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相同的造林方法,在山地景区栽植大侧柏,最佳季节为雨季7~8月份,这时期雨水充足,缓苗快,不仅造林成活率高,而且成活后,生长状况也优于春、秋两季,且造林施工方便省工,是栽植大侧柏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满城县林业局探索采用以侧柏为主要树种的容器袋育苗技术,从圃地选择、整地建床、育苗容器、育苗基质、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应用等归纳了一整套技术措施,取代原先采用裸根苗植苗造林的方法,在雨季栽植侧柏容器苗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大大的提高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从采种、种子催芽、苗圃地选择、整地、做床、土壤消毒、播种、苗期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油松的育苗技术,同时阐述了雨季穴状反坡整地、当地育苗当地栽植、直壁靠边栽植、深埋少露等造林技术,最后提出了幼林抚育、适时补植、专职管护等管理措施,以提高1年生油松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黄连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规格(直径×高)为8cm×20cm的塑料袋作为黄连木育苗容器,壤土或粘壤土作为基质.冬季种子处理,早春进行育苗,当年雨季平均苗高25cm.且苗木粗壮墩实.根系完整:雨季造林时带袋栽植.造林成活率达95.6%。  相似文献   

5.
酸石榴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行山干旱阳破造林树种单一,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采用不同坡向、整地方法、造林时期、截干高度,进行酸石榴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阳坡,断沟状整地,8月上旬(雨季)截干(保留干高20~40cm)栽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竹苗栽植通常在春季进行,但若遇春季干旱则会影响栽植成活率。本文试验研究了竹苗假植延时栽培技术,即将竹苗在春季萌芽前先行假植,待夏季雨季来临时,再进行定植,这样可避开春季干旱。试验结果显示,将竹苗进行假植延时栽培,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竹苗的适宜栽培时间可延长约4个月,从而有效规避干旱季节,节约管护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该技术在造林和园林绿化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干旱阳坡、半阳坡、半阴坡3个坡向和坡上、中、下部3个坡位对杜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虽有差异,但均无大的影响。整地方式对杜松干旱阳坡造林影响不大。杜松在干旱阳坡造林只要提前整地,苗木不修枝、趁雨季栽植即可获得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高松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36-39,43
通过祁连山区干旱荒坡灌木的造林试验,对野移灌木幼树苗和实生灌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栽植穴内覆盖草皮与未覆盖草皮的造林成活率,白榆截干造林成活率,土壤含水量和苗木抗旱性等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移灌木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灌木实生苗造林,在不同栽植措施和立地条件下的成活率差异较大;覆盖草皮可提高灌木造林成活率6~9个百分点;白榆截杆、蘸泥浆造林的成活率可提高38.0个百分点;同一坡向土壤的含水量,海拔每升高100 m,平均可提高17.7%。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陕西省神木县干旱少雨、水源缺乏、取水困难、造林费工费时、成活率低等问题,陕西省神木县水磨河国营林场在大庄工区利用100亩旱地,用无水栽植技术栽植了3340株油松进行实验,从试验之日起坚持观察并做了60天的气象资料。结果表明:陕北干旱山区在雨季严格按照无水栽植技术进行油松造林,成活率很高,可以大面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容器育苗在孟滦林管局从80年代初就以推广应用,目的是解决冀北石质山地十年九春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试验推广初期,严格容器苗培育应用操作程序,苗木质量高,雨季栽植,造林成活率均保持在95%~98%之间,达到了一次成林的目的,为防沙治沙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几年来,由于容器苗培育方法和造林时间发生了变化,对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调查研究,现将几种不同的育苗方法、造林时间、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桑树、榆树、刺槐、白蜡、柳树、杨树等6种阔叶树裸根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桑树、榆树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能力,其裸根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是荒山、荒滩绿化、美化雨季造林的适宜树种。刺槐、柳树、杨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较差,其裸根苗不适宜雨季造林。白蜡对土壤水分的依赖性较大,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其裸根苗也可用于雨季造林。  相似文献   

12.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化隆县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5、6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雨季造林具有诸多优势,如苗木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难题,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时间性强、造林的难度较高等。结合兰坪县的雨季造林实例,分析了雨季造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同类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3个不同树种造林试验调查表明 :侧柏耐干旱、耐瘠薄 ,是解决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选用 1~ 2年生苗木 ,雨季无风天气蘸泥浆栽植 ,压石块保墒 ,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5 %。  相似文献   

15.
盛夏酷热,雨季即将来临。雨季正是造林的大好时机。多年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掌握好时机,讲究技术,雨季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较省人力和财力。本文就如何提高雨季造林成活率谈几点意见。一、丘陵山区营造水土保持林要抓住时机搞好造林前整地,疏松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湿度和温度,减少冲刷,同时也为造林创造条  相似文献   

16.
泰来县宁姜公社宁姜大队,从西部干早的实际出发,于1977年雨季栽植樟子松75亩,成活率在80%以上。今年7月20日雨后又栽植樟子松30000株,长势良好,从而打破了我省春秋两季造林搞突击,夏季不造林的老规矩。宁姜大队位于我省的西部,广大社员群众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们从50年代就开始植树造林,但由于这里春季干旱,风沙灾害连年发生,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见林。从1979年开始,他们打破了春季造林的常规,利用夏季雨多风少的有利条件,进行雨季造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莱芜县国营寄母山林场,在雨季造林中接受了县委造林的指示,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打破右倾保守思想,又看到快报登载的四季栽植杉木试验成功的消息,决定将百日核桃栽植百株,作为试验。目前检查,成活率百分之百。栽植方法:1 随整穴随栽植:2.株行  相似文献   

18.
不同措施对建平北部石质山地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匮乏、土壤瘠薄是影响建平北部石质山地造林效果的主要因子。通过整地、覆盖及改良土壤等试验,研究了提高该区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两率)的方法。结果表明:造林前1年雨季前整地,翌年雨季前坐水栽植或雨季栽植,"两率"显著高于雨季随挖随栽,且土壤含水率年均值为:水平沟整地穴状整地不整地。覆盖措施能显著提高"两率",综合考虑用工和造林效果,采用生牛粪秸秆粉末覆盖最为理想。施用适量的黄腐酸、海藻肥改良土壤能显著提高"两率",而"稀土+膨润土"对"两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塑料容器袋将梨苗装入袋内短期培育成活后,雨季上山栽植成活率达到98%,裸根苗栽植成活率67%,容器苗栽植比裸根苗栽植成活率高31%,栽植成本降低40%。  相似文献   

20.
一、雨季造林有哪些好处? 答:雨季降雨量集中,土壤湿度大,气温高,有些树种此季造林易生根、长势快,可获得较高成活率。此外,该季节造林可不浇水,而且属农闲季节,避免与农业生产争时间、争劳力,可收到省工、省时、减少造林投资,提高工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