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和自然环境污染,造成养殖动物生活环境(包括生物、物理及化学等因素)不断恶化,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鱼用消毒剂、抗菌药、杀虫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毒不稳定、产生耐药性、残留量大或污染环境等问题。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加强,微生态制剂因被认为属于无毒副  相似文献   

2.
张明  韦学 《内陆水产》2009,(2):49-49
目前引起特种水产动物发病的病害种类很多,发病率也很高。特别是对虾的养殖,发病率常超过20%。同时在病害的防治中,手段和所用药物得不到很好的规范。据统计,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的药品已达数百种,实际上几乎人用、兽用的抗菌药品都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有的甚至使用孔雀石绿、呋喃类等国内外早已禁止使用的抗菌药物。从亲体暂养开始,使用各种抗菌药和消毒剂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药物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加强渔用药物的行业管理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的增多、水域污染加重及病原传播速度加快等原因,致使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养殖地有机污染加重,养殖生态坏境恶化,病害日趋严重,给养殖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据统计目前人工养殖生物病害在200种以上,每年约有1/10养殖面积发生病害,年损失产量在15~30%左右。渔用药物是有效防治病害、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达到可持续利用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严重的病害,由于药物的使用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药物的使用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渔用药物的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随水产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8,(3):84
目前,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要想养殖顺利进行,就要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进行有效控制。水产动物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水质恶化对水产动物产生的危害。目前的主要控制手段还是使用鱼药。但是许多药物在水产养殖中是禁用的,其中还包括一些水产国标药品,而且还有很多鱼药对水产养殖品种还未做过临床试验,无法确定是否能用。而且药物产品的使用对养殖水体和水产品都会造成污染和残留,因此,我国对养殖水体和水产品的药残也做了严格的规定(见表1和表2)。为了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必须寻求新的高效低毒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动物致病菌耐药性检测数据实际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水产》2013,(10):57-61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地域的扩展、规模的扩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殖环境恶化的不断加剧、种质退化和苗种质量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养殖病害日趋严重。为有效控制疾病,药物防治便成为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三大方法的主要方法。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简称鱼病,在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诸多病种中,细菌性疾病是最重要的类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部疾病所造成总体经济损失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引起特种水产动物发病的病害种类很多,发病率也很高。特别是对虾的养殖,发病率常超过20%。同时在病害的防治中,手段和所用药物得不到很好的规范。据统计,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的药品已达数百种,实际上几乎人用、兽用的抗菌药品都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有的甚至使用一些国内外早巳禁止使用的药物。从亲体暂养开始,使用各种抗菌药和消毒剂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药物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另外,在饲料中长期添加高毒、广谱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也会造成肝脏损伤;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高浓度的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残留时间长,对水体环境破坏很大,很容易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积累造成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8.
王雄 《水产科技》2001,(5):31-32
顺德市的水产养殖主要是以池塘养殖为主,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年限较长,水质污染和农药使用等原因,养殖的生态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因此,控制病害,尤其是致病性细菌对水产养殖对水产养殖业的侵袭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探索防治水产疾病的方法和途径,我市从60年代开始,与有关科研单位如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产动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生产自身的“二次污染”,以及水产养殖病害研究和技术普及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正呈上升趋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中国科协编印的《1999年病虫害防治绿皮书》初步分析估计,我国水产动植物的主要病害有200余种以上,1998年全国约有10%~15%的养殖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国淡水水产养殖病害平均发病损失率(按产量计)在15%以上,损失产值近50亿元。因此,水产养殖病害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1.
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机理与功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大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工养殖也造成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疾病频繁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中普遍使用抗生素类及一些化学药品进行病害防治,但存在着诸如耐药性、毒副作用和对病毒性疾病无效等缺点。而利用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不但可以杀灭病原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加速生长发育,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而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不在体内积累,不污染环境,符合…  相似文献   

12.
邢华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6):286-286
邢华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快速推广,养殖环境日趋恶化,水产养殖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制约水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养殖业者为了控制病害流行而频繁地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发生,但由此造成的药物残留却给人  相似文献   

13.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的无公害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向以生物制剂和免疫方法,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机能,选育抗病品种,采用生态防治病害等进行综合防治为主,使产品成为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14.
夏冬 《科学养鱼》2001,(11):3-4
随着我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发展,特别是养殖规模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病害防治已成为我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关键。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养殖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产动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水环境的优劣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一般都是由水质不良引起的。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环境改良剂及消毒剂。一、卤素类一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白色结晶状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56%~64%,性状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效氯含量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淇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3):136-138
近年来 ,未经妥善处理的工、农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天然水域的污染日趋严重 ;传统水产养殖的过分强化使养殖水域的富营养程度不断加剧 ,导致养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养殖生物的病害发生越来越频繁 ,使水产养殖业蒙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每年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病害的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 1 5 %~ 2 0 % ,产量损失超过 1 0 0万吨 ,经济损失高达 1 70多亿元。目前 ,控制病害的方法主要还是依赖药物进行防治 ,但施药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 ,由于缺乏对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用药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研究 ,养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海芳  常亚青  丁君 《水产科学》2004,23(10):35-39
水产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量投饵等原因,而造成环境恶化,导致各类细菌病、病毒病的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均发生过大面积死亡,尤其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死亡率可达60%-100%,对水产养殖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目前已从生理、病理、种质、营养、生态、流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使用抗生素为代表的传统治疗方法,因其易导致养殖动物产生抗药性、易有残留等原因,在各国逐渐被禁用和取代。免疫机制的研究是合理有效防治各类病害的根本和依据,近来免疫学研究已成为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品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广谱抗生素被用于控制病害发生,过度地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也影响动物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还使抗生素在生物体内残留,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是抗生素较为理想的替代品之一,具有稳定性好、抗性强、复活率  相似文献   

18.
国内渔药使用现状、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最直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因此在我国病害防治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养殖品种众多,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因而我国也自然成为渔药生产、使用的大国。我国渔药的种类较多,使用范围较广。但渔药使用的不规范或滥用和错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某些渔用药物在水产品内的残留,严重威胁了水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滥用渔药对环境的污染,防碍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针对我国渔药使用的现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旨在为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水产药物的发展概况我国水产药物发展落后,起步较迟。由于在叨年代以前,水产养殖技术较为原始,基本届粗放型,因此水体污染状况相对较轻,同时养殖密度的稀疏也造成水产动物相互不易感染,因此用于预防及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也比较简单,通常是漂白粉、敌百虫、生石灰、硫酸铜及确胶类药物等,而且数十年一贯化,这种状况也导致了水产药物研究的严重滞后化。自如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的逐渐普及,养殖水体污染状况日趋严重,因此导致水产动物的病害迅速增多,且已成为阻碍其行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如何预防及治…  相似文献   

20.
三、防控对策在水产病害的防治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树市健康养殖的理念,通过健康养殖中的预防、管理和保健措施来控制水产养殖病害,从而达到防治和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所造成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