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夏播玉米粘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米粘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出发,介绍了玉米粘虫在陕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玉米粘虫的主要技术,对确保玉米安全生产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甚至还会危害到棉花和豆类作物的正常生长。本文主要从玉米粘虫虫态、生活习性和迁飞规律已经玉米粘虫综合防治办法等4个方面来阐述玉米粘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粘虫对玉米的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遭受过粘虫侵害的玉米不仅在色泽、质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淀粉含量等都会产生影响,且无论遭受粘虫侵害程度如何,玉米的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基于此,从玉米粘虫的危害及诱发的原因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玉米粘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玉米粘虫的生物特性、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玉米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市玉米产区爆发大面积粘虫等灾害,导致玉米光秆造成严重减产,针对这一情况,对玉米粘虫怎么防治,如何防治,用什么药以及用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选择什么样的杀虫剂以及用药时期也做出了详细的介绍。除了用药之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在本文中介绍了诱捕成虫(蛾)和诱卵、采卵两种方法。另外,玉米除了粘虫虫害严重影响产量外还有其他种类的病害虫也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玉米粘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遭受玉米粘虫侵害玉米的色泽、容重、千粒重、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析,认为无论遭受玉米粘虫侵害较重或较轻,玉米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接虫后6和24 h记录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数量.[结果]3种粘虫各龄幼虫在接虫后6和24 h时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均有变化.在24 h时,东方粘虫各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其中1龄和2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分别高达82%和89%;劳氏粘虫1~6龄幼虫偏好取食玉米,其中1龄、2龄和3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超过50%,分别为78%、70%和55%,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率;淡脉粘虫1~6龄幼虫均偏好取食水稻,其中2~4龄幼虫对玉米和水稻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存在差异,3种粘虫对玉米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强,对甘蔗和稗草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低龄幼虫喜食玉米,淡脉粘虫低龄幼虫嗜食水稻和玉米,高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不如低龄幼虫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噻虫嗪悬浮种衣剂(S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5%噻虫嗪SC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在1.12~2.24 g/kg之间对两种粘虫均具有明显的毒力,且在玉米不同苗龄对不同龄期及种类粘虫的毒力均存在一定差异。玉米出苗2周,噻虫嗪SC质量浓度为1.12 g/kg时对东方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92.83%,对劳氏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57.13%。与劳氏粘虫相比,噻虫嗪SC对东方粘虫的毒力更强。本研究为生产上选用噻虫嗪SC防治玉米粘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虫害是困扰广大种植户的难题。在所有的虫害中,玉米二代粘虫较为常见,对植株的为害较大。本文阐述导致玉米二代粘虫爆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粘虫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粘虫防治经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份吉林省玉米粘虫大面积发生,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充分认识玉米粘虫的发生及为害规律,积极进行科学防治,可以将粘虫对玉米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粘虫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粘虫饲料。[方法]采用不同饲料饲养粘虫幼虫,对粘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粘虫个体重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苗饲养粘虫效果最优,粘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粘虫幼虫重量为0.329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结论]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粘虫。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末在吉林省桦甸市金沙镇的玉米、水稻田块中,二代粘虫大面积发生,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部分玉米田块减产达70%以上。金沙镇农业站发现虫情后,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农业局及业务部门做出汇报,同时组织农民积极进行防治。由市财政提供资金,政府联系协调农用直升机,业务部门协调无人机和防治农药,在政府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使用农用直升机、农用无人机和人工统一防治等多项措施并举,及时控制了二代粘虫的为害,将二代粘虫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上中旬,黄骅市第3代玉米粘虫大面积暴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分析玉米粘虫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气象学原因,结果表明:7月下旬连续出现的较强降水天气过程,使东北地区正在向南迁飞的2代玉米粘虫降落黄骅市,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虫源,同时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也为3代玉米粘虫的迅速成长提供了环境,从而造成了2012年第3代玉米粘虫的大暴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业的发展也日益踏上了正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恐怕就是虫子了,因为害虫不仅会对庄稼进行啃咬,留下病菌在庄稼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威胁,还会给农民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导致整体庄稼受损。而在虫害中比较猖狂的就是玉米粘虫了,玉米粘虫常年潜伏在玉米地中,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分活动,它喜爱阴凉雨水频繁的地区,如果不及时对玉米粘虫进行防治,那么给人们的食用安全,给农民的收成都带来了威胁。所以,如何高效防治玉米粘虫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山西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在玉米种植中,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成为关键。粘虫作为常见害虫,若未得到有效控制,轻则导致玉米减产,重则导致玉米绝收。该文全面分析探讨玉米粘虫的形态特征以及当地玉米种植过程中粘虫发生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并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有效缓减粘虫对玉米的危害,确保玉米健康成长,为玉米整体的产量与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滁州地区玉米粘虫发生情况,2013—2014年连续2年5—9月设玉米粘虫性诱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定期进行田间普查,得出滁州地区玉米粘虫最佳测报方法为性诱剂及灯诱,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效果最佳,后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效果变差,必须用田间剥查的方式,预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利用几种测报方法相补充的方式,更好地在滁州地区开展玉米粘虫测报,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在我国得到广泛的种植,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市场前景一直看好,近年来仍有不断扩大种植的趋势,而玉米的连片种植给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一些迁移性害虫的发生,一旦爆发,危害十分严重。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粘虫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在消除玉米粘虫,保证玉米稳产高产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粘虫的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萍  李加林 《农技服务》2014,(6):125-125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和水稻等。笔者根据多年的粘虫系统测报工作,总结了粘虫在普安县的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为粘虫的田间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2-2013年西安市7个区县地面观测站5~7月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西安市植保站玉米粘虫发生面积资料,用干燥度指标作为影响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重要气候因素,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建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对西安市2012年、2013年玉米粘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际业务预报及决策部门及早部署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粘虫具有暴食、迁飞和集中危害的特点,主要危害玉米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2012年三代粘虫在天津市大发生,对天津市玉米产量造成一定损失.今年我国南方一代粘虫量较高,天津市各区县要高度重视二三代粘虫发生危害,发现虫害及时组织防治.具体防治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