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藜麦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黄金""超级谷物""太空粮食""未来食品",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在云南省部分地区已试验种植成功,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在一些高海拔冷凉、土壤瘠薄的地区,与种植地方小杂粮相比,具有比较高的竞争优势。但藜麦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奇和陌生的,即便是从事农技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也还不是很了解。本文就藜麦的一些基本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作一个粗略概述,希望对云南省的藜麦种植推广起到一定作用,但真正规范化、标准化的高产栽培技术,还需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以期适宜地区积极引进,广泛进行试验、示范,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品种引选及高产栽培技术,为打造地方特色农业添砖献瓦。  相似文献   

2.
藜麦是高原地区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藜麦的习惯。藜麦有着非常高并且全面的营养价值,极其易于人体吸收,在过去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藜麦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耐寒、耐冻等特性使得其在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及一些恶劣环境下也可以生长。为了更好地栽培藜麦,我们引入了有机藜麦栽培技术,以提高藜麦的质量与产量。本文就青海高原藜麦种植现状以及有机藜麦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提高青海高原地区藜麦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藜麦原产于安第斯山脉,具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是颇具发展潜力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在我国内蒙古中部、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青海、云南、吉林和山西等海拔1 500~4 000 m冷凉地区均有种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于2011年开始试种藜麦,为了提高藜麦在当地种植条件下的出苗率和成株率,农技人员总结近几年藜麦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胡萝卜种绳种植+无纺布覆膜技术"。该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使用地膜种植造成的孔穴错位和大风覆土厚影响出苗等问题,还可以防止倒春寒对种苗的损伤,保苗率高。  相似文献   

4.
藜麦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它具有耐寒等特征,最早产自于南美洲地区。藜麦因其独特的口感在现代社会广受欢迎,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眼中最为理想的营养食物之一。本文将探析藜麦的种植技术以及营养价值,以期促进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光明藜麦2号’是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多家单位选育的彩色藜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12月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为进一步促进‘光明藜麦2号’的推广种植,现对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促进山西藜麦种植规模化及产业链形成的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藜麦是南美洲印加人的传统粮食,在北美及欧洲市场作为保健品被逐渐推开。引进藜麦并对其进行了品种试验及种植方面的研究,由于藜麦的生长特性符合山西气候及生态特性,尤其在一些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的地区,与种植地方小杂粮相比具有比较高的竞争优势,在山西省推广种植藜麦,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及具有山西地标特色的高档农产品,对提升山西精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藜麦被国际营养学专家称之为营养黄金,未来的粮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作物之一。藜麦又称为南美藜、藜谷,是一种一年生的藜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山脉。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种实验,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藏地区种植成功。青海省民和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适合种植藜麦这种作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藜麦在民和地区的推广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藜麦是一种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强,并且富含丰富营养的农作物,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藜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还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藜麦的生物特性,并就藜麦的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希望能为藜麦种植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肃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麦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适应性广,国内甘肃、内蒙、山西、青海等省份均在种植,虽然目前种植面积均相对较小,但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均衡,含有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甘肃自然资源禀赋,适宜藜麦种植的区域广,目前,该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高寒和贫困山区,藜麦产业在精准扶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甘肃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藜麦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旨在探讨推动甘肃藜麦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藜麦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它具有耐寒等特点,最早来自南美。藜麦以其独特的口味在现代社会备受欢迎,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营养食品之一。探讨藜麦的种植技术和营养价值,以促进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龙县地处滇西北高寒山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于2010年开始引进具有耐寒、耐旱、栽培技术不复杂、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的藜麦在丽江试种。2015年在丽江多点试验种植均获得成功,2016年8月10日丽江生产的优质藜麦产品通过了欧盟体系SGS认证,2017年丽江藜麦作物纳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作物,玉龙县在太安、九河等乡镇开展藜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完成核心区8 hm~2,千亩连片示范70 hm~2,辐射带动733.3 hm~2藜麦的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藜麦是一种适应性较强、抗逆性强、耐干旱的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较小麦和油菜等大田作物多。藜麦更加适应在海拔冷凉的地区生长。藜麦籽粒营养也更加丰富,幼苗能够加工成蔬菜,秸秆饲用价值高。种植开发藜麦,更加有利于优化种植结构,从而有效提高藜麦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藜麦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藜科。虽然藜麦原产地并非是我国,但是藜麦口感好、营养高、宜于人体健康,在我国已经普及种植。本文围绕藜麦的营养价值、种植技术等方面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差异达极显著,LM2(株距15 cm)较LM5(株距30 cm)处理产量增加31.96%。研究初步认为,伊犁河谷地区藜麦种植密度为0.67万~1.33万株/hm~2时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培育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质藜麦品种,创制藜麦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地推动河北省藜麦产业的发展。【方法】选用南美藜麦资源ZK08为亲本,通过30Gy钴60辐射进行诱变,筛选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抗逆优质藜麦新品种,通过群体分离,经历4代目标性状的选育。【结果】成功选育出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为175.5~176.5 kg/667m2,较对照(蒙藜1号、冀藜3号)增产16.69%~21.73%;生育期115 d左右,株高约167cm;单株穗重约112g,单株粒重约76g,千粒重3.2g;紧穗型,穗长约62cm;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结论】燕藜1号2021年通过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冀认藜麦2021-001),成为河北省种子站认定的第1个藜麦品种,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种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藜科一年生双子叶植物,子粒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被NASA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藜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比藜麦与菠菜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发现,藜麦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高。藜麦作为蔬菜培育和食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优势。筛选和培育低草酸和低硝酸盐的藜麦品种,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水平对藜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藜麦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矿物质营养中锰、钾、铁、钙、锌、镁、磷等含量丰富;胆固醇含量为零,低脂低热量,是一种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20世纪末在我国西藏等地区开始试验种植藜麦,2008年我国山西开始试验并大规模种植,2014年我国西北地区开始种植。由于青海省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与藜麦原产地环境条件比较相似,近两年从几十亩迅速增长至几千亩。为更好地开展相关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藜麦肥效试验,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淮麦29"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滨海县于2010年引进试种,在本地种植表现非常出色,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其它品种。为促进"淮麦29"在徐淮地区的推广应用,将其万亩连片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藜麦品种冬春季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的适应性,对引进的2个藜麦品种(雨琪六号和黑种一号)进行生育期、株高、产量、田间表现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山地种植的生育期较水田种植长,株高和产量较水田种植高,山地种植株高分别为1.02 m、0.74 m;产量较水田高,亩产量分别为150.75 kg、100.51 kg;雨琪六号的生长势较黑种一号整齐,黑种一号种源杂合度高。综上所述藜麦适宜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施肥对藜麦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藜麦的推广前景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藜麦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黄金""超级谷物""太空粮食""未来食品"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世界上这样炙手可热的作物,在我们国内还很陌生。所以本文就有关藜麦的营养价值,推广种植发展前景、栽培技术作一些论述,以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一、藜麦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特性藜麦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炙手可热的时尚健康食品,因为它符合人类对食品安全、健康、营养、天然的需求。科学研究证明,它是唯一营养完全蛋白质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