鸡胫围没有影响;应激因素对肉鸡胫长有一定影响。6、7、8周龄时各组间胫长差异不显著,9周龄时散放组胫长显著高于其它三组。(2)应激因素对肉鸡肉质有一定影响。各处理组肉鸡的pH值、剪切力、粗蛋白含量和肉色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社会隔离组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其它三组;散养组肉鸡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相似文献   

13.
选择24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 ROSS 308)分为4个处理组:处理组1肉鸡日粮饲用金霉素,处理组2单一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3单一添加丝兰提取物;处理组4同时添加丝兰提取物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显示:试验全期,处理组4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P<0.05)处理组1,而处理组2和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2和4肉鸡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显著大于处理组1.21日龄肉鸡肠道组织脲酶活性指标,处理组1显著大于(P<0.05)其他3个处理组,其中处理组4小肠组织脲酶活性数值最低.本试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与丝兰提取物均能提高肉鸡对饲料蛋白的消化与利用率,具有协同改善肉鸡生长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油脂酸价对采食量和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1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组10个重复。处理1组添加豆油,处理2组添加鸡鸭油,处理3组添加精炼混合油A(酸价1 mgKOH/g),处理4~6组分别添加不同酸价的劣质混合油A、B和C(酸价分别为8、35 mgKOH/g和53 mgKOH/g),处理7组添加劣质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劣质脂肪酸组可显著增加8~21、36~42日龄及1~42日龄肉鸡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劣质混合油C组8~21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与豆油组比,劣质混合油B和C组8~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显著降低。混合油的酸价与肉鸡采食量及42日龄体重呈负相关,随着酸价的升高,1~42日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42日龄体重逐渐降低,其中劣质混合油C组采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3 8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160只。处理1组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2~4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酸化剂1号3 kg/t、酸化剂2号2 kg/t、酸化剂3号2 kg/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2号和3号组22~35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1~42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酸化剂3号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苏从成 《水禽世界》2011,(10):14-16
选择健康817肉鸡商品雏200只为试验材料,饲养期共8周,在初生和各周龄末空腹称重,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饲料利用率。从研究结果看,817肉鸡体重的增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绝对增重在6周龄最高,饲料利用率随周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试验结果看,817肉鸡以6-8周龄出栏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地区罗斯308肉鸡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罗斯308肉鸡19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为2.98×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达144.97g/L,数值处于家禽正常值的上限,表明罗斯308肉鸡的红细胞系统有较强的运输O2的能力,适应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生存;ALT、AST、LDH、GLU、CHOL、TG、UA的值均与家禽血液生化数值相符;血清总蛋白TP为38.63g/L,白蛋白ALB为16.73g/L,显著高于金小军报道的AA商品肉鸡检测值27.6g/L,表明罗斯308肉鸡的肝脏功能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将240只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仔鸡,按照饲养方式(地面平养和笼养)以及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生素与否(替代和不替代)分为4个处理组(1组:抗生素地面平养组;2组:抗生素笼养组;3组:枯草芽孢杆菌地面平养组;4组:枯草芽孢杆菌笼养组),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全期,肉鸡末体重和饲料/增重比指标,4组显著优于(P<0.05)1组,2组和3组之间无差异(P>0.05)。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显示:4组肉鸡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大于1组;且血清尿酸浓度4组小于1组;而2组和3组之间所有血清测定指标均无差异。以上结果证明,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笼养方式,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生素对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提高饲料蛋白的营养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对1~9周龄的罗曼肉鸡体重进行了测量,计算了绝对生长、相对生长指标,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其累积生长情况进行了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罗曼肉鸡在4周龄前生长缓慢,4周龄后逐渐加快;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罗曼肉鸡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89和0.9998),尤其是von Bertalanffy模型效果更佳,此模型拟合的生长曲线拐点日龄为39.23d,拐点体重为1512.09g。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选取4 000只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和0.3%复合益生菌制剂的饲粮,试验分0~21日龄和22~42日龄两阶段进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3种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肉鸡毛利润,但对肉鸡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饲粮添加0.2%复合益生菌制剂生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