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针对2种规格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28.00~36.00 g;小:9.00~13.00 g),测定温度为(25.0±0.5)℃溶解氧(DO)水平为(1.0±0.1)mg/L条件下刺参的半致死时间(LT_(50));比较分析了DO水平分别为(1.0±0.1)mg/L、(3.0±0.1)mg/L及6.5 mg/L(正常DO含量)条件下2种规格刺参的昼夜代谢水平;监测了DO水平分别为(1.0±0.1)mg/L和(3.0±0.1)mg/L时低氧胁迫24 h及复氧72 h期间,2种规格刺参体腔液和呼吸树中的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体腔液中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究夏季高温期(25.0±0.5)℃低氧胁迫对不同规格刺参半致死时间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DO浓度为1 mg/L时,大规格刺参半致死时间(LT_(50))为33.37 h,小规格刺参为28.84 h,2种规格刺参的代谢水平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夜间代谢强度高于白天,且小规格刺参的代谢强度高于大规格刺参。1 mg/L低氧胁迫期间,大规格刺参体腔液及2种规格刺参呼吸树中上述4种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GSH含量下降,SOD和T-AOC活力降低,CAT活力升高;然而胁迫结束时其GSH含量、CAT、SOD和T-AOC活力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解除胁迫复氧72 h后,2种规格刺参体腔液的4种抗氧化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呼吸树的这4种指标则未完全恢复。3 mg/L低氧胁迫期间,2种规格刺参体腔液和呼吸树的GSH含量、CAT、SOD和T-AOC活力的变化趋势与1 mg/L组大体一致,复氧72 h后体腔液的各项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除T-AOC,呼吸树的其余3种指标亦完全恢复。低氧胁迫后小规格刺参的恢复能力高于大规格刺参。在DO为1 mg/L和3 mg/L条件下,胁迫结束时2种规格刺参体腔液中的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规格刺参皮质醇含量高于小规格,复氧后二者均恢复到对照水平。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持续时间不超过其半致死时间(本研究以24h为例),刺参可通过自身调节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一旦超出半致死时间,将产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在15、18、21、24、27、30℃水温下,分别制备仿刺参福建连江群体和辽宁大连群体的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仿刺参连江群体内脏团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最大时的水温比大连群体分别提高了3~9℃;高温(24、27、30℃)胁迫下,连江群体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其内脏团提取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亦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其体腔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在24℃和30℃时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仿刺参连江群体和大连群体体腔液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15℃时最大,内脏团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均在18℃时最大;连江群体仿刺参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丙二醛含量在18~30℃下均显著低于大连群体(P0.05,P0.01)。研究表明,福建连江夏季高温驯化的仿刺参子二代群体,在高温胁迫试验中,其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大连群体,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大连群体,这些酶耐热性的提高,有利于仿刺参机体清除因高温胁迫产生多余的自由基,减少机体因高温胁迫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协同作用对刺参养殖水质及其生长、消化和免疫的影响,测定了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24 h的变化量、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体腔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SZ)的活力。结果显示,混合菌投喂组优于单一菌投喂组。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投喂浓度以1.86×105和1.75×104CFU/mL搭配时,该实验组协同作用效果最优,水体COD、NH4+-N和NO2--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刺参特定生长率最大(0.76%/d),较对照组提高56.8%,成活率亦最高(97.8%);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96.72和98.72 U/mg prot),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49%和44.82%;体腔液SOD活力最高(65.16 U/mL)。而两种菌对刺参AKP和LSZ活力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搭配合理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刺参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促进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温对糙海参(Holothuriascabra)幼参生长、抗氧化酶及免疫酶活力影响,选择体重为(1.70±0.24)g的糙海参幼参,在低温组(23℃)、对照组(28℃)和高温组(33℃)温度控制养殖箱中养殖30 d,每1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SGR),体壁、体腔液、肠道及呼吸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 30 d时对照组幼参SGR显著高于高温组和低温组(P<0.05),且高温组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说明长期低温对幼参影响大于长期高温。(2)在低温组, 0 d时幼参体腔液中SOD、AKP、LZM活力以及MDA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30 d时SOD、CAT以及AKP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 d时体壁中SOD、CAT、LZM活力以及MDA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30 d时SOD、CAT活力以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 d时肠道中除MDA含量外,所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0 d...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丙烯酸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半静水式毒性测试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0.84、4.20、21.00mg/L)丙烯酸处理24、48、72、96h后,检测仿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丙烯酸处理24h后,ACP、CAT酶活性无显著差异,SOD酶活性显著上升;中、低浓度处理组AKP酶活性显著上升。48h后,随着丙烯酸处理浓度升高,ACP、AKP、SOD酶活性上升,具有剂量-效应正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中、低浓度处理组CAT活性显著降低,高浓度处理组CAT活性显著上升。72h后,随着丙烯酸处理浓度升高,SOD酶活性下降,具有剂量-效应负相关性。96h后,ACP、AKP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组SOD酶活性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0.84~21.00mg/L的丙烯酸处理0~96h对仿刺参体腔液ACP、AKP、SOD和CAT等免疫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仿刺参养殖池塘雨季的盐度变化,选用2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刺参体重(16.93±3.08)g,研究盐度骤降及胁迫恢复对仿刺参体腔液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盐度先由30以每6 h变化3个盐度的速度下降至18,然后在盐度18保持96 h,随后盐度以相同速度上升恢复至30,并保持24 h。结果显示,各盐度取样点间仿刺参体腔液渗透压、体腔液总蛋白浓度、Na+、K+、Cl–浓度与盐度的变化趋势一致,Na+、K+、Cl–浓度均在盐度下降到18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31.15±14.42)mmol/L,(6.08±0.24)mmol/L和(141.76±2.13)mmol/L;而Ca2+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体腔液中Na+-K+-ATP酶活力在盐度18并保持4 d后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对其体腔液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与体腔液渗透压变化趋势不一致。盐度胁迫对谷丙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仿刺参渗透调节能力有显著影响,实验中体腔液渗透压与体腔液Na+、K+、Cl–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盐度胁迫对仿刺参的呼吸代谢产生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丰富仿刺参适应环境盐度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为进一步了解盐度胁迫下刺参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以及今后的刺参增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硒酸钠对刺参免疫反应中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评价硒对水产养殖刺参的作用,实验检测和观察了室内模拟亚硒酸钠处理及病菌感染条件下刺参体腔液免疫酶的变化、组织病理变化和相对保护率。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处理强度的增加,刺参体腔液中超氧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溶菌酶(LYZ)、酚氧化酶(PO)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在同时感染病菌的情况下,SOD、GP-X及LYZ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O和ALP活性则持续上升,但随亚硒酸钠浓度升高,ALP活性增加的幅度减少,而较高亚硒酸钠浓度时累计发病率上升,相对保护率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可增强刺参对病菌感染的免疫力,而病菌感染可以加剧亚硒酸钠胁迫对刺参造成的免疫功能损伤,所以适度利用硒可减轻刺参养殖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养殖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强度盐度胁迫对刺参生存、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及抗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16实验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66.7%,与其他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18、20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88.9%、92.6%,无显著差异(P>0.05);盐度≥22时,刺参能够全部存活,实验组刺参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盐度≤20时,刺参生长表现为负增长。2)刺参体腔液中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降低的趋势。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均为最高值,30 d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降至最低。低盐胁迫会显著影响刺参正常生存、生长,并导致刺参免疫力降低,增加对病原菌的易感性,从而诱导疾病发生并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在低盐环境下的生物和生理响应,文章在盐度分别骤降0 (S30)、5(S25)、10 (S20)、15 (S15)、20 (S10)、25 (S5)的水体中养殖方格星虫96 h,比较研究盐度骤降对光裸方格星虫相关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结果显示:1)方格星虫可以耐受盐度骤降10,骤降超过15时则会明显死亡。2)低盐胁迫造成方格星虫体腔液显著增加(P0.05),体腔液体积与方格星虫体质量相关性较高(R~20.96)。3)体腔液渗透压和肌肉蛋白质含量均随着盐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P0.05)。4)低盐胁迫造成纵肌纤维和环肌纤维变细、柱状上皮细胞染色变浅,引起触手上皮细胞体积增大,黏附能力降低。5) S25、S30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稳定,S10、S15组体腔液SOD活性和体壁肌肉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S10、S15组体腔液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方格星虫体腔液S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较体壁肌肉明显。综上,在盐度骤降超过15时,将严重影响方格星虫的成活率和渗透压,造成体壁和触手结构变化,导致体内免疫酶活变化甚至失活,影响正常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盐度和溶解氧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不同盐度(20、25、30、35、40)和不同溶氧水平(充空气,DO 7~9mg/L)充纯氧,DO15~20mg/L;不充气,DO 2~5mg/L)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盐度试验结果表明,盐度急性变化会引起刺参体腔液ACP、AKP、LZM活性的升高和SOD活性降低,其中第10天时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溶氧试验显示,过饱和溶氧(DO 15~20mg/L)可使刺参体腔液ACP、AKP、LZM、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充气组(DO 2~5mg/L)刺参体腔液中ACP、AKP、LZM活性出现短暂升高。恢复性试验中,盐度20、25组对AKP活性和盐度20、40组对SOD活性的影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其余实验组均能恢复至初始水平,说明低盐对刺参免疫力的影响较大。充纯氧组刺参的AKP活性显著高于充空气组,表明高溶解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刺参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彭新颜  黄磊  崔云  张翠云 《水产学报》2017,41(3):456-464
为了研究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段(FractionⅡ,1~4 ku)对氧化损伤Caco-2细胞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H_2O_2模型阴性对照组;H_2O_2+FractionⅡ低剂量组(10μg/mL);H_2O_2+FractionⅡ中剂量组(50μg/mL);H_2O_2+FractionⅡ高剂量组(100μg/mL)。实验测定了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与模型阴性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FractionⅡ能显著提高Caco-2细胞的存活率,SOD、CAT和GSH-Px活性;且明显降低了LDH活性和MDA含量。其中100μg/mL的高剂量处理组细胞存活率达到了47.10%,SOD、CAT和GSH-Px酶活性分别为45.50、35.10和34.13 U/mg蛋白;LDH酶活性和MDA含量分别降低为20.93 U/mg蛋白和20.77 nmol/mg蛋白。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也证实,一定量的FractionⅡ对氧化应激导致的Caco-2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可见,蓝点马鲛鱼皮FractionⅡ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幼苗在不同光强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光照范围,并揭示其对光照胁迫的生化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40~80 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极北海带幼苗的RGR较高,表明此光强范围对其生长较有利,而RGR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细胞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极北海带幼苗RGR降低的原因之一。极北海带幼苗中超氧阴离子(SA)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比活力与SA含量及MDA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CAT比活力与SA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且过氧化物酶(POD)与SOD的比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OD、CAT及POD对于极北海带幼苗中活性氧的清除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SOD与POD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高光和弱光逆境均不利于极北海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且均造成藻体中MDA的积累,表明在光照胁迫下幼苗的总代谢水平降低,而活性氧水平升高。在高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显著提高SOD及POD的比活力来降低藻体内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光氧化伤害。在弱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以高效地捕获有限光能,但藻体的抗氧化酶比活力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其活性氧代谢发生了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其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上述结果可为极北海带的人工育苗及海上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小[(6.05±0.44)g/头]、中[(14.68±1.76)g/头]、大[(25.64±3.27)g/头]的3种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浓度为0、2、4、6、8、l0 mg/L时对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氨氮浓度为8 mg/L时,第10天后,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出现吐肠、化皮,直至死亡.氨氮浓度为10 mg/L时中规格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6.7%.在氨氮浓度为2 mg/L和4 mg/L时,小、中、大规格刺参的3种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在第4天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氨氮浓度低于0.05 mg/L)差异显著(P<0.05);第7、10、13天时,LSZ、CAT、SOD酶活性与第4天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氮浓度为6、8、10 mg/L时,LSZ、CAT、SOD酶活性在第7天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氨氮胁迫对3种不同规格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同一氨氮浓度胁迫下,敏感性依次为中规格>大规格>小规格.研究表明,氨氮胁迫会对刺参存活与免疫产生一定影响,在刺参养殖过程中,水环境中氨氮浓度最好控制在6 mg/L以内.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E(VE)在鱼类繁殖、生长代谢、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饲料VE添加量对云纹石斑鱼低盐度胁迫下抗氧化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的作用,本实验设计0、20、40、80和160 mg/kg等5个VE水平饵料添加量,依次为A、B、C、D、E组,饲喂云纹石斑鱼幼鱼56 d。然后进行6 h低盐度(12)胁迫实验,测试皮质醇(COR)、葡萄糖(GLU)、乳酸(LD)等血清生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以及鳃Na+/K+-ATP酶(NKA)、Ca2+-ATP酶活力等。结果显示,血清COR含量最高为盐度胁迫后A(32.74±1.53) ng/mL,最低为胁迫前E(19.06±3.88) ng/mL;GLU含量最高为盐度胁迫后A(16.46±0.99) mmol/L,最低为养殖前O(7.90±0.34) mmol/L;LD含量最高为低盐度胁迫前C(1.94±0.15) mmol/L,最低为胁迫后E组(1.30±0.06) mmol/L。说明VE的添加可以增强云纹石斑鱼抗应激的能力,且在47.524~134.566 mg/kg(B~D)的添加范围,效果较好。血清SOD、CAT、GSH-Px活力、T-AOC和MDA含量与投喂饲料中VE水平密切相关,SOD最高为胁迫前C(105.29±9.07) U/mL,最低为胁迫后A(11.23±2.30) U/mL;CAT最高为养殖前O(4.09±0.17) U/mL,最低为胁迫后A(0.35±0.10) U/mL;GSH-Px最高为胁迫前E(972.58±55.35) U,最低为胁迫后A(47.90±10.64) U;MDA最低为胁迫前D(33.48±2.34) nmol/mL,最高为胁迫后A(101.79±7.79) nmol/mL。饲料中添加91.378~178.924 mg/kg(C~E)水平VE对其抗氧化能力有增强作用。VE可增强NKA活力,当VE添加量为91.378 mg/kg(C)时,低盐度胁迫对NKA影响较小。而添加91.378~178.924 mg/kg(C~E)水平VE可增强云纹石斑鱼Ca2+-ATP酶活力。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91.378~134.566 mg/kg范围的维生素E,可以增强云纹石斑鱼的机体活力、抗应激及环境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力竭运动常出现于虾类养殖过程和野生环境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中国沿海重要养殖和增殖放流品种,但尚无关于斑节对虾力竭运动后生理恢复过程报道。该研究以斑节对虾幼虾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槽使用抄网追逐斑节对虾幼虾,模拟迫使其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探究其力竭运动后抗氧化能力恢复过程。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0 h,幼虾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12 h,SOD、CAT、POD活性、MDA含量和T-AOC持续下降,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24 h,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MDA含量和T-AOC显著升高;72 h,SOD和CAT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GSH-Px、POD活性和MDA含量恢复至对照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幼虾的酶促抗氧化系统未被激活;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运动后的24 h内较低,不宜再次受刺激;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后24 h后显著上升,并保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食源色氨酸添加量对不同密度下刺参生长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7±0. 5)℃下将初始体质量(湿重)为(3. 5±0. 1)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饲养在40 L(53 cm×28 cm×34 cm)的玻璃水族箱中,密度分别为4(L组)、8(ML组)、16(MH组)和32(H组)头/40 L,分别投喂添加0%、1%、3%和5%色氨酸的饲料,饲养75 d,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试验测定了刺参体质量变化和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刺参生物量增加,刺参增重率下降。最大生物量为196. 1 g(3%色氨酸,H组),最低增重率为35. 9%(5%色氨酸,H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刺参生长更快;在各养殖密度下,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MDH)和苹果酸脱氢酶(LDH)酶活力低于其他处理组。高密度(H组)下,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的ALT、AST、MDH和LDH活力分别为5. 56 U/g prot、1. 85 U/g prot、0. 17 U/mg prot、64 U/g prot,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添加1%~3%食源色氨酸可以缓解高密度养殖对刺参的胁迫,提高刺参生长率。  相似文献   

17.
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氧化胁迫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华  吴楠  沈竑  成永旭  吴婷婷 《水产学报》2010,34(5):733-739
为了解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及致毒机理,采用24h换水式生物试验研究了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96h急性毒性,分光光度法检测了6、12、24和48h后0.01、0.02和0.04μg/L溴氰菊酯对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等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1560、0.0993和0.0562μg/L,安全浓度为5.62ng/L;在整个暴露过程中,溴氰菊酯各个处理组都引起了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变化。SOD和CAT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都呈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MDA含量则一直高于对照组。暴露6h后,0.01μg/L浓度组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4μg/L浓度组MDA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98倍(P<0.05);暴露12h后,MDA仍保持较高水平,0.02μg/L浓度组MDA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76倍(P<0.05);暴露24h后,各浓度组CAT活力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70.98%、73.05%和66.67%(P<0.01);暴露48h后,0.01、0.02μg/L浓度组的SOD活力分别下降了...  相似文献   

18.
南北养殖仿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参,而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北方养殖刺参。南方养殖刺参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7.00±0.12)g/100g(干质量),高于北方刺参的(52.58±0.11)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0±0.04)g/100g,(14.38±0.21)g/100g,差异显著;南北刺参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9%和3.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82.74±1.14)%、(78.53±0.67)%。  相似文献   

19.
强俊  徐跑  何杰  王辉  李瑞伟 《水产学报》2011,35(12):1837-1848
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氨氮(0.02 ~ 2.00 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 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氨氮和养殖密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氨氮或养殖密度的上升,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氨氮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氨氮浓度为0.02 ~0.20 mg/L,养殖密度在1~2尾/10 L时,幼鱼特定生长率较高;而氨氮浓度高于0.20 mg/L,养殖密度在3尾/10 L左右时,生长速度较快.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氨氮浓度和养殖密度的上升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氨氮与养殖密度的一次效应对MDA含量和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次效应对两种酶活力的表达有极显著影响(P<0.01);氨氮与养殖密度对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氨氮与高养殖密度环境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因子与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72 4、0.913 2、0.938 9和0.969 2(P<0.01),可用于预测;氨氮效应对生长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较养殖密度明显.建议在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合理安排好养殖密度,保持溶氧充足,降低氨氮胁迫,提高罗非鱼的生长与抗病力.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内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适宜浓度的硒提高了仿刺参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蛋白酶(35.13 U/mg prot)和淀粉酶(0.51 U/mg pro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2.07倍.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各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仿刺参各组中的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机硒的提高倍数大于无机硒,说明富集到体内的硒以有机硒为主.研究表明,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的养殖效果最佳.本研究丰富了仿刺参的营养学内容,为仿刺参健康、高效、可持续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