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孟瑾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18-7919,7985
基于山东临朐弥河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解读了临朐自然浸润、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世外桃园的地方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弥河湿地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内容,从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休闲系统的统筹构建、地域特征的充分表达等方面,探讨了湿地修复与景观营造的新途径。湿地系统的构建着重于水系设计、地形处理、植被构建、生物多样性营造;休闲系统与湿地系统相叠加,划分为湿地休闲区、湿地娱乐区、人文景观区、湿地科普区和湿地体验区,分别进行特色构建。规划充分解读了场地特征,分别在河流与植物、土壤、人之间寻求一种能量的平衡和物质转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50年园林生态学科领域科研发展经过了起步探索(1962-1981)、缓慢发展(1982-2001)、快速发展(2002-2011)3个时期,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末初见端倪,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应用生态学分支学科于21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以及园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问题.当代园林生态研究主要有生态效益研究、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侧重生物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占总体研究成果的76.3%.不同研究方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如生物与环境研究侧重对植物的研究,生态效益研究侧重净化环境、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则侧重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四个研究方面的论文主题词检索和高频主题关键词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的热点有多样性、群落、水土保持、防灾避险、净化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对CNKI中4个研究方面成果中获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统计(不排重),总体成果中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重为10.8%,国家和地方基金是园林生态学科研基金资助的主要来源,基金论文比例之和达到85.4%,且国家和地方基金资助论文较多的是“生态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合计占基金论文79.1%.SCI-E中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为47.1%,是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的4.3倍,且国际基金是基金论文的主要资助来源之一,说明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部分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学界关注.基于CNKI相关主题词统计,“园林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只有“景观生态学”的1%,“城市生态学”的8.3%,“园林生态学”学科系统理论研究在相关生态学科研究中所占比重很低,其理论和方法研究还较薄弱.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持续开展生态效益和园林植物研究的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人-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撑,还需拓展交叉生态心理学或环境心理学等其他相关理论,更多地关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关系以及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既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也使人认识到改变一些行为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3.
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际,其学科研究方向应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调整,并对园林教育的师资结构、招生类别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4.
达活泉公园的园林规划设计标新立异,是在2004年天津园林设计院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的。以邢台市丰厚的历史基垫、独特的城市肌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人文特质为设计的源泉,以生态、休闲、文化为构建思想。设计中延续历史文化景观,恢复自然生态景观,采用自然式布局手法,突出文化与主景、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立足现代,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在对南宁市的公园、广场和展览馆等园林绿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雕塑、景观小品、节庆吉祥物、建筑设计与装饰、硬质铺装、实物展示、植物造景等7种壮族文化景观的营造方式,并应用于广西凭祥市卡凤小学特色化建设规划设计的具体案例之中.方案针对卡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校园文化定位、壮族文化景观营造和特色校园文化策划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园林》是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联合主办的技术性期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收录。主要刊登现代园林论坛、园林历史与文化、园林名家与名作、园林与景观生态、绿地规划与园林设计、园林植物资  相似文献   

7.
董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11-13013
从村庄风貌的概念出发,指出村庄风貌规划应遵循生态多样性原则、发扬地域文化原则、整体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阐述了村庄风貌规划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空间形态景观风貌、自然生态景观风貌、人工物质景观风貌、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4个方面总结了村庄风貌规划的方法,探索了营造宜居、生态、优美的乡村风貌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毛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37-15439
从果树在园林中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出发,针对果树景观花、果、叶、树形、文化景观等构成要素,提出了果树在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原则,包括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果树的生态效益,提高造景搭配的韵律感和艺术性,使用特色性果树品种。探讨了果树在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观光果园等不同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树种的适用范围。最后列举出果树在园林中应用所需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果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叶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81-12983,12990
公园规划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注重生态原貌保护,把低碳节能的理念应用到公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过程中。基于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功能完善、要素配套,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尊重地方(场地)特色,满足公园经营需求,贯彻低碳、节能,避免过度设计等设计原则,以蒙山县古榕公园规划为例,本着保护公园自然原貌、历史文化原貌和地方特色原貌,尽量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所需的空间场所。融入现代审美形式,强调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与基址环境相适应的古榕公园景观空间系统。公园总体布局分为体育竞技运动区、全民健身广场区、园林休闲游憩区、古榕书院文化区4个功能区,根据各分区的不同功能展开设计,营造出既独立又统一的节约型园林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有深远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探析儒家思想在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的历史价值。结果表明: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在稳固族群凝聚力、培育人格品质等方面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限定聚落的延展性及约束个体发展的局限性;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儒家思想价值及儒家思想派生的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设计理念,对当代村落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建筑景观秩序、人文空间营造等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园林学、生态学、文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历史溯源、社会背景、造园特点、文化内涵及美学思想等角度对江南园林进行解析,运用比较法、田野调研、案例解析等方法系统阐释江南古典园林诗意设计,总结出其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对现代设计中地域特色营造,文脉传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泰妙  钱勇  王月瑶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83-2887
寺观园林往往分布于风景秀丽的名山胜地。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通江达海,山城相拥,正是营造寺观园林的沃土。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使得寺观园林成为温州独一无二的园林特色。基于温州寺观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寺观园林具有融于山林、清旷自然,因势就形、布局多样,内外交融、蔚然大观,景借文传、意境清幽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寺观园林是生态和谐、巧借自然造园的典范,其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对现代温州园林资源和历史形成的认识,从而营造出既具有温州特色,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3.
孙华 《乡村科技》2020,(7):91-92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提出可以从生态水岸修复、亲水空间营造、水资源充分利用、水景观品牌打造等方面着手将水文化融于园林水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生态餐厅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餐饮模式,它一改传统的单一建筑模式,而是将建筑、景观、园林、园艺等有效结合,营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态自然景观环境;本文就延庆润泽生态园生态餐厅在规划分区、景观营造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设计方案获得通过并于今年完成施工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5.
台儿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区段,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是运河沿岸景观规划的灵魂。本文以台儿庄樱花洲运河湿地景观的设计研究为案例,提出以古运河为主体,以鲁南地区的运河文化为依托,建立运河湿地景观,形成春季烂漫樱花风景。通过对台儿庄现有的运河历史文化和湿地资源的调查研究,以湿地景观与运河文化交融为主要宗旨,确定了运河文化景观营造和湿地景观营造两大规划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为如何将历史文化与湿地景观相融合,创造独具地域特色的运河沿岸景观提出了一套明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杨家岭公园是根据延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新开辟的一处城市综合性质的绿地.设计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融合延安丰厚的革命历史人文景观与地方特色.以中国革命从此由弱到强最后走向胜利的历史史实为主线,达到环境设计与园林意境和地方特色的有机统一,为市民和游人营造一处集游览、观赏、休息等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7.
马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29-1243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分析了设计中的生态概念及现存的概念误区,误区包括生态概念运用泛滥;片面强调生态的自然性;盲目赋予景观人文文化。以常熟市宝岩生态观光园景观改造为例,分析了该园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目前"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比较保守,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活动比较单一,景观层次杂乱、人文景观薄弱、景观特色不强,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负面现状;提出了以"生态山水园林"为主题,遵循将挖掘营造人文景观与保护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景观设计;最后从整合、保护、恢复、营造4方面论述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园林园艺工程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不仅关乎着园林园艺工程生态功能的体现,同时也为城市居民创造了一个绿色美观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的建成,形成了大量移民城市,库区水位周期性变化,使处于消落带上的移民城市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从移民城市环境现状及问题出发,依据消落带的保护利用模式及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等,结合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园林绿化案例实际,总结出以促进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形象等为目标,适宜三峡库区消落带上移民城市园林营造的方法,为进一步建设库区生态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