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45/20死菌佐剂苗给绵羊接种后的血清凝集抗体观察之后(海西畜牧兽医1983~1)我们又将部分试验羊和对照羊运回实验室,人工感染马尔他强毒布氏菌,进行免疫效力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羊系1981年用45/20死菌佐剂苗(8107批)接种都兰县香日德公社的绵羊。对照羊和当年免疫用羊系用原香日德公社试验羊群的对照群。 45/20死菌佐剂苗8202~2批系由中国兽药监察所82年8月14日制备并提供的。本试验共分四组,即两年一次免疫组,当年一次免疫组,两年2次免疫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用60头母牛,其中48头用19号活菌株或45/20死菌苗作了接种,12头动物不接种,之后用流产布氏菌544号菌株攻毒,攻毒以后有27头牛发现感染,其中10头对虎红平板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有异常血清学反应,而这10头牛全是用S19或S45/20接种过的。结论是比之没有接种历史的动物中的感染来说,用S19或S45/20接种过的牛中发生的感染可能检出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3.
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试验中,尚未有完全不产生假阴性反应的方法,尤其是在感染的早期。27头来自无布氏杆菌病母牛的处女犊,经由眼结膜接种流产布氏杆菌544株后(1.5×10活菌)于发现培养阳性时,研究它们的血清学。其中18只以前曾接种过19菌株或45/20菌株菌苗,9只未曾接种菌苗。以感染后血清样品应用放射免疫检定(RIA)、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溶血试验(IHLT)及玫瑰红平  相似文献   

4.
60头一岁龄肉用小母牛,用二剂实验性流产布氏菌S45/20菌苗或一剂减低剂量的19号菌苗接种,另以未接种的作对照。接种以后5个月作酸性平板。利凡诺(Rivanol)、补体结合或纸片试验,接种的小母牛均无阳性反应。给予含有海藻糖(trehalose)二霉菌酸酯(dimycolate)佐剂45/20菌苗的21头小母牛中有16头在第一次接种后7个月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nfectious atrophicrhinitis of Swine,AR)的主要病原菌。Bb单独感染引起非典型性AR。AR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鼻甲骨萎缩、生长缓慢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防治AR,很多国家和地区研制出了Bb菌苗,并证实了Bb菌苗在各种动物中存在免疫效果,将其广泛应用于AR的预防。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Bb菌苗接种于猪、兔和豚鼠后,在动物血清中产生血清凝集抗体的时间;第1次及第2次菌苗接种后,动物体内血清凝集抗体变化趋势。1材料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推广应用布氏猪型二号菌苗,对奶山羊进行口服免疫,收到了较好的防制效果。但免疫后,机体内出现血清凝集抗体,并可传递给羔羊,与自然感染所产生的血清学反应, 目前还没有一个可靠的鉴别方法。这就给流行病学调查,活畜检疫带来一定困难。有关对奶山羊口服免疫后母源凝集抗体在机体中产生、停留、传递及消长规律尚未见报道。为给奶山羊布病检疫及防制提供数据,我们对免疫后母源凝集抗体进行了试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家畜布鲁氏菌病综合防制中,主要手段是免疫接种,但免疫后经一定时间会产生与自然感染相似的抗体,由此给采用血清学区别菌苗免疫与自然感染抗体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检疫和布病疫情的监测,为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依据当前我省布病免疫的程序,解决奶山羊流通环节中例常检疫和疫情监测中的急需问题,我们在观察一次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奶山羊断奶后连年两次口服布氏菌S_2苗免疫后的凝集抗体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16头4—5个月龄的公牛在颈部一侧用BCG菌苗皮内接种,另一侧用流产布氏菌82号活菌苗皮下接种,血清学和结该菌素试验的结果以及8个月后用牛分支杆菌或流产布氏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从耕牛布病检疫中发现,未接种布氏菌的耕牛血清中普遍存在着凝集布氏菌的抗体,其平均效价在30单位/毫升以下,少部分效价达到阳性或  相似文献   

10.
冻干布氏菌羊五号(M5)活菌苗的免疫效果和保护力已经肯定,但免疫次数问题和多次免疫是否会引起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尚有待实验来回答。为此,我们对用冻干布氏羊五号活菌苗连续免疫四年的羊群,做了血清凝集抗体消长趋势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规定动物布氏病试管凝集试验和动物布氏病补体结合试验适用于诊断羊种、牛种和猪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氏病)感染的家畜。在2002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中也指出“血清学正式试验中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判为阳性畜。判定时应注意排除其它疑似疾病和菌苗接种引起的血清学反应。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奶牛进行布病的检疫。曾碰到其它疑似疾病和菌苗接种引起的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现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检测自制的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和蜂胶佐剂灭活苗免疫BALB/c小鼠后的抗体效价,依据小鼠抗体效价比较不同免疫佐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铝胶佐剂配制的疫苗可刺激接种动物产生快速免疫应答反应,抗体产生效价高、维持时间长,其效果优于其它佐剂,有望成为HEV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13.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在对农场接种布氏菌苗抗体消长规律监测试验中,我们主要地监测了奶牛、绵羊首免和复种布氏菌羊型五号苗(M_5苗)及首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S_2苗)后的补体结合反应(CFT)阳性持续期,为防制畜间布氏菌病免疫接种后开展检疫提供依据,现将监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给怀孕绵羊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菌苗,不会发生流产和排菌现象,免疫效果也很好。在羊群爆发布氏菌性流产期间,用此法给发病羊群和附近受威胁羊群的怀孕羊作紧急预防接种是安全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采用猪二号活菌苗对孕羊进行口服免疫,克服了长期以来不能给孕畜接种布氏菌活菌苗的困难,为控制和消灭布氏菌病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首免和复免布菌M5菌及首免S2苗奶牛,绵羊SAT持续期跟踪监测结果,仅首免S2苗奶牛组于首免一年时SAT阳性率为0,即其阳性反应持续时间为接种后一年,但其凝似反应持续期和其余5组阳性和疑似反应持续期试终均未测出,仍残留2.1%至20%的阳性反应和8.3%至47.1%的疑似反应,可见农畜接种布氏菌苗后,其凝集抗体转阴较慢,为此对于接种布氏苗的畜群,可于连续多年用苗停用2年后,不采用SAT方法检疫,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豚鼠作为实验动物,接种布氏菌M_5弱毒苗(简称M_5)后,经不同间隔时间连续心脏无菌采血,应用T玫瑰花结试验、淋巴细胞转比试验(H~3—TdR掺入法)及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等多种方法,对接种动物的T细胞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测定。 试验发现,免疫动物在接种后第36天,活性T玫瑰花结百分率为27.3%,对照组为20.6%;免疫动物的T淋巴细胞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现较强烈的特异性增殖反应,除免疹后第69天的以外,其它三次试验的组平均刺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18天对10只接种豚鼠进行了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其中6只呈阳性反应。 试验证明,接种豚鼠的T细胞应答具有如下重要特征:(1)M_5接种豚鼠可出现活跃的细胞免疫应答;(2)于接种后的一个月左右免疫动物的T细胞增殖反应达到高峰;(3)当血清凝集抗体消失时,多数动物的细胞免疫应答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上;(4)免疫动物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可出现较强烈的T细胞回忆反应;(5)特异性T淋巴细胞刺激与皮肤变态反应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特异性微量全血H~3—TdR掺入法术式简单、方法敏感、结果可靠,是布氏菌菌苗免疫效力评价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羊源致病性柠檬酸杆菌4种佐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羊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灭活菌体疫苗的合适佐剂,本研究以灭活羊源弗氏柠檬酸杆菌LK-1株为抗原分别制备其矿物油疫苗、铝胶疫苗、GEL疫苗和ISA201疫苗。将4种不同佐剂疫苗分别背部皮下免疫小鼠(0.2 mL/只)和颈部肌肉免疫羊(2 mL/只)进行疫苗安全性试验。用4种不同佐剂疫苗分别背部皮下免疫小鼠(0.2 mL/只)两次后使用3 LD50的LK-1株进行腹腔攻击;颈部肌肉免疫羊(2 mL/只)两次后使用2个致死剂量的LK-1株进行耳静脉攻击,比较4种不同佐剂疫苗对小鼠和羊的保护率并对小鼠和羊免疫血清进行微量凝集抗体检测。疫苗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矿物油疫苗导致接种动物出现严重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以及接种部位发生肿胀坏死和疫苗残留等不良反应;其它3种佐剂疫苗不良反应较轻微。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4种佐剂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5%、50%、80%、100%,对羊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5%、0、100%。4种佐剂疫苗综合比较,ISA201疫苗使接种动物产生最轻微的副反应,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最强的保护力。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羊柠檬酸杆菌病的灭活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广东某猪场断奶仔猪暴发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病例中分离到15株链球菌。分离菌能使猪、山羊、兔产生相同的临床症状,并能从致死动物中回收到接种菌;对小鼠、豚鼠、雏鸡及雏鸭不致病。经用琼脂扩散、毛细管沉淀及玻片凝集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这15株均为2型猪链球菌。采用灭活菌苗及敏感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了本病。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猪种布氏菌病流行的疫区.我们坚持以"检疫、免疫、淘汰病猪、推广人工授精"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猪布氏病,有效控制该病疫情.但在疫区应用猪型布氏菌二号弱毒菌苗免疫种猪,影响了猪布病的血清学诊断和对布病疫情的监测.为此,我们对猪种布氏菌强毒菌株C73攻毒和弱毒苗S2免疫种猪血清学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体消长的分析,提出了鉴别布氏菌免疫反应与强毒感染的合理检疫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