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雏鸡肌胃溃疡病 雏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病,是由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有毒物质可能是游离的组氨酸和组织胺,在加热时与鱼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本病的特症为病鸡吐黑色物,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  相似文献   

2.
鸡肌胃糜烂病(CGE)又称肌胃腐蚀病、黑色呕吐病,是由于喂饲劣质鱼粉或饲料中鱼粉搅拌不均,用量过大而诱发的疾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肉用仔鸡。临床特点为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  相似文献   

3.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肌胃腐蚀症、黑色呕吐病等,是由于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1 诊断方法 1.1 大多数研究认为,从鸡发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确诊。此病多在鸡群喂鱼粉10天后发病,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鸡呕吐黑色物,或从口流出黑色液体,严重贫血,消瘦,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选择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是:畏寒、缩头缩颈,精神沉郁,排很臭的白色或黄白色稀粪。特征病变:胸肌、腿肌出血,肌胃、腺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等。生产实践中,只有采取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鸡肌胃糜烂症杨素惠南平市科委张庆榜南平市农校龚树燕南平市人大鸡肌胃糜烂(Girzarderosion简称GE)是用饲料中掺入有毒鱼粉而出现的一种以肌胃出现糜烂和溃疡为征的疾病。GE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它不仅可以引起死亡,且耐过的病鸡发育迟缓、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6.
家禽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病,以肌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该病是由于饲喂劣质鱼粉造成的,值得引起肉鸡饲养户的重视。我镇海南村杨某于2004年8月饲养1800多只AA肉鸡,因采用劣质鱼粉喂鸡,20天后引起肌胃糜烂,先后死亡百余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骨种鸡群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9月,贵阳市效区某乌骨种鸡群暴发一次传染病,病鸡腿,胸肌出血,法氏囊水肿,浆膜表面复盖胶冻样渗出物,同时在腺胃与肌胃的交界处观察到出血性变化,死亡率达34.5%。通过对17只病死鸡进行病理学,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本次疫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氏囊病。  相似文献   

8.
雏鸭肌胃糜烂的诊治胡延巍郎飞霞李广罗平(辽宁省本溪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17000)鸭肌胃糜烂比较罕见,笔者遇见一起雏鸭流行该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本市明山区卧龙乡某养鸭场,1995年7月5日从抚顺市市委机关种鸭场,购进金定蛋鸭雏5000只,出...  相似文献   

9.
鱼粉是鸡的主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在配合饲料时应比例适当。据报道,鸡日粮中鱼粉含量在12%以上可引发较为严重的肌胃溃疡病,即所谓的肌胃糜烂,也称肌胃腐蚀症、黑色呕吐病等。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幼鸡感染后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1.
康健 《中国家禽》2001,23(7):15-15
鹌鹑“黑嗉病”又称鹌鹑肌胃糜烂病。主要表现为肌胃发生糜烂和溃疡,甚至穿孔。本病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鹌鹑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000年 3月 10日凤阳县某鹌鹑养殖户从南京购入 2000只朝鲜蛋鹌鹑,于 4月 27日发病。发病 82只,死亡 19只,发病率为 4.1%,死亡率为 23.2%。1症状  患鹑精神不振,闭眼缩颈,羽毛松乱,站立懒动,采食减少或废绝,体弱消瘦,冠苍白,眼角湿润,呼吸急促。口腔多有粘液,嗉囊空虚;倒提或用手挤压,可见从口中流出黑褐色稀薄如酱油的液体。粪便黑稀,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2病变  嗉囊壁薄而脆弱,内有…  相似文献   

12.
鸡肌胃糜烂(gizzard erosion GE)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特征为病鸡呕吐黑色物,肉眼可见肌胃类角质膜糜烂、溃疡。发病年龄不等,多见于雏鸡、死亡率不高、但影响雏鸡的生长,体重减少,并常继发传染病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3.
家禽肌胃角质膜炎也称营养性肌胃炎,特征为肌胃角质膜和腺胃黏膜呈现溃疡以至坏死,角质膜与其下的组织分离。健禽角质膜的自然摩伤可白行恢复,病禽则无此能力,罹病部位可被各种微生物侵入,引起角质膜坏死的加剧,甚至波及到肌胃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4.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肌胃腐蚀症或黑色呕吐病.是由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不同年龄的鸡群均可发生,但多发生1~5月龄之间,死亡率为0~5%.实践证明,日粮中鱼粉达10%以上时,可发生本病.鱼粉含量越多,发病率越高,鱼粉颗粒越细,发病越严重.现将我地区一例此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鸽瘟”病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PPMV-Ⅰ)俗称“鸽瘟”病,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性症状是20%-60%以上的病鸽表现神经症状,主要剖检变化为皮下、腺胃、肌胃及肠道黏膜出血。  相似文献   

16.
禽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白色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其特征是在上消化道黏膜发生白色假膜和溃疡。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类酵母状的真菌,称为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m)。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金属光泽。菌体小而椭圆,能够长芽,伸长而形成假菌丝。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甚均匀。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多量病菌,在病鸡的嗉囊、腺胃、肌胃、胆囊以及肠内都能分离出病菌。  相似文献   

17.
引起禽腺胃与肌胃出血及溃疡的疾病张得禄古丽尼沙(新疆巴州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库尔勒市841000)当前养禽业发展很快,禽病也比较多,在诊断剖检病禽中经常见有腺胃、肌胃出血和溃疡的病例。为了便于正确诊断,现将有关引起腺胃、肌胃出血及溃疡的疾病,归纳如下。1...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四川省青神县某种鸭场所饲养的500只樱桃谷种鸭从四周龄时开始定时定量供给饮水和饲料。限食限水三天后,种鸭群出现骚动不安和饥饿现象,个别鸭只甚至出逃找食。限水限食一周后,鸭不愿活动,常独蹲一隅,不食不喝,并出现死亡,到第10d共发病35只,死亡23只。2 病理解剖:经过对十余只死鸭的解剖,其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心、肝、脾等内脏器官未见任何异常变化。其肠内容物中混有少许血液,剖开腺胃和肌胃发现内膜严重炎性出血、溃烂,尤其是肌胃损伤出血严重。死鸭肌胃内除存有泥沙等物外,尚有数量不等的小号鞋钉。3 病…  相似文献   

19.
1 传染性法氏囊病 常发于春夏交替季节,其它季节也时有发生,多发于10-40日龄鸡,偶见于开产初期蛋鸡。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病鸡昏睡,翅膀下垂,羽毛蓬松、怕冷、排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胸肌和腿肌有条状、点状和块状出血,肝表面可见土黄色斑块,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偶见出血斑。法氏囊肿大,外覆黄色透明胶状物,内褶肿胀出血,内有炎性分泌物或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见于发病后期),肾肿大、苍白。输尿管扩张并充满白色尿酸盐。  相似文献   

20.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腺胃病变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株接种1日龄SPF鸡,连续传10年代,培育出了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株IBV-D971J株。IBV-D971J10对SPF鸡胚的致病力为10^-6.45ELD50/0.2mL,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力为10^-1.5LD50/1mL,从死亡鸡的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法氏囊等均能分离到IBV,IBV-D971J10不含鸡新城疫,禽流感,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网状内皮组绢增殖病等外源病毒,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腺胃炎,肌胃炎,间质性肾炎等是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