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2.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进行了技术试验,采取了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9.7%、31.6%,平均树高分别高15.3%、21%,平均树冠分别大20%、3.4%,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大42.2%、120%,每公顷出材量平均分别大41.6%、129%.土壤肥力测定分析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平均分别大29.9%、12.2%,36.5%、24.6%,20.9%、9.5%.  相似文献   

3.
杉木边缘产区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边缘产区,对采伐迹地采用清杂整地,营造福建柏、木荷纯林和两者混交林,对各试验地的林木采取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其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10%、12%,平均树高分别大9%、11%、平均树冠分别大13%、7%,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多22%、25%。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分别大23%、18%,11%,9%,11%、9%。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柏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株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a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平均树高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高大5.3%、7.3%,平均胸径分别粗10.6%、4.3%,平均树冠分别大12%、6%,每公顷郁闭度大12.5%,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平均分别多46.4%、26.8%.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及木荷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分别大23%、18%、11%及9%、11%、9%,有机质分别大25.3%、11.6%.  相似文献   

5.
邹淑琴 《绿色科技》2013,(10):119-121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土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高,平均树高分别大14.72%、17.09%;胸径分别粗17.93%、21.94%;冠幅分别大14.33%、7.72%;枝下高分别大4.70%、13.26%;单株材积分别大71.79%、81.08%;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分别多29.34%、37.24%。能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提高土壤养分N、P、K元素,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地调查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对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木荷纯林和混交林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灌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草本层生物量为木荷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凋落物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各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木荷纯林。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比福建柏、木荷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进行了营造降香黄檀福建柏混交林、纯林试验,经过8年的经营管理,林木生长良好,调查可知,降香黄檀与福建柏混交造林生长的林分,比降香黄檀福建柏纯林生长的林分效果好。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福建柏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林木蓄积量,分别比降香黄檀、福建柏平均树高大8.76%、26.30%,胸径粗12.65%、29.85%,枝下高17.65%、61.29%,冠幅大7.22%、35.87%,单株材积大30.77%、112.50%,蓄积量大22.03%、94.50%。土壤肥力也提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镇办半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了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12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和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比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分蓄积量提高8.09%、10.35%、106.78%,林分总生物量提高8.21~35.98t/hm2,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比纯林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柏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株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a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平均树高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高大5.3%、7.3%,平均胸径分别粗10.6%、4.3%,平均树冠分别大12%、6%,每公顷郁闭度大12.5%,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平均分别多46.4%、26.8%。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及木荷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分别大23%、18%、11%及9%、11%、9%,有机质分别大25.3%、11.6%。  相似文献   

10.
对4年生的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及福建柏纯林进行了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在生长量、蓄积量上差异不明显,但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持水量大,同时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在参试的两种混交林中,以福建柏与刨花楠按1∶4比例混交的林分土壤结构和肥力为佳。  相似文献   

11.
福建柏混交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0年生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进行福建柏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中福建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14.6%、13.9%、46.9%和19.2%、11.1%、45.9%,林分总蓄积量增加了70.4%和57.9%,而且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混交林和纯林植物多样性指数接近。混交林土壤比纯林土壤疏松透气,持水性强,肥力高。  相似文献   

12.
对11 a生光皮桦不同混交模式造林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式中,光皮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及高径比、造林保存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蓄积生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光皮桦×杉木混交林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光皮桦×福建柏、光皮桦×木荷、光皮桦×马尾松。在混交林分总蓄积量上,光皮桦×杉木光皮桦×福建柏光皮桦×马尾松光皮桦×木荷,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福建柏湿地松纯林、混交林进行了实验,经过12年的培育,林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枝下高、郁闭度、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比福建柏湿地松纯林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10.64%、4.。O%,胸径粗11.97%、18.02%,树冠大23.08%、10.35%,枝下高37.5%、10%,单株材积大20.75%、30.61%,蓄积量多11.32%、22.03%。土壤养分N、P、K肥力分别提高0.90%、1.98%,3.03%、4.62%,0.49%、0.99%Voo。  相似文献   

14.
林文锋 《绿色科技》2013,(11):56-59
在闽南山地开展了西南桦分别与杉木、木荷及建柏单行混交造林的试验研究,以西南桦纯林为对照,探索了西南桦在闽南山区造林模式。研究发现;10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的保存率、生长量和蓄积量均高于西南桦纯林并有显著差异,西南桦混交林蓄积量大大超过了西南桦纯林;西南桦混交林植物多样性指数大于西南桦纯林;西南桦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较西南桦纯林为佳。在西南桦3种混交林中,西南桦杉木混交林蓄积量和植物多样性指数最大,西南桦木荷混交林其次,土壤理化性质以西南桦木荷混交林最好,西南桦杉木混交林其次。结果表明:闽南山区西南桦造林以营建西南桦杉木混交林或西南桦木荷混交林为宜。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6年生福建柏湿地松(1∶1)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混交林比纯林大12.6%、23.5%、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纯林大51.2%,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混交林和纯林林下植物丰富度一致,但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与纯林土壤相比,土壤结构较好,土层疏松透水,持水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6.
防火林带营造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低产林改造,营造防火林带木荷火力楠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林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经过14a的培育,其林木生长不同,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木荷、火力楠纯林的林分生长量更具优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枝下高、郁闭度、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比木荷、火力楠纯林林分平均树高大13.54%、8.55%,胸径粗18.39%、14.21%,树冠大8.24%、22.26%,枝下高8.75%、17.67%,郁闭度大2.13%、3.23%,单株材积大45.43%、41.18%,蓄积量大54.95%、37.54%。土壤肥力N、P、K分别提高0.9%、1.92%、1.79%,1.80%、6.00%、3.64%。木荷火力楠混交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效控制林火蔓延,可减少森林火灾和灾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地类杉木连栽地营建福建柏、杉木等树种块状混交林7处,面积67.8 hm2。经5~6年生幼林期调查,福建柏材积年平生长量在山区与杉木基本持平,在半山区和丘陵区大于杉木。福建柏材积年平生长量在山区杉木连栽地存在海拔高差异,其材积年平均生长量600 m>700 m>800 m。在海拔600 m杉木连栽地营建福建柏与杉木混交林,两个树种生产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人工生态公益林不同类型林分的持水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高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21-23,48
分别从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对杉木人工生态公益林林冠下营造的细柄阿丁枫、木荷、建柏和杉木纯林的持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其持水功能的差异。不同林分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木荷×杉木混交林>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  相似文献   

19.
陈志洪 《绿色科技》2021,(5):97-100
在杉木采伐迹地分别营造秃杉、木荷两树种的混交林和纯林,对12年生林木的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经调查效果探究,混交林、纯林不同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结果显示:混交林两树种混交与单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均比纯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大7.5%、8.5%,胸径粗11.60%、9.70,树冠大4.8%、11.7%,枝下高大7.14%、25.00%,单株材积大31.3%、33.3%,蓄积量多27.5%、29.6%。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比纯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