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阐明兔胎儿肝脏发育与造血作用的组织学特征,用4组兔胎儿(平均体长分别为1.9、2.75、4.7 cm和10.35cm)肝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1.9 cm组,肝实质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细胞索细胞密度稀疏,索内细胞以卵圆样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多边形细胞,在细胞索间隙充满含有核幼红细胞的造血灶;在2.75cm组,中央静脉增多,肝细胞索细胞密集,窦状隙内以无核红细胞为主,有核幼红细胞减少;在4.7 cm组,中央静脉内皮细胞连续完整,肝细胞索多边形细胞增多,卵圆样细胞减少,索间隙变窄,含有成熟的有核红细胞,造血灶消失;在10.35 cm组,肝细胞索以多边形细胞为主,分散有少量的卵圆样细胞。这些结果表明,1.9 cm胎儿组是肝脏造血作用旺盛时期,2.75 cm胎儿肝脏造血作用减弱,而4.7 cm胎儿已无造血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兔胎儿肾脏发育的组织学特征,采集四组比利时兔胎儿(平均体长1.9、2.75、4.7 cm和10.35 cm)肾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肾脏发育变化。结果显示:胎儿体长1.9 cm组肾脏呈果蝇卵型,在肾脏中央可见积聚的5个初级肾小体,远端小管位于其背后方,近端小管位于肾周边;胎儿体长2.75 cm组皮髓质已分化,皮质深层含第1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含有分支的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胎儿体长4.7 cm组皮质增厚,含第1~3代肾小体,浅层皮质类似2.75 cm组;胎儿体长10.35 cm组皮质进一步增厚,含1~7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已无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肾椎体和髓放线明显,肾乳头细长。这些结果表明,兔胎儿肾单位的发育是经输尿管芽的分支,从后肾中央起始向外推移,在皮质浅层大量形成肾单位,到临近出生时肾单位生成停止。  相似文献   

3.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一基膜一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相似文献   

4.
一例体细胞克隆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技术对体细胞克隆黄牛的肺脏及其细胞类型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光镜下,该体细胞克隆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与自然繁殖的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等结构,但体细胞克隆黄牛的细支气管管壁内的皱壁消失,其黏膜以单层立方上皮为主;肺泡处于半充容状态,肺泡腔狭小,肺泡膈较厚,其中含有较多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的细胞结构不清,肺泡腔内有内容物,可能是发生病变引起。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胎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胎肺的发育可以分5个时期:胚胎期、假腺期、小管期、囊状期和肺泡期。人、绵羊和山羊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已基本完善,处于肺泡期;而兔、大鼠和小鼠的胎儿至出生时肺的发育尚处于囊状期。甩泡表面上皮细胞的分化和气血屏障的形成是肺发育的形态学标志。呼吸功能的建立,与Ⅱ型上皮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Ⅱ型细胞的分化标志有以下几点:①糖原的变化;②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并出现絮状物质;③多泡体出现及高尔基小泡增多;④胞质内微管出现;⑤腔面生成微绒毛;⑥致密小体内板层的出现等。  相似文献   

6.
环境镉致绵羊肺损害的病理发生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甘肃白银矿区中毒绵羊的肺组织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并与人工实验中毒病例进行比较,确认肺脏的损害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镉在其蓄积所致。组织学变化的特征是慢性肺泡隔炎,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小动脉管壁玻璃样变,血管周围炎,片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电镜观察发现,肺泡巨噬细胞出现明显的膜性损害,I型上皮变性和坏死,Ⅱ型上皮增生及肺泡隔大量胶原束形成。作者认为,肺脏是环境镉在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羊肺脏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表达分布。方法:取藏羊肺脏组织作为试验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藏羊肺脏组织的形态,并分析HIF-2α在藏羊肺脏器官中的表达分布结果。结果:HIF-2α表达为强阳性的是藏羊肺脏中的肺泡导管、末端细支气管和肺泡Ⅱ细胞部位。结论:此次试验通过研究HIF-2α在藏羊肺脏中的表达结果的分布,表明藏羊肺脏在肌细胞等结构的表达程度远低于肺泡导管、终末支气管上皮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的表达程度。  相似文献   

8.
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用普通摩托车尾气染毒)和C组(用微型摩托车尾气染毒),染毒4周后处死,取出气管、肺脏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的气管组织结构变得疏松,软骨组织和黏膜下层出现萎缩现象,尤其是C组的气管上皮出现化生,即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成鳞状上皮;试验组小鼠肺的各级支气管出现黏膜上皮细胞萎缩、纤毛脱落等现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C组肺内小动脉出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绵羊肺脏中的表达分布特征。方法取成年绵羊肺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利用HE染色法观察绵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绵羊肺脏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肺脏的各类型细胞均可见VEGF表达,在绵羊肺脏导气部的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呼吸部的肺泡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以及肺的血管内皮细胞均可检测到VEGF的强阳性表达信号。结论VEGF广泛分布于绵羊肺脏组织中,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绵羊肺腺瘤病(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是绵羊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接触性传染的肺脏肿瘤性疾病,山羊也发生此病。该病是以患羊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大量浆液性鼻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Ⅱ pneumocytes)和无纤毛细支气管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