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猪群遗传结构的变更 ,猪育种的许多方面都在发生变化 ,育种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综合生产效益。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工作的组织、性能测定、选种手段都有了新发展。1 育种目标过去 ,猪的育种目标很简单 ,就是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率。后来发展为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 (主选日增重 )、提高胴体的瘦肉量和肉质、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育成率 (主选母猪年育成仔猪数 ) ,并选择乳头数、腿和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猪育种的若干方面在发生着变化,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纯种繁育和波尔山羊与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的杂交,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公羊与文山黑山羊、师宗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母羊杂交,其母羊产羔率、双羔率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文山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11.0、7.5和4.14个百分点;师宗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29.0、7.7和4.2个百分点;楚雄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6.4、4.4和7.9个百分点.波×师F1、波×文F1和波×楚F1初生重比相应的纯繁群公羔分别提高25.0%、12.5%和14.3%,母羔分别提高15.8%、15.0%和15.79%(P<0.05);9月龄体重公羊分别提高19.69%、35.26%和28.94%,母羊分别提高25.00%、54.10%和31.67%(P<0.05).体尺也呈同样的趋势,表明波尔山羊×云岭黑山羊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4.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与张掖市本地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21.4%、14.4%和14.5%,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5%;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3%,体长增加16.7%,胸围增加19.1%,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7.7%,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1%、20.8%和16.0%,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6.0%;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5%,体长增加16.1%,胸围增加17.8%,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2%。萨寒杂交Fl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4.0%,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2.8%、13.3%和14.4%,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4%;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31.5%,体长增加17.6%,胸围增加19.2%,管围增加11.4%;6月龄胴体重提高45.36%,净肉重提高57.64%。  相似文献   

5.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陶塞特羊与欧拉型藏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陶×欧F1的初生重较欧拉羊提高了0.59 kg,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月龄陶×欧F1羔羊与欧拉羊相比,体重提高了10.58%,差异显著(P<0.05);体长、胸宽和管围分别提高了7.75%、1.19%和7.46%(P<0.01);尻宽提高了4.35%(P<0.05),6月龄测定表明,F1的体重提高了14%(P<0.05),体长、胸宽和管围分别提高了10.07%、8.79%和4.11%,(P<0.01);尻宽提高了4.66%(P<0.05);10月龄测定显示,F1的体重提高了10.91%(P<0.05),体长、胸深和管围分别提高了7.99%、7.05%和6.49%(P<0.01),尻宽提高了18.8%(P<0.05).  相似文献   

6.
合理选择无公害鸭绿色安全生产的饲喂方法,直接关系到提高鸭群的体质和抗病力,提高食欲和采食量,提高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即与提高鸭产品品质和饲养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无公害鸭绿色安全生产的饲喂方法有控制饲喂、充分饲喂、限制饲喂。  相似文献   

7.
硒钴配施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研究叶面喷洒硒肥以及硒钴配施,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微肥在分枝期到开花期能够显著地提高苜蓿茎叶比,降低鲜干比,增加干物质含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能显著地提高其株高;硒肥仅能提高苜蓿营养生长期的产草量,而硒钴配施则能显著提高总产草量;硒以及硒钴配施不但能显著提高青干草中的硒钴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Fe、Mn、Cu、Zn、Mo和B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以Se和Mo的提高幅度最大;硒钴配施能显著提高干草粗蛋白质、粗灰分和钙的含量,显著降低含水量和粗纤维含量,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规模舍饲羊场繁殖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从科学搭配日粮和分类组群来加强饲养管理保障羊群健康,从持续不断选育高繁羊群比例和科学选配来提高母羊胎产羔数,从提高产后及早发情的母羊比例和适当采取繁殖调控技术来缩短产羔间隔提高年产羔数,从羔羊护理和及早诱食来提高羔羊成活率;制定羊群周转计划保持合理羊群结构、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可繁母羊比例、高度重视生产数据统计、及时淘汰不孕不育母羊和提高羊群管理水平等方面论述提高繁殖效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雌雄均去势)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添加5mg/kg日粮的伊普异黄酮,试验期持续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增重提高26.3%(P<0.01),饲料利用率提高33.95%,其中雄性去势仔猪增重比雌性提高显著。血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含量雌、雄分别提高24.72%和44.76%,平均提高33.93%;睾酮含量雌、雄分别提高40.38%和40.98%,平均提高40.68%。血钙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4.60%,其中雌、雄分别高9.76%和19.44%。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伊普异黄酮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睾酮、IGF-I和血钙水平,从而促进去势仔猪增重,而对雄性的作用比雌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Takre光合蚕桑液能促进桑叶的生长发育,提高细胞中iPA、ZR、DHZR等细胞分裂索的含量,促进细胞的分裂,有利于细胞壁的构架物质——纤维素纤丝间连接松弛,使细胞易于生长,伸长、增厚和增宽,从而增加叶片面积和叶片厚度,提高桑叶产量。有利于细胞内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SOD、CAT酶含量与活性,抑制POX、MDA等的生成与活性,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桑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引进无角陶塞特和波德代与我市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1.9%,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7%、23.6%、20.1%和21.4%,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7.9%;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4%,体长增加18.7%,胸围增加30.2%,管围增加11.3%;8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0%,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2%、26.3%、23.1%和28.6%,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29.2%;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7%,体长增加17.5%,胸围增加28.0%,管围增加10.7%;8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建昌黑山羊本品种选育 ,促进了建昌黑山羊体重、体尺和繁殖力的提高。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提高2 6 0 1%、9 0 8%、11 47%和 8 48%。繁殖率由原来的 114 %提高到 15 1 6% ,提高 3 7 6个百分点。说明以本品种选育方式 ,提高其品种生产性能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全日粮复合秸秆块状饲料饲喂泌乳中期奶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风干的黄贮、复合生化处理玉米秸秆和掰穗玉米秸秆,配合工业副产品、精料及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等研制成全日粮复合秸秆块状饲料,进行泌乳中期奶牛饲喂试验的结果显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15%、3.78%和-0.53%;乳脂率提高0、0.14、和0.27个百分点;乳蛋白提高0.18、0.16、0.06个百分点;非脂乳固体提高0.18、0.56和0.56个百分点;饲料报酬提高7.92%、9.00%和3.81%;每只试验牛分别日增收4.53元、4.90元和4.10元,提高了51.60%、52.35%和43.66%。  相似文献   

14.
有关部门提出,要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实现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为此,中国将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把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毛羊生产。提高奶类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中国还将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猪育种的若干方面在发生着变化,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瑾  赵保生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4):30-32,35
在市场经济中,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降低养猪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即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母猪单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要提高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的能力,要想方设法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避免浪费,这种模式就是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陶×欧F1的初生重较欧拉羊提高了0.59 kg,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月龄陶×欧F1羔羊与欧拉羊相比,体重提高了10.58%,差异显著(P<0.05);体长、胸宽和管围分别提高了7.75%、1.19%和7.46%(P<0.01);尻宽提高了4.35%(P<0.05),6月龄测定表明,F1的体重提高了14%(P<0.05),体长、胸宽和管围分别提高了10.07%、8.79%和4.11%,(P<0.01);尻宽提高了4.66%(P<0.05);10月龄测定显示,F1的体重提高了10.91%(P<0.05),体长、胸深和管围分别提高了7.99%、7.05%和6.49%(P<0.01),尻宽提高了18.8%(P<0.05)。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整粒菜籽霉变、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等的影响,利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对整粒菜籽进行固态有氧发酵,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在发酵第7、14、21、28天测定发酵产物霉变比例、p H值、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米曲霉和酵母菌固态有氧发酵菜籽在发酵期间霉变比例显著降低。发酵第7天,发酵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89%、3.76%、20.45%,且比发酵前提高了6.59%、6.34%、15.22%,能量也比发酵前提高了19.82%,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89%、7.72%,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3.80%、9.28%。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固态厌氧发酵菜籽在发酵期间有效降低霉变比例和p H值,发酵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比发酵前提高了1.86%、8.69%、10.96%。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59%、6.99%,发酵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8%、8.72%,且比发酵前提高了12.58%、10.13%。由此可知,米曲霉和酵母菌复合固态有氧发酵整粒菜籽及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固态厌氧发酵整粒菜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均能通过降低霉变比例,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达到保存饲料及改善饲料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甘氨酸锌影响仔猪生长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甘氨酸锌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机制,选取144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0、75和150 mg/kg甘氨酸锌的日粮,检测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锌可以明显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饲料报酬,试验1组和2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67%和13.33%,料重比分别降低15.58%和9.74%。理化检测显示:甘氨酸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试验1组和2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4.96%和6.7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提高了27.94%和29.85%(P<0.05);试验1组和2组的血清锌和铜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1.31%、14.31%、20.95%和54.85%。日粮中添加甘氨酸锌能提高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说明甘氨酸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主要是通过提高仔猪采食量、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抑制有害微生物在肠道生长及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等几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对商品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验将48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DLY)仔猪(7.79±0.34)kg随机分为2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0头猪。对照组饲喂常规的各阶段日粮,试验组分别在保育猪、中猪和大猪阶段日粮中添加2.0%、1.5%和1.0%大豆酶解蛋白。试验期1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结束体质量提高2.48%,料重比下降2.42%,腹泻率降低0.42%,病死率降低5%;瘦肉率提高0.3%,胴体评级A级提高11.7%,售价提高0.33%;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16.11%、24.06%和20.28%(P0.05),回肠淀粉活性显著提高83.69%(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提高5.5%,尿素氮降低0.6%,肝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提高2.8%,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提高15.6%(P0.05);血清补体C3和C4含量分别提高5%和11.7%,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提高3.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157%(P0.05),总抗和过氧化氨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3.3%和19.8%(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10.8%(P0.05)。综上所述:商品猪日粮中全程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为猪提供直接吸收和高效沉积的氮源,同时提高商品猪的消化吸收力、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