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坡喷播绿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斜坡喷播绿化大量实践、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喷播绿化技术的特点 ,并对喷播立地条件的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同时筛选了适合深圳地区的喷播草种 ,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适用性广,是一种快速建立绿化草坪、治理水土流失的植草护坡方法。在广东省清远市进行的喷播试验表明,喷播植草护坡的成坪速度主要受草种的生态学特性、萌芽条件及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地百幕达比地毯草成坪速度快、护坡效果好。喷播前用0.01%赤霉素溶液浸泡24h可使草种发芽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3.
喷播绿化技术在斜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斜坡喷播绿化大量实践、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播绿化技术在斜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特点,对喷播立地条件的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筛选了适合深圳地区的喷播草种,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喷播机的落种范围存在重播区和漏播区,严重影响喷播均匀性。喷播均匀性受落种带宽、喷播机作业速度、喷筒摆动频率的影响,喷筒摆动频率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喷播均匀性,该文利用Matlab软件以重漏播总面积最小为目标,对喷筒摆动频率进行了优化,得出在喷播包衣冰草种,单向喷幅外径20 m,单向喷幅内径9 m,前进速度为3 m/s时,喷筒最优摆动频率为9.5 min-1。通过喷播试验验证了优化程序的可靠性,由程序计算出不同作业速度下对应的最优摆动频率。该研究可为喷播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进行边坡绿化时,喷播中通常使用稻纤维组成喷播基质,但由于其成本过高等原因,限制了边坡绿化的进程。以本地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加工成的纤维分别组成喷播基质,与通常使用的稻纤维作对比,对禾本科和豆科绿化草种的发芽率、苗高及地上总生物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的生长优于无芒雀麦,苜蓿和白三叶混播优于苜蓿与草木樨或沙打旺的混播,但差异性基本不显著;与稻纤维相比,本地的玉米纤维和小麦纤维并未显著影响绿化草种的萌发和生长,可以代替稻纤维应用于喷播中。  相似文献   

6.
岩质边坡上植草护坡,是道路生态工程中的难点,涉及岩坡的可耕植性、植物选型和基材优化配比组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以洛湛铁路娄底段边坡为例,分析了铁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对风化岩坡的可耕植性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室内播种试验,由草种的根系生长及发芽率情况优选出适于护坡工程的最佳草种组合.通过室内正交试验,对于基材主要组成成份进行了强度影响因素大小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在施工后一定时间内基于降雨周期的影响条件下所需采用的基材优化配比组合方案,从而可使基材强度值达到最大.最后通过厚层基材喷播、覆盖、后期管护等重点和难点技术的实施,保证了炎热多雨条件下岩坡喷混植草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水力喷播技术引进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水力喷播技术和水力喷播机,以及喷播辅料国产化的试验研究成果,并对水力喷播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自主研制的防卡喷播器为播种器械,以耐低氧发芽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神9优28为材料,与机动喷播器喷播和人工撒播作对比研究,验证防卡喷播器喷播对水稻直播速度和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卡喷播器喷播速度达0.56 hm2·h-1,比人工撒播快一倍,仅比机动喷播器喷播慢1/3;防卡喷播器的直播均匀度为72.8%,极显著高于人工...  相似文献   

9.
液压喷播在黄土地区边坡植被建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喷播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边坡快速绿化播种工程技术,目前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应用,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黄土地区应用效果不理想。为解决黄土地区喷播植被群落建设问题,开展了微环境改良技术(土壤改良、覆盖改良)、植物选择与配比、边坡坡向等不同处理措施对植被建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水平阶截持水分量是未处理的1.75倍,初始植株保存数量较未处理高82.5%;覆盖稻草与遮光网下的截持水量是覆盖无纺布的1.14倍与1.71倍,最高,遮光网与无纺布覆盖下初始植株保存数量分别为麦草覆盖下的43%与52%;麦草比无纺布覆盖下植被盖度高5%~23.7%;柠条+外来草种与唐古特白刺+本地草种当年生长季末盖度可分别达到59%和56.5%,第2年为52.5%和77.5%。研究指出,黄土地区边坡土壤可蚀性强,喷播层易于流失,干旱、盐碱性突出等因素是造成喷播植被难以建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微环境改良、选择乡土灌木+乡土草种组合可以成功建植液压喷播植被,实现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10.
8种乡土植物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边坡修复工程中植物配置单一,尤其是草种比例过高,导致后期景观效果不佳,且物种退化现象严重,因而丰富边坡喷播植物群落多样性和提高其稳定性,已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华南地区首次选择8种乡土植物种子,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子配比,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试验,持续观测其株高、密度和冠幅的变化,以及样方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以评价其适应性及护坡效果.结果表明:车前草、白背枫、牡荆、蓖麻和木芙蓉这5种多年生乡土植物,其生长速度基本符合边坡绿化工程验收的需求,且具备绿化效果快、护坡效果显著、种子易收集等优点,为边坡的稳定和植物群落演替提供可行性途径,比较适合应用于边坡生态修复和其他水土保持工程,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应注意植物种子配比量,保证灌木所需的生长空间,以保持后期边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牧草小区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为了研制适用于优良牧草栽培的牧草小区播种机,设计制作了牧草小区播种机排种器试验台。该试验台有一专门设计的转动机构和一个可调节的排种环。送种机构中的多个送种杯中的种子可以依次喂入排种系统,且分种锥旋转一周时,一个送种杯内的种子恰好播完。对种子在存种筒内的受力、运动过程和排种口尺寸的关系做了分析。试验台的排种正交试验表明,格盘插片的数量是影响种子分散均匀性变异系数的主要因素。当格盘数目为12,导流槽个数为9,并采用高丹草为试验对象时,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最小值16.46%。该文的研究可为牧草小区播种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秸秆覆盖免耕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了传统耕作法,少耕法和免耕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秸秆覆盖免耕法的原理。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机械化技术就是应用秸秆覆盖法的原理试验成功的一项科研成果,这项技术由三项作业,六项技术组成,具有节能,省工,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效益,是对传统耕作法改革的一项新型耕作技术。研制成功的免耕播种机是实现这项技术的关键机具,本文介绍了其工作部件及工作原理。最后指出这项新技术在我国小麦、玉米两熟地区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指夹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为解决北方地区播种时秸秆量大各地区种植模式差异大,传统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适应性差、作业效率低、开沟器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指夹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分析和确定了施肥开沟器、拨草轮、玉米免耕播种单元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田间试验表明采用渐开线式齿形拨草轮能有效的将杂草、秸秆拨离苗带,有效防止开沟器堵塞和种子播在秸秆上的现象。在9 km/h的作业速度下,机具播种深度合格率92%,粒距变异系数9.6%,漏播指数2.5%,重播指数4.5%。一次能完成开沟深施肥、拨草整理苗带、单粒精密播种、覆土、镇压覆土作业,土壤搅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双腔气力式水稻精量水田直播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杂交水稻分蘖能力强,产量高。为满足杂交水稻水田直播需求,该研究以3~5粒/穴为播种目标,设计了一种双腔气力式水稻精量直播机。介绍了双腔气力式水稻精量直播机主要工作部件结构,并对负压风力系统进行选型与设计。以杂交稻甬优4949为试验对象,以吸种负压与直播机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吸种负压为3.2 kPa、直播机前进速度为0.2~0.4 m/s时,10行排种器平均播种合格率(3~5粒/穴率)为91.04%,0~2粒/穴率为2.23%,大于5粒/穴率为6.73%,各排种器之间的播种合格率变异系数为1.24%,满足杂交稻田间播种作业要求,为水田精量直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稻直播稻田的常用除草方法是在播种3~5 d 后采用喷雾机具喷施土壤处理除草剂,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可能耽误施药较佳时期,从而会影响直播水稻生长。为了解决与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配套的除草技术问题,该文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同步喷施除草剂装置。在2014年早季、2015年早季和晚季的水稻机械穴直播大田生产中,采用二甲戊灵、扫茀特(主要成分丙草胺)和直播净(主要成分丙草胺)3种除草剂作为研究材料,开展了同步喷施除草剂的技术适应性以及不同除草剂有效成分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施20~23 d 后,土壤和水体中的3种除草剂有效成分消解率均达95%以上;与二甲戊灵除草剂相比,喷施扫茀特除草剂后的水稻成苗和杂草控制效果较好;与不喷施除草剂对照(CK1)相比,同步喷施扫茀特处理的产量增加了4.02%~10.79%,播种后3d 喷施扫茀特处理产量增加了7.65%;与播种后3 d 喷施扫茀特处理相比,同步喷施扫茀特处理的产量变化仅为?3.38%~2.91%,可见,扫茀特除草剂的适应性较好;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后,稻田土壤中除草剂浓度较播后3 d 喷施处理的高,水体中除草剂存留时间较土壤中的长;在建议的平均用药量条件下,喷施扫茀特除草剂后20~23 d 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直播净除草剂高。研究结果可为同步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的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9SB-2.4型草原松土补播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大面积改良天然退化草场,加快畜牧业持续发展,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研制了一种多功能牧草免耕补播机,该机在不破坏原生植被的情况下,可对退化草场进行免耕补种,加快退化草场恢复产草量。该文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结构特点,并对该机的播种性能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一次完成切开草皮、切断草根、开沟、播种和覆土等项作业,播量为7.5~90 kg/hm2,开沟深度10~90 mm,适宜大面积天然草场机械化改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牧草播种时因部分牧草种子流动性差和种子细长形状带来的种子架空或堵塞的问题,并提高播种均匀性,提出采用梳刷原理改善种子排列姿态,并研制了柔性梳刷式牧草排种器试验台。通过试验确定了充种口长度应在48~55mm。试验表明羊草和苇状羊茅平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28.54%和21.28%,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试验表明柔性梳刷装置能使牧草顺利排种并避免造成种子破损。为同类排种器和牧草播种机的设计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棉田机械打顶施药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走式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田打顶施药作业机。该机由高地隙通用底盘提供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带动药液泵、液压马达和离心风机等工作。该文重点论述了高地隙通用底盘、液压系统、风送系统、打顶装置以及定向施药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该机工作速度为1.5 km/h时,有风送时雾滴沉积量比无风送时提高60.38%,变异系数降低25.64%,机械百株打顶率是人工打顶的7~8倍,百株漏打率比人工打顶提高了30%,雾滴沉积性能和定向喷雾性能良好,整机作业时棉田通过性较强。该研究为提高棉田机械的作业效率,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作业要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2BZ-2型谷子精少量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北方丘陵山地谷子种植地块小而分散的特点,根据谷子精少量播种农艺要求,研制了2BZ-2型谷子精少量播种机,并根据国标设计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设计了倾斜圆盘式谷子精少量排种器、船型铲式开沟器、刮板式覆土器、连接架和传动系统,可将排种器、开沟器、覆土器安装在连接架上后一并装配在机架主梁上,设计传动系统单向传动,避免排种器倒转。排种性能试验表明,该播种机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10%,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等于0.66%,种子破损率小于等于0.05%。田间试验表明,该播种机的播种穴距合格指数大于83%,重播指数小于7%,漏播指数小于12%,合格穴距变异系数小于10%,播深变异系数小于1.5%,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地谷子精少量播种机具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静电喷雾系统的发展历史与中国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航空静电喷雾系统是传统静电喷雾技术在空中操作平台上的专门应用,是航空植保技术的重要内容。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航空静电喷雾的技术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航空静电喷雾系统近50a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测试工作,包括航空静电喷雾系统的早期研究和持续改进,以及最终的系统模型确定。航空静电喷雾系统可有效减少施药液量和提高药液沉积量,但是仍然存在如何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减少下风处的喷雾飘移等方面的问题,航空静电喷雾系统针对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的适用范围和最佳作业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然而,航空静电喷雾系统的巨大优势已经奠定了其在现代农业航空发展中的地位,随着不断的试验研究和评估,现代航空静电喷雾技术必将继续支持农业航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