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 (简称病毒脑 )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意义。方法 :对 2 96例病毒脑的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颅 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检查 2 96例均异常 ,异常率为 1 0 0 % ;脑脊液检查 96例 ,异常者 50例 ,异常率为52 .1 % ;头颅 CT检查 54例 ,异常 32例 ,异常率为 59.3%。在病毒脑早期的异常率以脑电图最高 ,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 CT检查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0 1 )。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基本平衡。结论 :小儿病毒脑的脑电图早期敏感性高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并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CSF)、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2010~2011年采用EEG、脑脊液、头颅CT检查资料数据完整的73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EEG异常57例(78.08%),脑脊液异常为66例(90.41%),CT异常为9例(12.33%),EEG、脑脊液、头颅CT之间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EEG、脑脊液、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诊断中各自均有一定的价值,对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的诊断如采用多种检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综合分析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早期综合治疗及干扰素的早期应用能大大减少危重情况的发生,早期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心肌肌钙蛋白含量的测定能避免诊断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4.
8例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方法:对8例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癫痫5例、低钙抽搐2例、病毒性脑炎l例。结论:临床反复顽固性抽搐,抗癫痫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此病,作血生化、脑CT检查有助予临床诊断,脑电图以背泉改变为主者更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性疾病患儿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非CNS感染性疾病患儿脑脊液中的G CSF、TNF α、IL 8和sIL 2R水平 ,观察它们与粒细胞、蛋白含量和糖定量间的相关性并对它们在不同疾病组脑脊液中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性疾病患儿脑脊液中的G CSF、IL 8、sIL 2R与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P均 <0 .0 5 ) ;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G CSF、IL 8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P均 <0 .0 1) ,而TNF α、sIL 2R与病毒性脑炎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的TNF α、sIL 2R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而G CSF、IL 8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脑脊液中G CSF、IL 8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A、B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纳洛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冲击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减轻脑损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脑电图检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诊断意义.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日本光电4418K16导联笔式脑电图仪检测入院的脑电图情况,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脑电图分级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首次脑电图结果分级与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rs=0.7197,P<0.01),可以认为随着脑电图监测分级越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100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腮脑)是腮腺炎常见并发症,临床报道不多。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临床确诊为腮脑患者100例,现将其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及临床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男78例,女22例,男女之比3.5∶1;年龄分布:<5岁26例,6~10岁39例,11~15岁17例,16~20岁13例,>20岁5例,平均(11±6.5)岁。其中10岁以下65例占65%。1.2 诊断标准腮腺炎伴下列三项之二者可诊为腮脑:(1)颅内压增高伴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症状;(2)出现脑膜刺激征或病理神经反射;(3)脑电图或脑脊液异常。脑电图异常程度按轻、中、重…  相似文献   

9.
视频脑电图检查在诊断癫痫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拟为癫痫患者进行V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并分析。结果:VEEG痫样放电率(70.8%)明显高于REEG(0%),其总异常率也明显高于REEG(83.3%vs3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睡眠期痫样放电多于清醒期。结论:脑电-临床的同步发作是癫痫诊断的最可靠证据,因此合理应用VEEG监测对癫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提高癫痫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S的病因尚不清楚,同时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因此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MS的病变位置不同(脑或脊髓)、首发症状多样(如急性视神经炎、头晕听力下降及顽固性呃逆等),大大增加早期诊断的难度.影像学检查手段促进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此外还应用于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预测等.不同检查手段的侧重点不同,应用范围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表现和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