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干扰素在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抑制病毒复制等作用,尤其是对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冠状病毒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一、干扰素作用机理干扰素(Interferon,简称IFN)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干扰素是一种广谱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活细胞在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当它进入未感染的细胞时,可诱导该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从而抑制其他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复制。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无论哺乳类还是禽类,干扰素都有两大类型,即Ⅰ型(主要是α和β)和Ⅱ型(γ)干扰素。其中α干扰素(IFN-α)由白细胞产生。Ⅰ型于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最强,主要是通过旁分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病毒感染的能力依赖于细胞的抑制作用。RAS/MEK途径是细胞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因为在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Ras/MEK的激活使得病毒复制。本研究的机理如下:通过激活的Ras/激酶抑制干扰素效应发现,在Ras转化成NIH3T3(RasV12)细胞时,能诱导抗病毒蛋白的反应导致干扰素受损。抑制的Ras/MEK途径恢复了干扰素介导的诱导抗病毒基因,表明激活的Ras中断干扰素的上游抗病毒基因的转录通径。事实上,与矢量控制细胞相比,干扰素诱导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2(STAT2)可抑制RasV12细胞。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犬γ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价值,依据乳酸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和原核表达载体p AMJ399的特点,在不改变编码蛋白的基础上,将原有的犬γ干扰素序列重新优化,构建重组乳酸乳球菌p AMJ399-Ca IFNγ/PSM565,获得了分泌表达的犬γ干扰素蛋白,将培养p AMJ399-Ca IFNγ/PSM565的培养上清液进行5倍浓缩后与MDCK细胞进行作用24 h后,接种VSV病毒,通过观察病变、MTT法检测活细胞数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均证实该蛋白能够抑制VSV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犬γ干扰素在临床上的抗病毒应用和作为细胞因子佐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用干扰素治疗犬病毒性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通过对犬冠状病毒病、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和犬瘟热等病例的治疗,说明干扰素在犬病毒性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在犬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用于犬类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本文通过病例介绍了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以及提高犬类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干扰素在犬类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它是一种类似于多肽激素的细胞功能调节物质,属于细胞因子,有一定种属特异性。兽用干扰素近几年发展迅速,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干扰素已经广泛应用于禽、猪、犬等动物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干扰素作用机理动物感染病毒或是在诱导剂的刺激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体细胞会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既可抑制RNA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在犬类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疗效。笔者通过几个病例介绍了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以及提高病犬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干扰素在犬类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对犬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糖蛋白。由致敏猪淋巴细胞产生的商品干扰素制剂称为猪白细胞干扰素,是一种高活性、多功能的生物活性制品。干扰素是抗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干扰几乎所有病毒的复制,保护未感染细胞抵抗病毒的攻击。干扰素对于免疫应答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可抗肿瘤。干扰素虽然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活性物质,但却具有较严格的种属特异性。为阐明猪白细胞干扰素对其他种属动物的抗病毒作用,我们从1998-10~1999-01期间,选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白细胞干扰…  相似文献   

10.
8种中药成分体外抗犬细小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8种中药成分黄芪多糖(APS),白术多糖(RAPS),黄芩多糖(BSPS),金银花多糖(FLPS),栀子苷(CS),苦参生物碱(SFA),黄芪皂苷(AS)和金银花黄酮(FLF)体外对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分别将8种中药成分通过先加中药再接病毒、病毒和中药感作后加入和先接种病毒再加中药3种加药方式加入到培养24h的F81细胞中,于病毒接种后72h用MTT法测定F81细胞活性以评价各中药成分对F81细胞抵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在第1种加药方式下,APS、RAPS、BSPS、FLPS抗CPV作用较强;在第2种加药方式下CS的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在第3种加药方式下CS、SFA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结果表明,8种中药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F81细胞抵抗病毒感染,部分中药成分的抗病毒作用与加药方式有关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