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仔猪的十二指肠组织中克隆Galectin-2基因,研究Galectin-2在仔猪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仔猪断奶前后其在胃肠道组织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克隆的猪Galectin-2基因序列被GenBank收录(收录号:FJ424704),其主要在胃肠道组织中表达,与断乳前相比,在断乳后Galectin-2的mR-NA表达在胃、回肠、结肠组织显著上调(P<0.05),而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lncRNA-NAS对湖羊睾丸间质细胞(LC)睾酮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RT-qPCR对湖羊lncRNA-NAS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针对lncRNA-NAS设计siRNA并将其转染睾丸间质细胞;利用ELISA、Western blot、细胞计数(CCK-8)、RT-qPCR等技术分析干扰lncRNA-NAS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对lncRNA-NAS可能作用的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lncRNA-NAS在湖羊心脏、肝、脾、肾、空肠、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在睾丸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lncRNA-NAS在睾丸中的表达量随着湖羊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2周岁(2 Y)表达量显著高于5日龄(5 D)、3月龄(3 M)和9月龄(9 M)(P0.05),9 M表达量显著高于5 D和3 M(P0.05),5 D和3 M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干扰lncRNA-NAS后,睾丸间质细胞中睾酮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睾酮分泌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力增强(P0.05),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 mRNA表达量和蛋白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分析lncRNA-NAS潜在的9个靶基因,2个为未知基因,针对7个已知基因进行研究,当lncRNA-NAS干扰后,发现只有生殖细胞发育相关基因Nanos3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提示Nanos3可能为lncRNA-NAS作用的靶基因。[结论]lncRNA-NAS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Nanos3影响湖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3N2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仔猪肺脏CDK9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流感发病机制与CDK9基因的相关性。【方法】以接种PBS的仔猪为空白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3N2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接种感染7d后,仔猪肺脏CDK9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DK9阳性细胞的定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H3N2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仔猪7d后,肺脏组织内CDK9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和0.36,与对照(1.0)相比显著降低(P<0.05)。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仔猪受到H3N2和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肺脏组织内CDK9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1.4和38.7,较正常组织(61.4)显著降低(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H3N2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仔猪后,肺脏细胞界限不明显,CDK9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内,且胞核着色较深,但是细胞整体着色变浅。【结论】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仔猪肺脏组织内CDK9表达量降低,可能是RNApolⅡ磷酸化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旨在建立‘马身猪’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探讨其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及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对8日龄仔猪的颈部皮下脂肪组织进行采样,用Ⅰ型胶原酶进行消化,分离出原代前体脂肪细胞,进行传代和诱导分化;在此过程中观察细胞的形态、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并采用qRTPCR法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PPARγ、LPL、FABP4、FABP3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ATGL与HSL的m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细胞形态呈不规则梭形,生长曲线呈S型,诱导15d后在细胞内有大脂滴融合,经油红O染色呈红色;PPARγ、LPL、FABP4、FABP3和HSL基因在诱导2d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 0.01),随后降低,到诱导10d时表达量与0d时基本无差异(P0.05)。ATGL基因表达量在诱导2d时与对照组0d相比无差异(P0.05),诱导4d后极显著降低(P 0.01),诱导8d时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白猪BCL10基因和Nramp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寻找与大白仔猪断奶前腹泻相关的分子标记,构建490头大白仔猪群体,对仔猪断奶前腹泻情况进行统计,利用PCR-RFLP法检测BCL10基因3′端1149T/C位点和Nramp1基因第六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同时与腹泻频率、腹泻指数和部分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大白仔猪断奶前腹泻率为32.0%,重度腹泻个体的21日龄平均断奶重比正常个体低13.0%,日增重低16.2%,而且大白仔猪在7~11日龄和17~21日龄存在2个断奶前腹泻小高峰.仔猪腹泻粪便病原检测结果表明,22.5%的样本检出为沙门氏菌感染,17.5%的样本检出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CL10基因多态性与初生重相关联(P<0.05),TT型个体初生重大于TC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BCL10基因多态性与腹泻频率、腹泻指数相关联,差异极显著(P<0.01),个体腹泻频率、腹泻指数均表现为TT>TC>CC,CC与TC之间差异显著(P<0.05),CC与TT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Nramp1基因多态性与腹泻频率、腹泻指数相关联,差异极显著(P<0.01),个体腹泻频率、腹泻指数均为AA、AB型大于BB型,且AA型与BB型差异显著(P<0.05),AB型与BB型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BCL10基因和Nramp1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大白仔猪断奶前腹泻有显著影响,Nramp1基因与猪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有关, BCL10基因3′端1149T/C位点和Nramp1基因第六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可以作为大白仔猪断奶前抗腹泻育种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以28日龄早期断乳仔猪为对照,研究了添喂大豆蛋白酶解物对21日龄早期断乳仔猪消化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胃内容物的胃蛋白酶总活性较对照组高3.22%,但差异不显著,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总活性较对照组增高136.05%,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仔猪胃窦黏膜厚度、中部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中部回肠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中部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和中部回肠的绒毛宽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值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绵羊发情相关基因KITLG、MAPK1、NOTCH4和NR5A2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差异,为阐明绵羊高繁殖力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FecB BB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4个基因在小尾寒羊发情周期(黄体期和卵泡期)性腺轴相关的7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ITLG基因在小尾寒羊卵泡期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在黄体期小脑与垂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MAPK1基因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大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其在黄体期下丘脑和小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而其在卵泡期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NOTCH4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其在黄体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NR5A2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在黄体期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结论]KITLG、MAPK1、NOT...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基因在18月龄草原红牛阉割后牛与公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1、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IGFⅠ和IGFⅡ基因在所检测的阉割后牛与正常公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①IGFⅠ在肝脏和瘤胃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阉割后牛在肝脏中IGFⅠ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公牛(P<0.05),但是在十二指肠中则显著低于正常公牛(P<0.05);②阉割后牛IGFⅡ基因在心脏和肺脏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公牛(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的差异,为深入研究IGFⅠ和IGFⅡ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这两个基因对阉割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新型发酵豆粕对断乳仔猪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健康、体况相似,体重为(4.753±0.38)kg的26日龄杜枫姜断乳仔猪90头,分为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各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普通豆粕,试验I组用17.5%的新型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普通豆粕,试验Ⅱ组用35%的新型发酵豆粕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普通豆粕,饲养时间为20 d.结果表明,试验I、Ⅱ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说明新型发酵豆粕可提高断乳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其血液生化指标水平,且以发酵豆粕完全替代普通豆粕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猪GRIFIN基因克隆与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仔猪的眼球中克隆GRIFIN基因,研究GRIFIN在仔猪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出猪GRIFIN基因,全长466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432 bp,编码144个氨基酸。组织分布结果显示GRIFIN在断乳仔猪多种组织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1.
哺乳期藏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猪仔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GS)在哺乳期的表达变化。【方法】克隆藏仔猪的NAGS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1、7、21、28和35日龄的哺乳藏仔猪空肠和回肠中NAGS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丰度。【结果】7~35日龄藏仔猪空肠与回肠的NAGS mRNA表达水平(P<0.05)和蛋白丰度(P<0.01)均随日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结论】哺乳期仔猪的空肠和回肠NAG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日龄增长而下降,可能是内源性精氨酸合成减少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CCL28在15d和30d龄仔猪胃肠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CL28在15d龄猪的十二指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和30d龄仔猪的十二指肠上段、下段、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胃组织中有表达;在15d龄仔猪的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胃组织中无表达,在回肠、结肠组织中表达弱;在30d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胃组织中表达弱。CCL28的时空表达提示其与仔猪胃肠道黏膜组织的发育及在不同部位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IGF2H19 印记基因在长白猪和蓝塘猪中的表达水平.测定了1日龄和180日龄2个阶段的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按照生长性状分组,对组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日龄长白、蓝塘猪各组织中 IGF2H19 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仔猪初生体质量大的组肝脏组织中 IGF2 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生体质量轻的组;180日龄猪皮脂厚的组脂肪组织的 IGF2 基因表达量高于皮脂薄的组;1日龄仔猪肝脏、肌肉和胃组织中 IGF2 表达量高于其他测定组织和180日龄的各组织;180日龄蓝塘猪肾脏组织中的 H19 表达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鸭β-防御素9基因的克隆、组织分布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从鸭组织中克隆鸭β-防御素9(AvBD9)基因,在原核表达重组鸭AvBD9蛋白;研究重组鸭AvBD9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鸭肝脏组织中扩增鸭AvBD9基因,测定该基因在鸭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将鸭AvBD9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duck AvBD9,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重组鸭AvBD9蛋白的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从鸭肝脏组织中克隆得到鸭AvBD9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大小为204 bp,前体肽包括67个氨基酸残基。AvBD9基因在鸭体内广泛分布。SDS-PAGE电泳表明鸭AvBD9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鸭AvBD9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量约31 kD。重组鸭AvBD9蛋白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有抗菌活性,在-70~100℃或pH 3~10处理30 min后仍有抗多杀性巴氏杆菌作用。【结论】鸭AvBD9基因为204 bp,编码67个氨基酸残基,在鸭组织中广泛分布。重组鸭AvBD9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温度和酸碱性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PRV)体外单接种和共接种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PBMC细胞因子IL-2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分析PCV2对PRV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PRV接种组PBMC中IL-2与IL-6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上调(P〈0.05),PCV2接种组IL-2与IL-6的mRNA表达在接种后的部分时间也出现显著上调,但PCV2与PRV共接种组的IL-2与IL-6的mRNA表达较PRV组均出现显著下调,表明PCV2能够抑制PRV促进猪PBMC中IL-2与IL-6的mRNA表达上调作用,提示PCV2可能会对PRV的免疫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Δ9去饱和酶基因特性及其在不同虫态下的表达,研究EpFAD9基因功能及潜在应用提供数据,为该香梨优玫玉暝、饱和脂肪酸积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鉴定、分析和预测Δ9去饱和酶(EpFAD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并利用qRT-PCR方法测定△9去饱和酶基因在不同虫态下的表达水平。【结果】EpFAD9基因开放阅读框由1 056 bp组成,含352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获得序列的第1 280碱基上,终止密码子TAA位于该序列第2 338碱基。推测该蛋白无信号肽,共4个跨膜结构域,整体表现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在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作用。EpFAD9基因在幼虫期表达量较高,分别是成虫期和蛹期的17.75和29.58倍。【结论】EpFAD9基因基因在香梨优斑螟不同虫态下存在表达差异,在幼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成虫和蛹期的表达很低,尤其是虫蛹,其表达量更低于成虫,虫蛹和成虫状态下的香梨优斑螟对低温抵抗能力都低于幼虫。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克隆番鸭硬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并探讨该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以及填饲对其表达的影响。试验以番鸭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从番鸭肝脏中扩增出SCD1基因完整CDS区域,并采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所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CD1基因在番鸭12种组织以及填饲不同阶段肝脏和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丰度。结果表明,所扩增的SCD1基因编码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083bp,共编码360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禽类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1%~97%之间,与哺乳类动物同源性在80%~90%之间,与鱼类同源性在68%~75%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CD1基因在肝脏和腹脂中表达最高,在其他组织中少量表达或未检测到表达。填饲使得番鸭肝脏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脂肪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揭示SCD1基因可能在番鸭肥肝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proEM-bPAG9重组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转染表达。为进一步抗体的制备和奶牛早孕诊断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优化和PCR法扩增得到bPAG9全基因序列,经双酶切法将bPAG9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roEM中,构建proEM-bPAG9重组载体后转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重组质粒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HEK293中进行瞬时表达,再通过亲和层析纯化bPAG9重组蛋白(rbPAG9),经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检测rbPAG的表达效果。【结果】通过全基因合成法得到1 182 bp的bPAG9基因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proEM-bPAG9经双酶切获得约4 369 bp和1 176 bp的两条片段,与预期值相符;对重组载体测序,与优化后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未发生突变;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鉴定显示,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 kDa 的bPAG9重组蛋白,通过Ni2+亲和层析纯化后,rbPAG9纯度可达90%。【结论】通过基因优化及真核表达获得分子质量为68 kDa 的rbPAG9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仔猪脂类代谢功能发育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择新生仔猪 15头 ,分别于出生 0 (当日 )、 3和 7d屠宰取样 ,测定肝脏和血浆中多项生化指标和 β 羟基 β 甲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 (HMGCoA还原酶 )mRNA的丰度。结果显示 ,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的浓度在出生后 3d迅速升高 (P <0 0 1) ,4~ 7d保持稳定 ;血浆游离脂肪酸在出生后 3d明显下降 (P <0 0 5 ) ;肝脏中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也在出生后 3d显著上升 (P <0 0 5 ) ;0~ 7d ,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都极显著提高 (P <0 0 1) ;0和 3dHMGCoA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接近。结果提示 ,仔猪出生后一周 ,脂肪酸合成、脂质转运和脂质中间代谢的能力迅速提高 ,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采食初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