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渔船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根据LNG动力渔船的特性,分析2级冷媒循环的整体式冷能利用系统的特征,选择R410A与68%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循环冷媒,满足渔船上冷库负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盛凤  张春兴 《油气储运》1994,13(3):53-54
针对目前泵站加热炉放空是通过找开紧急放空阀向污油池泄放这一做法之不足,将-50m^3卧式罐稍作改造,作为临时放空罐代替污油池,并增设加热炉紧急放空污油回收系统,极好地将污油回收到300m^3储罐中。介绍了污油回收及泄放系统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加热炉泄放系统改造的原因,从安全角度出发,对罐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做了说明,阐述了使用该系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燕继勇 《油气储运》2012,31(1):78-79,87
油田降回压工艺中的井口简易水套炉存在耗水量大、能耗高、换热率低等缺点,通过应用高沸点超导液和新型换热管道加热炉对井口简易水套炉进行技术改造。针对油井产出液进多功能罐技术存在的天然气放空损失大等问题,采用多功能罐余气回收、套管气进计量站系统、边缘井天然气压缩机回收等技术加以有效解决。经实例验证,这些技术对油田井口降回压工艺中的节气与余气回收效果良好,投资少,可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触摸屏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的系统特点、主要功能及其应用情况。充分利用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研究并开发了基于GIS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决策触摸屏系统,通过引入触摸屏技术,实现了用触摸屏显示内容的可触摸的测土配方施肥决策触摸屏系统。该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提供了区域施肥、精准施肥、土壤养分、地力评价、土壤分布信息的查询功能,解决了大多数网上施肥决策系统功能齐全、却难以推广应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储罐内底板腐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6):38-40
概述了坑道式油库储罐的腐蚀情况,油罐内底板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罐底部存水,吏罐内底板扭静电防腐层失效、脱落。分析了防腐层完全脱落区域钢板的腐蚀机理,及防腐层未完全脱落部分坑点的腐蚀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保护罐底板、改造油罐脱水设施结构、在存水中加注缓蚀剂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北安油脂化工厂,对浸油厂的冷凝水回收系统进行改进,其高压低用汽设备的疏水分别通过管道、扩容器、依靠自流回到凝结水罐,解决了闪蒸汽不能全部回收利用和高低压疏水串汽等问题,年可节约资金20万元,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筑路机械设备和国外的差距,问斩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触摸屏的筑路机械控制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PLC进行控制,主要参数的显示和工作状况通过触摸屏系统显示。PLC控制器采用的TTC200型控制器,触摸屏系统采用TIPC-1010型触摸平板电脑。实践证明此系统运行可靠,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PLC模糊控制设计了一套厂房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西门子S7200PLC和2台Smart700触摸屏以及MM430变频器组成电气柜上的触摸屏和远程操作触摸屏通过RS485与PLC通信,2组MM430变频器与PLC采用UUS协议通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分别在夏季模式或冬季模式下对被控温度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显示和调;能在手动模式下通过工频控制各工作机组,在自动状态下通过触摸屏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杨阳 《农技服务》2006,(10):47-47
冬天是车辆换季保养的重要季节.冷却系内加注防冻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注前。要对冷却系统进行全面、彻底清洗,尽量将系统内沉积的杂质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10.
空气罐控制管道水击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胜 《油气储运》1994,13(2):19-22
在实验室的简单管路水力系统中,加设一种气囊式空气罐,进行简单管路的水击实验,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击危害,并模拟出生产管道的水击动态特性,这种空气罐具有气密性、可梗换节流孔口、计算机能够模拟罐的容积的结构特点,用以达到控制管路系统中因阀门瞬时关闭产生的水击增压速率,并防止液柱分离,在瞬变分析忽略阀门和罐间摩阻、三通连接的局部摩阻、罐和管路间的摩阻、液流惯性和罐内液面变化的前提下,建立了阀门、窑罐的复合边  相似文献   

11.
12.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玉米在5展叶期大量使用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的药害及其对夏玉米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以及加施解毒剂解草酯与二氯丙烯胺对2种除草剂药害的解毒效应。结果表明:单施4%烟嘧磺隆油悬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35.4%,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降低12.76 cm和7.97 cm,减产率6.81%;单施10%硝磺草酮悬浮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10.1%,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增高9.17 cm和12.20 cm,减产率2.69%。在喷施除草剂时加施150 mL/hm2的解草酯或二氯丙烯胺,均不能缓解大量使用2种除草剂导致的药害,反而使受害苗率略有增加,产量进一步降低。施用硝磺草酮及二氯丙烯胺均降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段书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80-281,285
以姜油树脂为原料,研究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姜油树脂后,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体系过氧化值减小的幅度减少,添加量在100-150 mg/kg较为适宜。姜油树脂稳定性较好,在100℃,太阳光照射、酸性条件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长期常温存储,但其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从遗传学、基因组学回顾与展望杂种优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在3 000年前人类就发现了杂种优势现象,但在农业生产上较大面积种植杂交种,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推广,为解决人类的食品供给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孟德尔遗传学的研究历史,从正向遗传学的方法所得结果,来研讨杂种优势利用的成效和机理.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遗传学得到升华;基因组学又把遗传学带入崭新的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创新.从现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基因组分析所获得的知识将成为理解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同时,分析了杂种优势的研究方向和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毛竹经营中,一般认为,大小年经营竹林要比花年经营竹林的经济效益低,所以提倡采取措施将大小年竹林培育成花年竹林。但笔者经多年的竹林经营管理与调查发现,在同等经营管理措施和水平下,大小年竹林年平均收益并不比花年竹林低多少,并且花年竹林需要多投入近1倍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物资成本,所以其实际经济收益反而低于大小年竹林,并且大小年竹林在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示,VPK和长春西汀均对PDE1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7.40和1.97μmol·L~(-1),VPK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疗效较好,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测定候选药物VPK吸收及外排转运特性,结果表明,VPK在顶端到基底端(A-B)及基底端到顶端(B-A)方向均表现高渗透,该供试化合物是外排转运体底物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陕西猕猴桃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调查了陕西省猕猴桃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结果表明,主要有42种病虫害对猕猴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发生具有4个特点:自然分布区病虫害种类少,危害轻,人工栽培区的种类多,危害严重;随着树龄的增大,病虫害种类增多,主要病虫害加重;各地具有典型的病虫害;不当施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加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审富麦200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对该小麦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5次的产量显著高于灌水2次,但与灌水3次差异不显著,湿面筋、沉降值含量以灌水2次最高,比较灌水5次(CK),灌水2次增收681.45元/hm^2;底施和追施比例3∶7为宜,全生育期施氮量300和225 kg/hm^2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150 kg/hm^2处理;全生育期施磷量135、160 kg/hm^2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100 kg/hm^2处理;随钾肥用量增加,该品种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增施磷、钾肥有改良品质性状趋势,但效果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以灌水2次,施氮量225 kg/hm^2,底施和追施比例为3∶7,磷肥135kg/hm^2,钾肥75 kg/hm^2的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9.
香根草和香茅草对铜、锌的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根草和香茅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铜和锌对香根草、香茅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对重金属铜和锌的耐性指数大于香茅草的耐性指数,香根草和香茅草对锌的耐受能力比对铜的耐受能力要强,富集的重金属主要部位是根部。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于2016—2018年针对湘江保护和治理开展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但是其对湘江水系水质的修复效果及其关键因素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选取湘江干流和支流26个水质监测站的2015—2018年水质逐日监测数据,分析该行动对湘江水系水质变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水质各项指标基本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及以上。水体污染时空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从上游到下游,干流氨氮富集,总磷先上升后下降;支流比干流污染更严重,乡村站点比城镇站点的氨氮浓度低、总磷浓度高;氨氮冬季高、夏季低,总磷秋季达到峰值。水体污染与pH、溶解氧浓度负相关,而与高锰酸钾指数正相关。氨氮和总磷可能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城镇工业污染排放和农业源排放。本次“行动”使水体氨氮浓度、总磷浓度、高锰酸钾指数分别下降32.24%、30.03%和5.80%,溶解氧浓度增加4.66%。污染改善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干流沿岸城镇和工业污染的氮磷协同减排,其次是乡村和支流的农业源减排。因此,湘江流域水体的后期治理应该更多地关注农业源水体污染物尤其是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