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无害化处理有关认识 (一)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控制措施) 1.生物安全控制.包含无害化处理厂、传染源停留场所、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不造成二次污染、防止病原扩散.(1)对动物尸体的灭菌条件:温度、时间、压力等.(2)对污染区的控制措施:①上卸料区:消毒,尸体袋处理;②冷库消毒;③运输动物的车辆:路线规划,消毒,清洗.(3)分区、分隔措施:①办公生活区与处理区,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墙,人员消毒通道.②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隔:污染区主要包括卸料、上料区,冷库.③人流,物流的路线规划与控制.④设置参观检查走廊,参观检查人员专用.(4)操作人员防护:①业务培训和压力容器操作培训,持证上岗;②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尸体,上料、卸料机械或自动.③进入污染区必要的防护,穿戴胶鞋、防护服、手套等.(5)厂区定期消毒措施;(6)防止苍蝇蚊子老鼠措施.  相似文献   

2.
1无害化处理的概念无害化处理就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和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相关物品及场地环境等,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2无害化处理的法规依据《动物防疫法》第38条: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作防疫消毒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我国《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对高温、化制处理的方式、对象、技术要求都有特定的规定。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的处理标准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3.
一.应用推广情况 近几年来,宜昌市先后从北京爱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9台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建成了8个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心。引进的9台设备规格分别是:日处理动物尸体能力达0.5吨的4台、1吨的4台、2吨的1台,全年处理动物尸体能力可达到3000吨。8个无害化处理中心,3个依托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主要处理检出的不合格生猪、生猪产品及屠宰加工后的“边角废料”,同时处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收缴的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杀灭病毒的效果,选取3个应用化制法工艺处理病死猪尸体的规模化猪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无害化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9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通过处理前后病原核酸检出情况的对比,评估该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病毒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化制法处理前病死猪尸体样品中的部分病原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出且可增殖传代,说明存在活病毒;而处理后样品的细胞培养物中均检不出病原核酸,说明病原均被彻底杀灭。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可彻底杀灭病毒,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是环境保护是兽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近来上海黄浦江松江水段大量漂浮死猪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行业角度来看,无论从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还是动物疫病控制,进一步做好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迫在眉睫. 1无害化处理难以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是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涉及面广;牵涉养殖户、屠业人员、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人员等千家万户监管难度大;二是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场地要要求高,场地难以选择,特别是人口稠密地区;三是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特别是散养户,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集中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四是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补助又没有到位,个别养殖户消极对待;五是部分养殖户环保、防疫意识淡薄;六是追根溯源难,难以打击到位.  相似文献   

6.
无害化处理选择工艺先进实用、设备经济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我国常见的几种无害化处理技术有: 1焚烧处置 是通过对动物尸体进行燃烧的处理办法,可适用于所有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包括直接焚烧和炭化焚烧。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防止病死动物尸体和染疫动物尸体流入餐桌?3月31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在《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中,建议加大对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力度。二次审议稿鼓励采用科学方式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性利用。无害化处理中心应将动物尸体的来源、数量、无害化处理方式和无害化处理后产品的销售情况详细  相似文献   

8.
全勇 《兽医导刊》2013,(8):15-17
一、对于动物无害化的认识(一)专业职责《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二)社会责任应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处理病害动物尸体组织,杀灭病原微生物,有效控制排放产物和附产物二次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三)无害化处理需要什么三要:有效灭菌、环保、资源化利用;三不要:污水、废气、异味。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兰州5月27日电(朱霞)四川省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大批畜禽死亡,若不能及时、科学地对死亡畜禽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可能引发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甘肃省农牧厅会同农牧业专家提供五种死亡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数量不断增大,病死畜数量也随之增大。我区存在部分散养户,由于饲养规模小、防疫意识不强、缺乏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相关设施设备等原因,造成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尸体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掩埋的现象,这将使病原大面积扩散,污染水源,危害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危害生态环境。根据我区自身的发展需要,目前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构建并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是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长效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近日农业部制定印发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以进一步规范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县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峰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11):15-16
<正>无害化处理就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和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相关物品及场地环境等,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为了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扩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严防病原扩散,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在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13.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1].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动物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意义[2].近年来,在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中,我国动物防疫体系暴露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明显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染疫动物尸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殖业的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使动物染疫和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由动物疫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防止染疫动物引发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其与人类接触概率,染疫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阐述了堆肥法处理染疫动物尸体的原理、灭活病原的效果,介绍了尸体组织降解率的评价方法,并总结了近年来堆肥法处理染疫动物尸体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式是指将病死动物深埋或丢入化尸窑处理,既污染环境又占用土地。病死动物处置"升级版"是指将辖区内病死动物集中收集,在委托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采取焚烧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残渣发酵后用做肥料,既环保、废物利用,又不占用土地。1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缺点病死生猪多含有病原微生物,且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处置不当,会致使土壤、水源和空气等污染及食物中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可导致猪只大量死亡的烈性传染病,具有猪群间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虫媒传播等特点。该病自2018年在国内首次发生以来,给我国多省市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我国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国内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讨论,为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病死猪的合理处理模式提供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做好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加强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一、病死畜禽五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五种:1.焚烧。是通过氧化燃烧,杀灭病原微生物,把动物尸体变为灰烬的过程。优点:高温焚烧可消灭所有有害病原微生物。缺点:一是需消耗大量能源。二是占用场地大,选择地点较局限。应远离居民区、建筑物、易燃物品。  相似文献   

18.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此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害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阐述。1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规程和技术标准。《规程》中的生物处理要求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传统的掩埋、焚毁和化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文明性等方面存在弊端。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处理彻底并能实现变废为宝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例,对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