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巨蛎属牡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刘必谦 《水产学报》1998,22(3):193-198
用R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定存在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近江牡蛎三种自然种。,它们同属巨蛎属。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互为姊妹种,近江牡蛎与它们互为非姊妹种。有无长牡蛎以及长牡蛎与上述三种牡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蛎江滩牡蛎礁中牡蛎的种类、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并分析了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蛎江滩牡蛎礁中分布有6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a)、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长牡蛎(C.gigas)。在牡蛎群落组成中,熊本牡蛎、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的占比分别为92.92%、5.00%和2.08%,其他3种牡蛎仅在定性调查中发现。夏初和秋季牡蛎平均密度分别为(97±40)个·m-2和(1 770±467)个·m-2;随着潮间带高程的降低,熊本牡蛎密度逐渐降低,而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的密度逐步升高。牡蛎幼体附着与补充开始于6月初、结束于10月初左右,补充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熊本牡蛎在整个礁区均有较高的补充量,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则在中、低礁区补充量较高。结果表明,蛎江滩牡蛎礁中的牡蛎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泥沙淤...  相似文献   

3.
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Thunberg)又名太平洋牡蛎,是目前牡蛎养殖的优良种类之一。二倍体长牡蛎在成熟期为形成生殖腺消耗体内贮存的糖元,且排放精卵后肉质变劣,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三倍体牡蛎生殖腺不发育,到个体成熟时不进行有性生殖,生长速度和干肉重量明显超过二倍体牡蛎。笔者在长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中较成熟的操作流程整理如下。1 受精卯的制备 采用本地海区养殖的1.5~2龄亲贝,选择体大、强壮、肥满度好的个体,冲洗干净进行解剖。将已解剖的、 亲贝分类…  相似文献   

4.
牡蛎是沿海习见且大量生长的一种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我国沿海盛产的牡蛎,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花缘牡蛎、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牡蛎是广东沿海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碍石湾、红海湾、深圳湾、唐家湾、镇海湾和海陵湾等地有大量养殖。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温度下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稚贝的生长与存活差异,以正交组GA(长牡蛎♀×葡萄牙牡蛎♂)、反交组AG(葡萄牙牡蛎♀×长牡蛎♂)、自交组GG(长牡蛎♀×长牡蛎♂)和AA(葡萄牙牡蛎♀×葡萄牙牡蛎♂)的稚贝为材料,开展了温度适应性研究.结果 表明,GA...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度骤降(盐度分别为10、20,自然海水为对照组)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骤降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耗氧率(OR)、排氨率(NR)、排粪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2种牡蛎对盐度骤降的响应存在差异。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IR)和排粪率均在自然海水中最高,低盐对长牡蛎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而近江牡蛎在盐度为20时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处理组。通过测定不同规格牡蛎的代谢率,建立2种牡蛎在不同盐度下的代谢率与规格(湿重)的回归方程,该方程符合幂指数:Y=aWb。通过归一化处理,比较湿重在20 g时,2种牡蛎的能量分配差异。盐度为20时,近江牡蛎的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16.1%),而长牡蛎在自然海水中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7.8%),2种牡蛎的呼吸代谢均在盐度为10时较低,其中,长牡蛎呼吸能仅占0.7%。研究表明,盐度骤降对长牡蛎的影响大于近江牡蛎,小幅度的盐度骤降对近江牡蛎的能量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了近江牡蛎和长牡蛎对盐度骤变的响应,可为牡蛎礁修复工作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褶牡蛎是电白县海养贝类的主要晶种.传统约方法是以石块和瓦片作附着器平播养殖,有效酣苗面积少,场地利用率低,而且场地多在中上海带,牡蛎露空时间长,摄食机会少,生长慢,甚至在夏季易被曝晒死亡.为探索提高养殖褶牡蛎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借鉴水泥棒养近江牡蛎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庆余 《水产科学》1994,13(3):27-29
根据太平洋牡蛎生物学特性,结合金州湾环境条件的实际,1993年开展了大规模生产性试验;采用5月中旬出池的升温促熟苗进行筏式养殖,10月下旬收获,共生长170天,平均壳长达到84mm蛎肉个体平均重8.76g,出肉率14.43%,励肉各项标准达到了出口要求。台产量达到1.078kg,台纯利比原有养殖品种海湾扇贝高1.8倍,达到676.6元,试验结果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今后渤海金州湾筏式养殖增添了一个优良  相似文献   

9.
长牡蛎和福建牡蛎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为比较分析二者的动态生长情况,实验基于动态能量收支理论(DEB),以连续监测的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为强制因子,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调试和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模型参数,利用Python 2.7软件分别构建了桑沟湾长牡蛎、深沪湾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模型,并以两种牡蛎的实测生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所构建的DEB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牡蛎、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情况(壳高、软组织湿重等),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②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温度耐受上限(TH)、温度耐受下限(TL)、半饱和常数(FH)等参数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理化环境、食物组成及牡蛎的选择性摄食有关;③在模拟周期内,受温度和食物的双重限制,长牡蛎冬季生长缓慢,而福建牡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期间主要受到食物的限制。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和牡蛎养殖容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长牡蛎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蛎是人们普遍喜食的海产贝类。全世界超过100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暖温带海区,年产量近百万吨,其中长牡蛎占50万吨以上,成为贝类养殖业的重要支柱。由于长牡蛎体型大、生长快,采用垂下式养殖产量高,很多国家对发展长牡蛎养殖甚为重视,在这方面,日本的进展比较快。欧洲地中海沿岸、美洲和澳洲等地区的长牡蛎生产者就是由日本引进苗种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亦称太平洋牡蛎。它生长快、产量高、壳薄、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双壳贝类中养殖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香港牡蛎(♀)×长牡蛎(♂)杂种在北方沿海养殖中期能否产生种间杂种优势,在分析了早期杂种优势的基础上,以9个香港牡蛎自繁家系、9个长牡蛎自繁家系作为对照,以45个种间杂交家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估了中期杂种存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杂种潜力及其优势。结果发现:1对于存活性状而言(360日龄),香港牡蛎存活率较低仅为9.09%,死亡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90~180日龄);长牡蛎存活率居中为51.26%,存活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繁殖后夏季高温致死(360日龄);而种间杂种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为87.64%,表现出明显的存活优势,其杂种潜力hp=2.72,杂种优势H=189.88。2对于生长性状而言(360日龄),从壳高水平上分析,长牡蛎平均壳高(50.74 mm)最大,显著大于香港牡蛎(45.17 mm)及杂交家系(42.70 mm);且种间杂交家系壳高显著小于两亲本子代;其杂种潜力hp=-1.89,杂种优势H=-10.97。从鲜重上看,长牡蛎的鲜重(17.24 g)最大,显著大于香港牡蛎(12.58 g)及种间杂交家系(9.47 g),且三者间彼此差异显著;其杂种潜力hp=-2.33,杂种优势H=-36.46。3对于产量而言,长牡蛎产量最高为3.22 kg,显著大于香港牡蛎(0.41 kg),与杂交家系无显著差异(2.98 kg);其杂种潜力hp=0.83,杂种优势H=63.97。研究表明,杂种在北方沿海养殖具有很好的抗低温、抗高盐能力,且存活力较强,但是生长性状表现出远交衰退特点。虽然产量性状具有杂种优势,略低于长牡蛎,但由于杂种外观上与香港牡蛎极其相似,故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北方牡蛎养殖的新品系(种)。同时,杂种在华南沿海是否具有杂种优势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牡蛎单体苗种生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采用先固着后脱基或肾上腺素(EPI)诱导方法生产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 Thunberg)单体苗种获成功。选用价格低廉的聚丙烯扁条包装带作为固着基,待牡蛎苗生长至0.5cm以上时,来回弯曲进行剥离,可容易获得单体牡蛎。1992年在120m^3水体中获得平均壳高0.5cm单体牡蛎4036.7万粒,单位水体出苗量33.64万粒;使用肾上腺素诱导太平洋牡蛎眼点幼虫,最佳诱导  相似文献   

14.
长牡蛎大面积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长牡蛎[Crasostrea gigas(Thonberg)](日本称真牡蛎、欧美称太平洋牡蛎)是广温性、广盐性的海产贝类。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又是人们喜爱的海产佳肴,也是我国重点引进开发的海产浅海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太♂洋牡蛎与近♀牡蛎、褶♀蛎人工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周茂德  高允田  吴融 《水产学报》1982,6(3):235-242
本文介绍了以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为亲本的多种组合杂交试验。试验共分为:近?×太?,太?×近?,褶?×太?,太?×褶?四个试验组进行;另外还有三种牡蛎的三个自交组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种牡蛎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褶?×长?的受精率较高,而长×近的正反交的受精率均较低。杂交子:代的D型幼虫的大小性状一般表现为母本特征,而且其大小变异范围比亲本自交大。此外,文中对各组合的幼体发育作了比较,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0):25-25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上)太平洋牡蛎是广盐性、广温性的内湾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现已被世界沿岸国家所普遍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牡蛎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改良牡蛎养殖品系,开发利用浅海资源,福建省于1982年和1983年...  相似文献   

17.
贾圆圆 《福建水产》2021,(3):330-338
牡蛎味道鲜美,富含锌、牛磺酸、糖原等营养物质,其生长快速、产量高、食物链短、经济效益良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水产养殖贝类.我国牡蛎主要的养殖品种为长牡蛎(又称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福建牡蛎(又称葡萄牙牡蛎,C.angulata)、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近江牡蛎(C....  相似文献   

18.
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近江牡蛎采苗基地,每年可生产近江牡蛎种苗1.5亿支(串),其中有部分种苗销往广东湛江、汕头、中山、台山等市及海南省进行养殖。近江牡蛎属滤食性贝类,主要滤食海水中的藻类,从理论上说,它是无公害产品。粤西与广西沿海一衣带水,气候与海洋环境十分相似,而近江牡蛎产品营养丰富,历来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因此,构建粤西、广西沿海近江牡蛎产业带,将极大地促进两地渔农民的增收和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僧帽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3 年采用高温(37 ℃) 休克处理受精卵15 min ,抑制第一极体排放诱导出僧帽牡蛎三倍体,在早期幼虫阶段,处理组幼虫平均壳长显著较对照组大,经过1 年的养殖,三倍体壳长、壳高、软体部湿重和干重分别比二倍体增加13 .2 % 、8 .9 % 、124 .6 % 和87 .1 % 。1997 年采用0 .5 mg/L 细胞松弛素B 在50 % 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处理受精卵15 min 诱导出僧帽牡蛎三倍体,经过14 个月养殖,三倍体壳长、壳高、体重和软体部湿重分别比二倍体增加39 .26 % 、17 .25 % 、72 .50 % 和118 .42 % ,除个别月份外,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生长差异显著( P< 0 .05) ,僧帽牡蛎三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大官坂垦区水体对长牡蛎(又称太平洋牡蛎)进行半人工采苗,具体操作工艺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