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桉树人工林林下间作绿肥对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苇  余雪标 《热带林业》2008,36(2):16-20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通过在桉树人工林下间作绿肥作物,对绿肥作物间作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地(杂草地)土壤和桉树1.3m树行间土壤比较,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下间作柱花草后,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3.411%,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485%、1.984%、7.675%,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比值分别比对照降低5.788%、0.245%,土壤pH、有机质、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25%、32.051%、9.539%、46.296%、42.315%、29.567%、50.615%,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2.
珠防工程幼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珠防二期工程监测样地调查、测定的基础上,对珠防工程幼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评价。3~4年生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在2355.25~2457.08t/hm~2之间,比荒山高3.7%~8.2%。其中土壤贮水量、枯落物持水量、植冠层的持水能力分别比荒山高3.65%~8.03%、21.4%~61.1%和42.9%~305.3%。植冠层和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比土壤持水能力小得多,林分的贮水主体为林地土壤。工程实施初期林地对降雨贮蓄量为241.02×10~6m~3,其水源涵养效益为11.22×10~6m~3。从流域宏观层面分析,珠防林幼林初步发挥出调节水分分配的作用,从微观层面分析,珠防工程幼林对径流的影响不明显,对水分的调节作用还很弱。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坛公园古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和烘干法分析了北京地坛公园古侧柏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古侧柏土壤含水量为14.54%;2)土壤容重为1.59 g/cm3;3)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26.86%,40.14%和13.28%;4)土壤紧实度为0.51 kg/m2。  相似文献   

4.
珠防工程幼林综合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珠防工程监测样地调查、测定的基础上,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水文层次对珠防二期工程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进行了评价.3 a~4 a生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量在2355.25~2457.08 t/hm2之间,比荒山高3.7%~8.2%.其中土壤贮水量、枯落物持水量、植冠层的持水量分别比荒山高3.65%~8.03%、21.4%~61.1%和42.9%-305.3%,而土壤贮水量、枯落物持水量增加不明显,植冠层持水量增加显著.植冠层和枯落物层的持水量比土壤持水量小得多,林分的贮水主体为林地土壤.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因恢复措施以及林分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工造林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比封山育林高;4 a生的针叶林的综合持水量最大,针阔混交林、竹林次之;3 a生的阔叶林的综合持水量最大,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次之.  相似文献   

5.
连续4a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母岩、同一土壤类型上的6种植被,以毛竹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土壤蓄水能力毛竹林比柏木林大30%,比柳杉林大52%,比杉木林大64%,比灌木林大71%,比草灌荒山大118%,最大蓄水量毛竹林达1304t·hm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几个沙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0~60cm土层范围内,库布齐沙漠土壤容重平均为1.45g/cm^3,科尔沁沙地为1.50g/cm^3。科尔沁沙地各类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全氮0.042%,全磷0.018%,全钾2.706%,速效磷3.274mg/kg,速效钾35.190mg/kg,有机质9.095g/kg,pH值7.5;在库布齐沙漠:全氮0.014%,全磷0.035%,全钾1.808%,速效磷1.353mg/kg,速效钾67.360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16g/kg,pH值为9;在浑善达克沙地:速效磷4.032mg/kg,速效钾67.247mg/kg,有机质含量为7.450g/kg,pH值为7.5。土壤微生物在沙地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平均数量在库布齐沙漠分别为:2.4×10^3个/g(土)、1.8×10^5个/g(土)和1.8×10^6个/g(土);科尔沁沙地分别为:6.6×10^4个/g(土)、3.8×10^5个/g(土)、1.3×10^6个/g(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细菌大约占73.5%-91.9%,放线菌约占7.8%-22.5%,真菌数量最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二者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环刀采集皆伐半年后的杉木林皆伐迹地土壤剖面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65~70和90~95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其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皆伐迹地的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增加,非毛管孔隙度波动性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下降后微升;与杉木林地表土层的土壤相比,皆伐迹地表土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宁城县绿地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城县县城绿地土壤有机质变幅在(4.71~17.39)g·kg^-1,平均值为8.96g·kg^-1,将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5.38cmol(+)·kg^-1,变幅为12.51~27.59cmol(+)·b^-1,不会对园林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圈地保护小区内凋落物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取样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表比较,结果表明:广西青梅保护小区内凋落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平均存储量及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603 t/hm~2、702.115 kg/hm~2、23.56 kg/hm~2、1 100.96 g/hm~2、2 323.09 g/hm~2、213.01%。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值分别为1.15g/cm3、0.30%、436.18%、43.62%、56.75%、13.13%,土壤较为疏松透气。土壤碱解氮、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53.00、79.82 mg/kg,等级为1级;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锌含量均值分别为32.75 g/kg、1.74 g/kg、0.89 g/kg、1.16 mg/kg,等级为2级;全钾含量均值为16.26 g/kg,等级为3级;有效锰含量均值为3.77mg/kg,等级为4级;速效钾、代换性钙、代换性镁、有效铜、有效硼含量较为缺乏,等级为5级;有效磷含量极度缺乏,等级为6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等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表土呈酸性,石砾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0%、1.11 g/cm3、58.01%、37.73%和20.28%;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为296.02,442.95,321.38 g/kg;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5.99-8.20 cmol(+)/kg,电导率为57.87-97.44,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1.88 g/kg、105.20 mg/kg、0.19 g/kg、2.22 mg/kg和130.53 mg/kg。(2)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全磷、速效磷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土壤容重、石砾含量、最大持水量、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林的石砾含量与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有显著差异(p=0.003,p=0.009,p=0.01),全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5),碱解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8),速效钾与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12);毛竹林pH值和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6,p=0.030,p=0.035)。(3)从土壤理化性状来看,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的土壤质量和肥力要比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好。  相似文献   

11.
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壤呼吸对于林地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分析人工干扰等外力作用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加,改变土壤孔隙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对影响因素和机理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分原理,推导出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就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3.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何贵平陈益泰蔡宏明封剑文关志山关键词杉木、幼林地、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常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  相似文献   

14.
该文旨在揭示重庆市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培肥管理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南川区山区小流域为例,选取3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共采集样品81个,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隶属度函数,分析山区小流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林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旱地全氮、全磷和速效磷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湘南丘陵幼林林下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削减缓坡梯土幼林地的水土流失,设立1000m^2迳流小区,进行定位观测。探讨了植被覆盖对板栗幼林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丘陵红壤区域开垦的缓坡梯地是绿化达标后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在无植被覆盖条件下,年土壤侵蚀蚀量可达6.4778t/1000m^2。植被覆盖能很好的削减土壤侵蚀量,种植面积为24.2%-58.4%时,年土壤侵蚀量可减少35.49%-57.55%,迳流系数平均减少24.09%,输沙率平均减少40.02%,覆盖度每增加0.1则输沙率减少0.0019-0.0027。加大幼林地地面植物覆盖面积和覆盖速度,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油-花生套种或连种是一保土功能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林地不同时期土壤物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引种尾叶桉 6a中 ,对林地土壤某些物理性状进行连续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引种尾叶桉第一轮 (即 6a)后 ,林地土壤容重值波动很小 ,土壤孔隙状况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26年生楠木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肥力进行调查,以研究楠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功能,结果表明:营造楠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水分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楠木人工林比杉木能更好地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岷江上游理县云杉人工林、灌木林、经济林和农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2)灌木林与经济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显著,但灌木林的土壤容重显著小于经济林;(3)农耕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说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理的植被类型和减少人为干扰对于岷江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分形与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人为活动干扰下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的影响,运用土壤分形学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孔隙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长期农业耕作等人为干扰下,玉米作物、板栗经济林和灌草丛群落下的土壤颗粒呈粗粒化特征,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物理结构呈现退化状态;而处于长期封禁保护下的森林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较大,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较高,孔隙结构状况较好。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的粗骨土结构特征,森林群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和对土壤空隙的填充能力,是其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分形学机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粉黏粒含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而与土壤砂粒含量和非毛管孔隙度具有线性负相关关系,它能较好表征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孔隙状况的影响,因而可作为评价土壤物理结构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炼山后板栗林地土壤孔隙度大大增加 ,其增加程度取决于非毛管孔隙度的增加 ;土壤中大于 0 .2 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 ,虽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 ,但遇强降雨时 ,坡度较大的林地易引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