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方法 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263例(428眼).结果 术后随访10~18个月,供眼角膜缘区无并发症发生,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4眼复发,复发率3.27%.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进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力法:对26例3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逆行手术切除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7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4.6d,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几位农民读者患了翼状胬肉,要求用中医药治疗。胬肉多从眼内眦长起,如不能作有效治疗,可横贯白睛,逐渐长人黑睛,呈三角形状。因此中医学称之为“胬肉攀睛”。本病属睑裂裂部球结膜变性增厚,其形状犹如昆虫之翼,因此称之为“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4.
几位农民读者患了翼状胬肉,要求用中医药治疗。胬肉多从眼内眦长起,如不能作有效治疗,可横贯白睛,逐渐长人黑睛,呈三角形状。因此中医学称之为“胬肉攀睛”。本病属睑裂裂部球结膜变性增厚,其形状犹如昆虫之翼,因此称之为“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眼科以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1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护理,31例患者均能配合手术,术程顺利,随访6~9个月,无1例复发及出现并发症,效果理想。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经过术前、术后的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用眼卫生及滴眼药,可以令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手术创面恢复,预防术后复发及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术前局部注射高三尖极酯碱联合地塞米松对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2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42眼,术前7、3及1d翼状胬肉局部注射1.8×10^-4mol/L高三尖杉酯碱0.2mL加9.68×10^-2mol/L地塞米松0.2mL的混合液共约0.4mL,对照组30例30眼术前不用药。分别观察术后眼部反应、复发率及行增殖细胞核抗的(PCN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平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医院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37眼)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以下3组:A组(胬肉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38例(43眼);B组(单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34例(38眼);C组(单纯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48例(56眼)。比较3组间年龄、胬肉长度、入选前手术次数,以及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A、B、C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2.9±1.9)、(54.1±2.1)、(53.6±2.3)岁;翼状胬肉长入角膜长度分别为(2.56±0.30)、(2.75±0.32)、(2.65±0.29)mm;入选前手术次数分别为(1.32±0.76)、(1.20±0.62)、(1.15±0.71)次。3组间年龄、胬肉长度、入选前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63%、10.53%、5.36%,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运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复发率仅为8.3%,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和全身毒性反应。结论:通过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对症护理,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对28例38~73岁患者的32眼行常规胬肉切除,确保切除后角膜透明光滑.潜行将胬肉体部与巩膜面及正常球结膜分离,在泪阜外1~2mm处将胬肉体部全部剪除,清除残留部分.注意勿伤直肌.在上方球结膜下局部麻醉并分离球结膜组织,取一与巩膜暴露区大小相似,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组织做植片.将植片平铺于胬肉切除区的植床上,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周边部相贴,10~0尼龙线间断固定缝合4针,连续缝合结膜创口.充分展平植片,片下无积液积血.术毕涂点必舒眼膏加压绷带包术眼.术后每日换药,5~7天拆线.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4年,28例(32眼),植片全部成活平覆,角膜表面光滑透明,眼球活动度好,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且反应轻,愈合快,是安全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昌宁县田园镇境内多发水牛、黄牛的眼科疾病,而以水、黄牛的胬肉增生居多。术者在此例水牛翼状胬肉的诊疗中坚持稳、准、轻、柔的诊疗方法,切除胬肉中准备得当,手术获得成功,患牛愈后良好,为畜主挽回了经济损失,术者也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表现为呈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病变,其头部侵袭生长至角膜,体部位于睑裂区的一侧,大多生长在鼻侧,增生的组织肥厚、血管扩张,尤其是复发型翼状胬肉给患者造成美容缺陷和视力损害.且至今尚没有一种发病机制学说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较新的认识。本文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但发病和复发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研究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凋亡受抑制及细胞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湛江市居民、农民、渔民发病情况和家系调查,探索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遗传的关系。结果显示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有一定关系,排除了性连锁遗传、常染色体隐性和显性遗传的可能性,认为最大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其遗传度约为51%。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I)分子量约7000道尔顿,IGF-I 结合蛋白对 IGF-I具有保护和调节作用.卵泡颗粒细胞 IGF-I 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卵泡大小、各种生长因子及颗粒细胞自身的调节.在卵泡,IGF-I 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代谢、增生、分化,甾体激素的生成及受体的诱导,并对膜-间质细胞具有旁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农村50岁及以上村民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主要致病原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2年3-6月我科在区、镇残联工作人员及村委会民政助理的协助下,对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10个自然村农村户藉人口中常住并≥50岁村民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验光、散瞳眼底检查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视力损伤标准,筛检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结果应查人数4 619人,实际检查4 329人,受检率93.72%。双眼视力损伤390例,患病率为9.01%,其中低视力293例,患病率为6.77%,盲97例,患病率为2.24%,视力损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视力损伤主要病因为白内障、翼状胬肉、角膜病、视网膜病及高度屈光不正。结论湛江地区是白内障、翼状胬肉高发区,白内障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致病原因,现阶段应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为防盲治盲工作重点并兼顾其他致盲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30%~50%[1],而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经过缓慢的无血管生长期后,进入血管形成期,使瘤体得到营养而生长,因而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和侵袭的前提.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形成因子之一,与胶质瘤的侵袭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关系。方法 :将 45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分成高LDL组、单纯高血压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血清HGF水平。结果 :高LDL组血清HGF较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1) ,单纯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HGF浓度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相关 (r =0 .0 3 9,P >0 .0 5 ) ;与LDL浓度呈中度正相关 (r =0 .66,P <0 .0 5 )。结论 :血清HGF水平与LDL密切相关 ,HGF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是对体内一大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通称,它在体内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作用复杂,因而很难给予准确的定义。生长因子属于多肽类,在与特异性质膜结合后,可启动快速链式反应,最终导致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它的生物学作用较为广泛,它参与组织形态学变化的调节,并对细胞分化、迁移及功能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生长因子属于一庞大的家族,该家族成员具有一共同的特征,即其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子氨基酸序列及受体结合活性或多或少具有同源性。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GF是胰岛素原同系肽类,它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约占IGF总量的90%,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简称IGF-Ⅰ)是与胰岛素结构相似并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功能的多肽,其生物学活性受IGF-Ⅰ受体及胰岛素结合蛋白的调节.IGF-Ⅰ具有调控细胞凋亡、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调节骨骼肌生长和修复、保护神经系统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