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0年4月至2011年春季,我国多地鸭群普遍流行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鸭群主要为产蛋的肉种鸭群和蛋鸭的产蛋鸭群,青年鸭和雏鸭也可发病,产蛋鸭发病临床症状为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3.
2010年秋末开始,桂林地区鸭病突然流行,病初种鸭和产蛋鸭出现以减蛋为主、无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然后发展为减蛋、减料,粪便不正常并出现较低死亡率,同时在后备鸭及其它以往很少发病的品种(如“鬼头鸭”、番鸭、其它杂种鸭等)也出现减料甚至废食、脚软、拉黄自绿色稀粪,死亡率增加等情况。根据有关资料和本地鸭病的免疫情况、临床诊治效果来看,  相似文献   

4.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发病范围极广,给蛋鸭和种鸭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减蛋综合征在几年前主要感染蛋鸡 ,造成蛋鸡产蛋下降 ,预防减蛋综合征已成为蛋鸡免疫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病病毒也能感染鸭、鹅等其他禽类 ,但发病较少。这 2年蛋鸭发生产蛋下降现象逐渐增加 ,调查鸭群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均与鸡减蛋综合征极为相似 ,用鸡减蛋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预防 ,有一定效果。1 发生情况自 1997年初就有养鸭专业户反映鸭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 ,这种现象逐年增加 ,且区域性较为明显。如今年 2月 ,有一群40 0日龄 170 0羽蛋鸭日产蛋重量从 10 0kg下降到 35kg ,户主淘汰该鸭群。 4月 ,同处另一群 40 0日龄 190 0…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门诊部最近在上海地区蛋鸭群中,发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鸭病。来势迅猛,传播甚快。症状主要表现为3—5天内产蛋急剧下降,多家养殖户3日内从产蛋高峰跌至不到一成的产蛋率,但死亡极少;剖检少数病死鸭仅见卵巢变性的输卵管炎症。已诊断类似病例来自闵行区、浦东新区、南汇、青浦、松江、奉贤、嘉定等地鸭群。与发病蛋鸭群相邻的肉鸭及青年后备蛋鸭群也有发病,并有比蛋鸭高的死亡率,鸭农反映用抗菌药物无治疗效果。估计该病为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可能由南方传入,目前对付该病尚无良策。市郊鸭…  相似文献   

7.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春产蛋母鸭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蛋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死亡。1发生原因主要是鸭舍场地潮湿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光照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当,缺乏维生素D等都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8.
《水禽世界》2014,(1):41-41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
  发生鸭软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缺乏维生素D等都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4月以来,在我国福建、上海、浙江、山东等养鸭集中区,陆续爆发了一种以蛋鸭、种鸭短时间内采食、产蛋大幅度下降,肉鸭、成鸭共济失调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蔓延范围广,给我国养鸭业带来巨大损失~([1])。1发病历史与现状1995年,在我国河北省邯郸、石家庄等地出现产蛋下降并伴有神经症状的鸭群,对病鸭进行病毒分离发现该病毒为有囊膜的RNA病毒,并初步  相似文献   

10.
番鸭产蛋期和休产期血清雌二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番鸭的抱性及换羽休产期长犤1犦,影响了番鸭的繁殖性能。傅玉玲等(1988)报道蛋鸭雌二醇分泌率降低时,生殖器官活动就被抑制,产蛋量明显减少犤2犦。小川博等(1992)报导雌珍珠鸡产蛋期血浆雌二醇浓度明显高于休产期和换羽期(P<0.05或P<0.01)犤3犦。Tai等(1995)采用雌激素等药物中断就巢,能使家禽恢复产蛋,提高产蛋量犤4犦。本研究拟通过测定番鸭产蛋与休产期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为有效调控休产换羽时间及消除抱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鸭被测鸭群是由福建农林大学家禽试验场培…  相似文献   

11.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12.
一、健康鸭群的免疫程序 (一)种鸭群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两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13.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发病率越高。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 引发蛋鸭患软腿病的原因,主要由于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所致。特别是舍饲的蛋鸭,如阳光照射得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拥挤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当,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我国江苏、安徽、广西、湖北等地蛋鸭出现产蛋急剧下降,剖检卵泡严重出血等症状,经中国农业大学张大丙等人诊断为出血性卵巢炎[1].201 1年湖北某地的两个鸭场蛋鸭产蛋由高峰91%陡然下降至40%,剖检症状与2009和2010年发病鸭很类似,经实验室诊断为出血性卵巢炎(黄病毒感染)并采取积极防控措施,鸭群逐渐康复,产蛋率恢复至80%以上,但1~2个月后,鸭群又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2‰左右,剖检可见肝脏和腹膜上有不规则的肿瘤结节.结合近年来家禽肿瘤病的发生流行和鸭群出血性卵巢炎等新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综合诊断,结果发现本次导致鸭群发病死亡的主要病原是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REV可感染众多的鸟类,鸭是其常见的自然宿主.在我国除了疫苗污染外,还没有关于鸭群中REV自然感染状态的报道[2].本研究通过对湖北部分发病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分子生物学、病毒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分离到了2株REV.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下旬,本县某专业户的蛋鸭群在产蛋高峰期发生一种以急剧下痢、内脏出血、突然倒地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1996年9月15日,该专业户引进蛋雏鸭500羽,池塘放养。饲养至8个多月后出现个别死鸭,而后发现鸭群采食量减少,病鸭精神沉郁,行动缓慢,不愿下水,独蹲一隅,排出白绿色稀粪。个别无任何症状的肥壮蛋鸭突然倒地,两翅扑动数下即刻死亡。虽经土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等药物治疗,但均无效。到25日,共计死亡25羽,产蛋率从95%降至81%。2…  相似文献   

16.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生此病主要是5—15 日龄的小鸭,发病快,死亡率高,死亡率可达95%以上,成年鸭不发生此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是以神经症状为主,发病突然,一般早晨鸭群一切正常,中午就可发现大批发病。吃食减少或停止、精神不佳,很快传播整个鸭群。走动困难、常蹲伏于地、逐步出现痉挛、角弓反张,在短时内发生成批死亡。病鸭剖检时发现肝脏有点状出血或锈斑,肝增大。部分病例还有肾肿大并充血,其它脏器无病变。  相似文献   

17.
蛋鸭禽菌灵中毒杨运鹏张许科(河南省洛阳市牧医站,471002)李荣体(三门峡市畜牧兽医总站)发病情况1995年8月1日,某养鸭专业户养120日龄康拜尔蛋鸭4750只。鸭群圈养一直很好,产蛋正常。前些天由于气温高,死鸭剖检疑似鸭霍乱,特喂禽菌灵防治。超...  相似文献   

18.
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许多蛋鸭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 ,发生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该病发病急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用鸡减蛋综合征 ( EDS76V)灭活苗免疫预防也未能有效保护。后经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病料及血样鉴定 ,确诊为非 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有 2 0 0多养鸭专业户。 2 0 0 0年 6月 ,有 2户养鸭户的蛋鸭在 3d内由产蛋率 93%下降到 2 0 %~ 30 % ,畸形蛋、沙壳蛋增多 ,鸭群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增加维生素、Ca等营养元素后 ,仍未见…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初,我县某番鸭场饲养种番鸭5000套,日龄已达230天仍不见蛋。其饲养方式采用半封闭塑料拱棚、水泥地面进行圈养,光照程序按有关规定执行,饲料于190日龄更换为产蛋料。时值严冬,鸭舍保暖措施跟不上(3℃以下)。我们综合分析该场番鸭推迟开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造成。于是,我们进行了影响番鸭开产的临界低温测试。一.测试方法1.从场内1号圈舍30周龄以上的种鸭群中随机挑选60只种鸭(其中公10只、母50只),放入室内进行控温测试;挑选60只种鸭仍在原棚隔离饲养,作对照。2.室内采用煤…  相似文献   

20.
鸭黄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表现为产蛋下降、头颈歪斜、软脚为主要特征的发病蛋鸭卵巢、脑浆、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产蛋期的蛋鸭能导致体温升高、产蛋急速下降,卵泡出血和萎缩;分离毒不能凝集鸡和鸽红细胞,能被鸡黄病毒高免血清特异中和;用禽黄病毒特异引物扩增为阳性。上述结果证实分离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鸭黄病毒,是导致蛋鸭产蛋下降的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