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敬德 《淡水渔业》1983,(1):F003-F004
<正> 用蓝罗非鱼(Tilapiaaurea)、T.hornorum和尼罗罗非鱼(T.nilotica)进行了控制杂交的研究,以确定哪些杂交组合能产生全雄后代,以及评定杂交种的可育性。T.hornorum(?)×蓝罗非鱼♀和T.hornorum(?)×尼罗罗非鱼♀的杂交组合产生了全雄杂种。其它种间的杂交和种内的交配均产生了两种性别的个体。以每克雌鱼所产生的鱼苗数量计算,小个体的鱼要比大个体的鱼产生的鱼苗多。在杂交和回交中,所有的杂种都是可育的。一、方法本研究是在1976年1~12月在波多黎各  相似文献   

2.
潘炯华  梁淡茹 《淡水渔业》1983,(6):23-23,28
鱼的含肉率及鱼肉的营养成分是评价鱼类质量的指标之一。我们于1982年分别对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尼罗罗非鱼(T.nilotica)(包括泰国、苏丹引进的两个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福寿鱼(T.mossambica♀×T.nilotica♂)、大红罗非鱼(T.sp.)、吴郭鱼等几种罗非鱼,进行了含肉率、肌肉水分、肌肉脂肪、肌肉水解液氨基酸、血浆游离氨基酸等分析,目的是比较、评价几种罗非鱼的营养价值。主要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对黄红罗非鱼(T.hornorum♀×T.mossambica♂)和蓝罗非鱼(T.aurea)进行初期生长阶段的饲养试验。两种鱼都以400尾/ms水的密度放入养鱼槽,每天投喂含35%粗蛋白的鲶饵料。经128天饲养起水收获,每立方水体平均产蓝罗非鱼100公斤,黄红罗非鱼为76公斤,  相似文献   

4.
在池塘和孵化池里将不同种的罗非鱼(Tilapia)用作种间杂交。在大多数杂交组合中已记录到雌鱼在同一水池里产卵频率有不同。在孵化池和池塘里,两种尼罗罗非鱼(T.nilotica)无论和奥利亚罗非渔(T.aurca)或桑给巴罗非鱼(T.hornorum)杂交,其结果和鱼苗生产两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唐家 《畜禽业》2012,(6):68-69
选择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本地羊进行杂交组合,分析不同组合模式的产羔数、初生重、双月龄断奶重、六月龄出栏重等生产指标,筛选农区适度规模舍饲肉羊的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羊杂交生产性能明显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模式效益依次为本♀×波♂×波♂>本♀×南♂×波♂>本♀×波♂。  相似文献   

6.
WY型罗非鱼的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a)为材料,进行WZ♀×XY♂、WZ♀×YY♂、WY×ZY♂、WY×YY♂杂交实验及其子代分析,确认WY型罗非鱼的性别为雌性。  相似文献   

7.
唐家 《畜禽业》2011,(6):38-39
选择适合本地的3个优良品种及6个杂交组合,探讨不同组合的产仔数、初生窝重、30日龄断奶窝重、30日龄断奶成活率、90日龄成活率、90日龄个体重等生产指标,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肉兔不同品种杂交生产性能明显提高;最优杂交组合为大♀×加♂杂交组合和加♀×新♂杂交组合;6个杂交组合90日龄个体重平均增加109g。  相似文献   

8.
框鳞镜鲤(♀)×团头鲂(♂)杂交及其杂种F_1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2年6月17日和24日,在进行鱼类远缘杂交时,发现框鳞镜鲤雌鱼与团头鲂雄鱼两亚科间杂交,其杂种表现出很高的成活率.框鳞镜鲤和团头鲂属于鲤科中的两个不同亚科,这两个亚科间的杂交曾报道过鲤♀×团头鲂♂的杂交.  相似文献   

9.
福寿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7年我们从香港引进福寿鱼。福寿鱼(T.mossambica?×T.nilotica?)是我国台湾省于1969年杂交成功的一个杂交种,其生长速度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快96.6%,比尼罗罗非鱼快56.7%。我们于1978年6月30日—1978年11月6日在广州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0.
鱼类亚科间杂交组合的受精生物学如受精率、孵化率、胚胎畸形率,胚胎从受精至孵化出膜所需时间,后代1~2龄鱼的生长情况等以及杂交F1的可育性的研究表明,鱼类亚科间杂种不育不是绝对的。虽然如草鱼♀×长春鳊♂杂种F1为三倍体,其性腺不发育;草鱼♀×团头鲂♂杂种F1有性腺存在,但发育很差,是不育的;草鱼♀×花鲢♂杂种F1,Marian等人从染色体观察是三倍体,性腺不育,但鳙♀×草鱼♂杂种F1近似母本的雌性鱼可以达到性成熟,并连续进行了3年人工繁殖;红眼鱼♀×拟鳊♂杂种F1部分雌鱼可育,而雄鱼发育很差,但从个别个体可以取得精液,并获得了后代…  相似文献   

11.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的性别机制为WZ♀-ZZ♂类型,为探讨WZ♀-ZZ♂型鱼类性别人工控制的途径,进行了性激素诱导实验。实验表明:采用剂量为100 mg/kg的雄性激素处理性腺未分化的鱼苗(全长8~10 mm),可使WZ型合子鱼苗转化为生理雄鱼(WZ△♂);采用雌性激素处理,能使ZZ型合子转化为生理雌鱼(ZZ△♀);采用二系配套法(ZZ△♀×ZZ♂),可使原系ZZ型雄鱼100%恢复。  相似文献   

12.
以奥利亚罗非鱼(Tilapia atlrea)、霍诺鲁姆罗非鱼(T.hornorum)和尼罗罗非鱼(T.nilotiea)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来测定哪些种间的杂交能产生全雄性后代,并对其杂种的能育性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3.
虹鳟不同养殖群体杂交F_1及其自繁系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虹鳟养殖群体(以A、B、C、D、E分别表示虹鳟的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加州养殖群体)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两种交配策略,于2004年12月14日,建立了虹鳟不同亲本的杂交系和自繁系,由20个正、反交组合与5个自繁群组成,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近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开食到1+龄鱼阶段(2005-03~2006-10),各杂交组合成活率的平均值与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加州自繁系相比分别提高了25.21%、2.34%、7.18%、4.18%和5.92%;各杂交组合饲料系数的平均值比渤海自繁系降低了19.74%,与其他养殖群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B♂、C♀×A♂和C♀×B♂组合的生长速度相对于五个自繁系分别提高了13.1%、9.2%和1.5%,且差异显著(P<0.05)。而从11月龄到22月龄(同环境饲育阶段),A♀×B♂、C♀×A♂、C♀×B♂和D♀×B♂组合相对于五个自繁系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9.3%、17.5%、16.7%和8.9%,差异极显著(P<0.01)。五个群体间存在的遗传差异是它们能够获得杂种优势和性状得到改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组蓝非鲫(WZ,♀)×莫桑比克非鲫超雄鱼(YY,♂)杂交,所产子代两种性别基因型(WY,ZY)的表现型都为雄性。分析认为四种配子的性别决定基因的强度顺序为:Y♂〉W♀〉Z♂〉X♀。  相似文献   

15.
WY♀-YY♂型罗非鱼繁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超雄罗非鱼的自然繁殖,按照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基础和种质标准,不断选育尼罗WY雌性鱼,然后与尼罗YY超雄鱼相组合,形成尼罗罗非鱼WY♀-YY♂繁殖体系。研究结果显示:WY♀-YY♂繁殖体系能自然繁殖YY超雄鱼和WY雌鱼;能保持性比平衡;不用测交直选超雄鱼。此种繁殖体系可使超雄鱼规模化制种,实现三系配套转变为二系配套制种。  相似文献   

16.
引进国内外5个优良肉兔品种,选择8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对比研究不同杂交组合肉兔的窝均产仔数、40日断奶成活数、40日断奶成活率、初生窝重(平均个体重)、40d断奶窝重(平均个体重)、90d个体重等技术经济指标,筛选出适合攀枝花肉兔发展的优良肉兔杂交组合2~3个,以指导攀枝花肉兔的生产实际。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攀枝花肉兔发展的优良肉兔杂交组合为比利时♂×加利福尼亚♀,新西兰♂×加利福尼亚♀,比利时♂×新西南♀。  相似文献   

17.
引种栽培了互花米草560株,栽培了水稻品种(组合)14种,进行了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水稻♀6个品种(组合)杂交39穗,共得杂交种子115粒,杂交穗结籽率5.4%;互花米草♂×F132、F134(♀)杂交12穗,得杂交种子18粒,杂交穗结籽率2%。  相似文献   

18.
采用雌性激素处理刚孵化出膜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YY基因型鱼苗,可使性别未分化的合子全部转化为生理雌鱼。该YY型生理雌鱼的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机能,可为采用二系配套(YY△♀×YY♂)技术大量生产尼罗超雄鱼提供种源保证。  相似文献   

19.
1960年,Hickling首次报导通过用雌性英桑比克罗非鱼(Sazotherod on mossambicus)与雄性桑给巴罗非鱼(S.hornorum)杂交,结果获得一种全雄性不育的、生长迅速的罗非鱼杂种。此项研究结果鼓舞了从事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加强了通过罗非鱼种间杂交获得全雄性杂种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大鳞鲢与珠江鲢、长江鲢杂交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水产研究所继1975年和1976年在海南岛进行大鳞鲢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又于1977年4至5月与海南岛松涛水库渔业管理处、湖南省湘湖渔场协作,将大鳞鲢♀×珠江鲢♂和长江鲢♀×大鳞鲢♂进行杂交成功。现将杂交情况介绍如下: 一、大鳞鲢♀×珠江鲢♂杂交:于1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