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两种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控江苏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性趋势,比较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免疫防控效果。于2017年5月份至2019年1月份对江苏地区59个规模场进行采样,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群中的gE抗体来鉴定猪群是否被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另外,在一猪伪狂犬病阳性的规模猪场进行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防控效果的实验,通过检测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及中和抗体来判定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抗体保护水平。显示4 608份检测血样中,gE阳性1 681份,阳性率36%,母猪群gE阳性率46%,育肥猪群gE阳性率28%,59个猪场中育肥阶段gE阳性的猪场22个,占比37%。在其中一个商品猪群gE抗体100%阳性猪场进行2组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实验,通过实验2组商品猪gE抗体18周龄至出栏前均为阴性,同时检测发现变异株疫苗(C株)对经典株和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均高于Bartha-K61疫苗。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猪伪狂犬病感染压力较大,另外C株疫苗相对于进口的Bartha-K61株疫苗在本场的免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泉州市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采集15个规模化猪场745份血清样品,运用ELISA方法检测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E抗体)。结果显示,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gE抗体阳性率为17.32%、场阳性率为80%,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育肥猪gE抗体阳性率在6.67%~20.6%,各乡镇规模化猪场gE抗体阳性率在5%~22.29%,表明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程度存在伪狂犬野毒感染,伪狂犬病防控和净化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疆部分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共采集北疆5个不同规模的规模化猪场567份血清,采用gE-ELISA和全病毒ELISA方法进行伪狂犬野毒及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猪伪狂犬病全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9.32%(290/292),gE抗体总阳性率为52.74%(154/292);其中B、D、E三场全病毒抗体阳性率都达到了100%,C场阳性率最低,为98.15%(53/54),D场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3.33%(20/24),B场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5%(14/40);不同猪群调查结果显示,怀孕母猪gE抗体猪阳性率最高为68.18%(30/44),公猪较高为59.38%(19/32),保育猪阳性率最低为35.14%(26/74);A场在2016年6月-2017年7月3次检测中,gE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生产母猪和怀孕母猪下降明显,其他猪群阳性率波动较大。检测结果揭示,北疆地区伪狂犬野毒感染净化工作的压力依然很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免疫以及净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厂家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效力,本研究选取5个不同厂家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在梅州地区某个规模化猪场筛选出50头猪伪狂犬gB、gE抗体阴性的仔猪进行试验,分别设A、B、C、D、E组共5组,每组10头,使用TCID50对疫苗效价测定。结果显示,所有疫苗病毒效价均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病毒含量合格。按照每个厂家疫苗免疫一组试验猪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1周采血检测gB、gE抗体。通过连续3个月的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市场上的国产疫苗效果和进口疫苗效果相差不大,都能产生较高抗体水平,并且能维持高抗体达到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苏州地区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情况,对苏州市3个市(区)的18家自繁自养规模猪场共97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的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971份样品中,伪狂犬gE抗体阳性497份,gE抗体阳性率为51.18%,其中生产母猪样品394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63.2%;公猪样品130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46.92%.结果显示,苏州地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痛毒感染,且某些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一、猪场信息福建某规模化种猪场,基础母猪800头,自2014年以来一直使用某疫苗厂家生产的猪伪狂犬病(PR)弱毒活疫苗(Bartha-K61株),猪群生产成绩稳定,健康状况良好,连续抽样监测显示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低于10%,并于2016年正式展开猪群伪狂犬病野毒免疫净化工作,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工作。二、净化技术路线1.监测。按照种母猪群10%、种公猪群100%数量采血,检测PRV-gE  相似文献   

7.
正2016~2017年共跟踪调查了24个规模猪场,种猪存栏均在500头以上,主要调查对象为种公猪、经产母猪、后备猪及4月龄以上育肥猪;调查的24个规模猪场均免疫过伪狂犬冻干活疫苗,其中16个猪场免疫过Bartha-K61株、6个猪场免疫HB-98株,2个猪场免疫2000株,其中4个猪场在使用冻干苗的同时使用伪狂犬灭活疫苗,使用的伪狂犬疫苗均为g E基因缺失疫苗。  相似文献   

8.
在某600头母猪的伪狂犬病阳性猪场,应用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对全场所有猪只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强化免疫,8个月后对本场种猪群猪伪狂犬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抽样检测gE抗体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种猪进行检测并淘汰gE阳性猪只,对免疫后的后备母猪进行逐头检测,gE阴性猪只并入生产群。通过反复检测、淘汰,3年后,该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由2008年的11.53%下降为0,达到净化标准。  相似文献   

9.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2):74-76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河南新乡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PR)的防控情况,对猪场内的健康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免疫猪群体内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由试验得出,母猪妊娠初期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90%,妊娠中期和后期达到100%;哺乳期仔猪也达到了100%;5~6周龄保育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70%;7~8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为50%;9~10周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40%。由试验可知,该猪场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斯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严重,保育期猪只疫情逐渐减少,育肥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长期检测猪伪狂犬病抗体,逐步淘汰阳性母猪,培养阴性后备猪群。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猪场的免疫效果,对促进养猪场经济平稳运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8):76-79
为了解我国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对2012年1月—2015年8月送检的16个省(直辖市)包括240个规模化猪场的7 443份血清样品进行PRV gp I(gE)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PRVgp I(g E)抗体阳性率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8月份前分别为39.4%,39.6%,43.8%和50.8%。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明显,后备母猪和公猪的PRV gpI(gE)的阳性率偏高;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也有差异。送检样品的规模化养猪场使用的猪伪狂犬疫苗均是gE基因缺失的活疫苗,因此,gE抗体阳性的猪场可以判定为PRV野毒感染阳性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华东六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7年华东地区6个省份310家猪场送检的10 179份猪血清样品,应用PRV 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48 家猪场被检出PRV gE阳性抗体,场群阳性率为80.00%(248/310);4 546份血清样本被检出PRV gE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为44.66%(4 546/10 179)。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饲养阶段样品的PRV 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发现:春季样品阳性率最高,冬季偏低;种母猪样本阳性率最高,为60.59%,其次是经产母猪,种公猪最低。结果表明,华东六省猪群PR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母猪群。因此,这些省份应加大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力度,重点关注种母猪群。  相似文献   

12.
"变异"猪伪狂犬病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暴发,表现为接种传统Bartha-K61株疫苗免疫的猪只,不能有效阻止病毒感染(gE抗体转阳)。同时猪伪狂犬病各种特征性临床症状明显,造成猪场持续的、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介绍一例发生在云南省临沧市一养猪场的猪伪狂犬病例,该猪场基础母猪存栏500头,一点式自繁自养。笔者从该例猪伪狂犬病的确诊、筛选适合的疫苗毒株、最后确定净化方案等方面做陈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gE-ELISA技术对闽南某规模化猪场共51份血清进行PRV gE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猪群PRV gE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能繁母猪群PRV gE抗体阳性率较育肥猪高。并对猪场防控猪伪狂犬病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选取被免临产母猪5头测免疫抗体,从该5头母猪所产的仔猪中每窝选取4头,共20头分成2组,第1组于不同日龄监测母源抗体;第2组(每日龄组2头)分别于不同日龄免疫接种1头份/头,7 d后进行抗体监测。结果仔猪均获得高水平母源抗体,仔猪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K-61)首免日龄为30日龄。第一扩繁场实行免疫、检测、淘汰、补充猪伪狂犬病阴性后备母猪的净化方案,结果不达标;腾飞猪场采用全场清群方案,结果猪伪狂犬病得到净化。伪狂犬阴性猪群与阳性猪群生产水平比较表明阴性猪群优于阳性猪群;猪伪狂犬病免疫抑制作用对其他病免疫抗体有一定的影响。全场清群方案可能是控制净化猪伪狂犬病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感染抗体水平,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9年对河南省403个场的12963份猪血清进行了gE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河南省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6.69%,场群阳性率为53.60%;不同季节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在16个地市中,有4个地市无gE抗体检出,其他12个地市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个区域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13.70%~36.38%之间。种猪场、散养户、商品代猪场和屠宰场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介于20.79%~41.48%之间。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gE抗体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季节、区域和不同场群的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伪狂犬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7.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在闽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整理并分析2015年度血清抗体检测数据。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闽北地区4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检测样品血清中伪狂犬病gE抗体和gB抗体的水平进行结果判定。结果显示:送检的45个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场达25个,猪场阳性率达55.6%;共检测1304份血清,其中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213份、可疑24份、阴性1067份,抗体阳性率达20.6%。从伪狂犬病gE抗体阴性猪场抽检猪伪狂犬gB抗体380份,gB抗体阳性258份,猪群伪狂犬病抗体保护率仅有67.9%。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南京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年对南京市40个猪场660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全市共发现7个抗体阳性猪场,场阳性率为17.50%;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31份,抗体阳性率为4.69%。经产母猪gE抗体场阳性率最高,达28.57%,血清gE抗体阳性数占总数的8.57%;而8个后备母猪场均没有检测到gE阳性抗体;断奶前仔猪的gE抗体阳性也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南京市猪场仍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和试验法对伪狂犬活疫苗C株免疫仔猪进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疫苗接种7 d产生中和抗体,42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180 d时抗体仍保持较高水平。攻毒试验证实,免疫后80%免疫仔猪获得保护。确定伪狂犬活疫苗C株免疫保护期可持续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