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4,(2):130-132
半岭亭座落在新化县资江左岸的青实乡实竹村,是为过往行人建的一座茶亭。亭嵌有《半岭亭记》石碑一块,进出茶亭门有石刻对联。其碑文颇有文彩,又写实,现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知滁期间建三亭:醉翁亭、丰乐亭和醒心亭,留三记:自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嘱曾巩作《醒心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戏笔抒怀,自乐其乐;恪守知州之责,正论言志,与民同乐;借曾巩之笔以自醒自警,并彰显儒学宗师的自信自励。合而观之,"三亭三记"遵循"建亭—作文"的相同模式,建构了欧阳修醉翁、太守、儒学宗师"三位一体"的人格形象,反映了欧阳修贬滁期间思想的变化和深化,是其践行儒家"与民同乐"政治教化的文化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3.
樱花是一个很优秀的观赏树种,在园林中应用很广泛。我国赏樱盛地较多。樱花除形成专类园外,在园林中可群植、孤植,可依塔伴亭、依墙而立,可临水、倚石,可作行道树,还可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4.
三癸亭今昔     
三癸亭,坐落于湖州市西郊妙峰山东侧山岗上。始建于唐大历八年(773)十月,湖州刺史颜真卿为陆羽而立,陆羽以夏历癸丑岁、癸亥月、癸卯日建,故命名为“三癸亭”。原亭早已废圮,现在的三癸亭系1993年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市政府同意和有关方面支持资助下重建。颜真卿建立三癸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大历七年(772,壬子岁),颜真卿到湖州任刺史,不久就从各地邀集包括陆羽在内的数十位文人学士,帮助他续编和审定《韵海镜源》,当年夏季在湖州城内的州学“日相讨论”,冬天则迁移到西郊杼山妙喜寺东偏招隐院内继续审议修改,至第二年春就宣…  相似文献   

5.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7,(2):135-137
在沅陵县从南向北横贯县境中部的沅江北岸,有座海拔480多米高的碣滩山,山腰有块千来亩似坡似坪的女儿坪。这里就是产名茶碣滩茶的茶场所在地。在茶场为纪念操劳恢复千多年前名茶碣滩茶的刘先和茶师,于1992年建了一座仙鹤亭,并立碑刻了《仙鹤亭记》,600字的碑文概说了建亭原委、  相似文献   

6.
《农村.农业.农民》2006,(3):F0004-F0004
①、区残联理事长李世欣出席全国劳模颁奖大会 ②、区政府区长法建强(右二)区政协主席于秀兰(左二),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新扩建的巾帼亭、慈母桥视察调研残疾人工作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7.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3,(4):223-233
春,陆羽随卢幼平承诏祭会稽山,得兰亭古石桥柱一块,祭毕返湖州。夏六月,入颜真卿幕府,参与颜主编的《韵海镜源》的编撰工作。冬十月,在杼山妙息寺主持建三癸亭,与颜真卿、皎然诸文友游赏联唱。  相似文献   

8.
三癸亭缘自"茶道大行"的唐代,这一曾经傲立于清丽湖州杼山的古亭,因为与颜真卿、皎然、陆羽等大德贤士的缘分,成了中华茶文化史上的一座名亭,伴随着妙喜寺、"杼山雅集"、《韵海镜源》等逸闻典故清芬古今. 三癸亭名之来历,《颜鲁公文集·杼山妙喜寺碑铭》有记述:"时浙西观察判官、殿中御史袁高巡部至州,会于此山,真卿遂立亭于东南;陆处士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日三癸亭."最初,笔者认为,亭以天干"癸"字命名无非缘于"同干择吉".后来,又从陆羽《四悲诗》、《六羡歌》得到启发,"三癸"与"四悲"、"六羡"在取名上颇有相通、相似之处.新近,偶阅吾邑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等)书临《兰亭集叙》,顿悟"三癸"亭名之由来可能还隐含效仿魏晋名士、追慕"兰亭雅集"之寓意.  相似文献   

9.
四箴亭     
四箴作者程颐(1033—1107),与其兄程颢,都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学生,同为北宋理学奠基人,他们的学说合称为“洛学”,后来又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四箴亭就是为纪念“二程”而建。相传宋代朱、张时就建有四箴亭,但无考。明嘉靖九年(公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建筑风格多变,各具特色,施工人员不但要确保建筑满足设计美感,而且应确保其达到安全标准。建筑基础作为建筑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通过探讨广州陈田花园穗华园中莱薰亭的建筑基础施工,阐述园建景观亭建筑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亭园是废弃垃圾场改造生态园林的典型事例,是国内节约土地成本,改善生态环 境,变废为利的又一成功范例。园内以亭、廊、榭、阁为底本,按照1:1 的比例,仿建、选建了34 座佳 誉如织的千古名亭,它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存的梦想,为中国城市 废弃地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亭园是废弃垃圾场改造生态园林的典型事例,是国内节约土地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变废为利的又一成功范例。园内以亭、廊、榭、阁为底本,按照1:1的比例,仿建、选建了34座佳誉如织的千古名亭,它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存的梦想,为中国城市废弃地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汛期堤防背水坡及临水坡发生的滑坡,汛后必须进行处理,把险情消除,使堤防恢复到完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居延汉简及金关简中常见的骍北亭是橐他候官与肩水候官南北邮路上承担文书传递工作的邮亭,关于其具体位置,学界尚无研究。本文利用出土简牍中的“日迹梼”、“出入名籍”上的签名与系在武器上的“楬”证明骍北亭就在金关内侧的坞内,并推断出沙头亭的大致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朱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6-10478,10486
介绍了无锡惠山园建造的历史缘由,解析了惠山园的空间布局设计,指出其包括祠堂建筑区域和附属园林区域两大功能分区,其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了内向式的布局手法。重点分析了惠山园的构景要素,认为其在水体设计方面采用了聚集式的理水布局,属静态类水景设计;山石设计方面,假山均临水而建,在选址、造型、功能上均十分完美;建筑方面则以徽派风格为主,建筑密度较低;景观设计中所涉及植物种类品种繁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搭配部分落叶乔木。最后总结了惠山园所运用的借景、框景、障景等空间构景手法。  相似文献   

16.
陈江 《现代农业》2013,(1):105-106
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  相似文献   

17.
人具有比常人更丰富的情感,以水抒情更为常见。唐宋人那些广涉别友、失意、漂泊、哀怨、思乡……的临水抒怀,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感情,令人动魂撼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锡惠山园建造的历史缘由,解析了惠山园的空间布局设计,指出其包括祠堂建筑区域和附属园林区域两大功能分区,其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了内向式的布局手法.重点分析了惠山园的构景要素,认为其在水体设计方面采用了聚集式的理水布局,属静态类水景设计;山石设计方面,假山均临水而建,在选址、造型、功能上均十分完美;建筑方面则以徽派风格为主,建筑密度较低;景观设计中所涉及植物种类品种繁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搭配部分落叶乔木.最后总结了惠山园所运用的借景、框景、障景等空间构景手法.  相似文献   

19.
1.棕榈,又名棕树。既有观赏价值.树干又可作为亭柱等,棕毛可入药,功能为收涩止血,主治吐血、崩漏诸症,在风水上具有生财护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4,(2):30-33
山吧位于北京生态环境优美的怀柔区桥梓镇新王峪村,距京承高速北石惜出口仅10公里,是集客房、餐饮、会议、娱乐于一体的度假圣地。所在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