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反刍动物的相关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瘤胃氢化途径增加牛奶中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20∶5 n-3和C22∶6 n-3的含量,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氢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还不清楚。本试验所用动物为5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母羊,动物日粮为高精料饲料,日粮中添加1∶2比例的鱼油和葵花油(30 g/kgDM)的混合物。饲喂添加外源油的日粮0、3、10 d后收集瘤胃食糜分析鱼油和葵花油对瘤胃发酵参数和氢化产物的影响。食糜中的氢化中间体及甲酯化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Ag+-HPLC和气质仪联用进行分析。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不会影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降解消化,但能改变瘤胃食糜的脂肪酸成分。主要包括C18∶0和C18∶2 n-6的减少,反式C16∶1、反式C18∶1、10-O-C18∶0和反式C18∶2的含量增加。外源添加脂类能提高食糜中C20∶5 n-3和C22∶6 n-3的所占脂肪酸的比例并导致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的大量增加,但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量却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中还发现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使特殊脂肪酸如C20∶1、C20∶2、C22∶1、C22∶3...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延边黄牛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480 kg左右的延边黄牛阉牛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整粒亚麻籽(WPS组)和8%破碎亚麻籽(P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组织,测定其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预试期10 d,正试期18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W PS组和P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但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在肌肉组织中WPS组和PS组饱和脂肪酸C16∶0和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18∶2cis-9,trans-11、C18∶2trans-10,cis-12含量显著上升(P0.05);皮下脂肪中W PS组和PS组单不饱和脂肪酸C18∶ln-9、C18∶2n-6、C18∶2cis-9,trans-11、C18∶3n-3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饱和脂肪酸C10∶0、C12∶0、C16∶0、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5)。3)与CON组相比,在肌肉组织中W PS组和PS组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皮下脂肪中PS组和W PS组的4种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可调控延边黄牛肌肉组织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本试验条件下,8%破碎亚麻籽(PS组)添加效果更好,有益于延边黄牛生长性能的提高和脂肪代谢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对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2006年夏季开展试验,选用24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牛,各组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脂肪:无脂肪添加的传统型日粮、添加全亚麻籽日粮、以及添加鱼油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全亚麻籽可改善夏季牛乳脂肪酸组成,尤其可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可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乳脂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使奶牛摄入的C18∶3增加,进而引起乳中C18∶1 trans-11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增强Δ9-去饱和酶的活性,提高了共轭亚油酸(顺-9-反-11 C18∶2)的含量。添加亚麻籽后引起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升高是以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指标为标志的,说明使用亚麻籽可降低由于食入牛奶及奶制品导致的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而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之,添加亚麻籽可改善高温饲养环境条件下奶牛的乳成分和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4.
EPA/DHA对体外发酵及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DHA/EPA对体外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变化的影响。试验通过采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EPA/DHA,连续培养7 d,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发酵模式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pH升高(与CK相比,Trt1和Trt2分别升高了0.11和0.35),Trt2 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CK相比处理组3种主要挥发酸中乙酸浓度下降(P<0.01),丙酸浓度升高(P<0.01),丁酸浓度下降(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与CK相比处理组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1); t 11 C18∶1含量显著升高(P<0.01);c-9,t-11 CLA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PA/DHA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瘤胃氢化过程,使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为采用新的营养措施调控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其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亚麻籽、10%亚麻籽+5%鱼油和5%鱼油。饲养21 d后连续收集7 d鸡蛋,然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鸡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显著增加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单独添加鱼油的蛋黄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最高;2)试验组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3)单独添加鱼油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延长酶1、脂肪酸延长酶2和去饱和酶(脂肪酸去饱和酶1、脂肪酸去饱和酶2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单独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可以富集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添加亚麻籽促进肝脏α-亚麻酸转化生成DHA过程,表现为上调脂肪酸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添加鱼油显示相反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对蛋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以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6周龄京粉1号蛋鸡1 34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4个处理组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15%。试验期60 d。试验第10、20、30、45、60天测定蛋中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第30、60天测定蛋壳强度、蛋黄色度和哈氏单位。结果表明:亚麻籽的添加水平、时间以及二者互作均对蛋中n-3PUFA的富集产生显著影响,蛋中n-3PUFA含量随着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后达到稳定;5%亚麻籽组中鸡蛋DHA含量最高,其他脂肪酸含量以15%亚麻籽组最高;蛋中EPA含量在20 d达到最高,其他脂肪酸在30 d达到最高;蛋黄色度随着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升高而显著降低,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由此表明,给蛋鸡饲喂含15%亚麻籽日粮30 d以上,可获得理想n-3PUFA富集鸡蛋,但要保证日粮色素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对宁乡猪背肌和3种不同脂肪组织中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并探究脂肪酸生成的潜在机制。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43.21±0.64) 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后,宁乡猪背肌中花生一烯酸(C20∶1)、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提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对3个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背肌趋于一致,如能显著提高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亚油酸(C18∶2n-6c)、C18∶3n-6、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P0.05),降低背脂和腹脂中油酸(C18∶1n-9c)(P0.05)、C20∶4n-6(0.05≤P0.10)及肾周脂中硬脂酸(C18∶0)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还能显著降低3种脂肪组织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到5.92。此外,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下调背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γ-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基因的表达(P0.05),对α-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也有抑制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宁乡猪背肌、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C18∶3n-3含量,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范围(4~6)内;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分化及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棕榈油酸钙和包被共轭亚油酸对瘤胃氢化和长链脂肪酸从十二指肠到乳转化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61.9±8.57)kg处于泌乳期的多胎次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两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补充50g棕榈油酸钙和包被共轭亚油酸,试验共开展42d。结果显示,两个试验组对山羊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淀粉摄入量及养分在十二指肠流量和瘤胃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棕榈油酸钙组相比,包被共轭亚油酸组有降低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P=0.08),但处理组对淀粉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山羊饲喂棕榈油酸钙或包被共轭亚油酸日粮后,脂肪酸的十二指肠流量高于脂肪酸摄入量。包被共轭亚油酸增加了C18:2trans-10,cis-12和C18:2cis-9,trans-11的十二指肠流量,导致两种脂肪酸对瘤胃的氢化保护率均达到16%。C18:1cis-9、C18:2cis-9,12、C18:3cis-9,12,15的瘤胃生物氢化不受包被共轭亚油酸处理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与添加棕榈油钙相比,在奶山羊中饲喂不受瘤胃生物氢化包被共轭亚油酸对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淀粉摄入量、十二指肠流量及瘤胃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包被共轭亚油酸增加了十二指肠的流量和C18:2trans-10,cis-12和C18:2cis-9,trans-11的比例,使瘤胃生物氢化保护率达到15%~16%。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达  双金  玉荣 《中国奶牛》2011,(4):19-23
本试验主要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提高26.94%(P〈0.01);其中明显增加C18:2、C18:3、C20:4、C20:5和C22:6脂肪酸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ω-3 PUFA(包括α-C18:3、EPA、DHA)脂肪酸含量和ω-6 PUFA脂肪酸(C18:2、γ-C18:3和C20:4)含量,两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78.47%和19.40%。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P〈0.01)降低牛乳中ω-6 PUFA/ω-3 PUFA比值,降低33.10%。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外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菊科黑沙蒿乙醇粗提物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脂肪酸生物氢化、CLA含量及其前体物trans-11C18∶1含量的影响.黑沙蒿乙醇粗提物添加的剂量分别是0(对照组)、3、30、300及3 000 mg/L.培养时间分别是2、6及24h.在每个采样时间点、每个添加量均设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黑沙蒿乙醇粗提物有降低C18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化率的趋势,有增加CLA生成前体物trans-11C18∶1脂肪酸含量的趋势,有增加CLA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奶牛日粮添加植物油籽引起原料乳脂肪酸组成情况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途径.选取45头泌乳期荷斯坦牛,分为3组,以不添加油籽为对照组,以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作为两个试验处理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实能显著提高乳脂中CLA、EPA、DHA和PUFA的含量(P<0.05),降低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水平,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PUFA/SFA)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2.32%和36.37%.乳脂中CLA(c9t11t,10t12c)比例油葵籽和亚麻籽两个处理组依次比对照组提高了161.01% (P<0.05)和53.18% (P<0.05);油葵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0.91%和196.20%,亚麻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43.32%和255.84%.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料籽实,优化了乳脂肪酸的构成,油葵籽对乳脂中CLA的提高效果比亚麻籽更好.  相似文献   

12.
16只体重相近(34.06±1.68)kg的杂交公羔羊按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原理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5%、10%、15%亚麻籽的日粮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在60d的试验期内,随着亚麻籽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羊的净增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3个指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15%亚麻籽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各处理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c9,t11-CLA的含量各试验组比对照组都要高(P<0.05),其中15%亚麻籽组最高,然后是10%亚麻籽组和5%亚麻籽组;肌肉中亚麻酸(C18:3)的含量与亚麻籽的添加水平呈正相关,15%亚麻籽组最高;二十碳五烯酸(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为10%亚麻籽组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C18:3(n-3)对仔猪回肠壁脂肪酸组成、黏膜结构和肥大细胞的影响。16头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分别饲喂含猪油(LAR)或亚麻油(LSO)的基础日粮。分别于母猪分娩后和哺乳14 d后测定母源性红细胞的脂肪酸组成。并于仔猪1、7和28日龄时测定其回肠内脂肪酸组成、绒毛隐窝结构及在肥大细胞脱粒后用尤斯灌流系统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通量。在仔猪1日龄时,饲喂亚麻油酸组仔猪母源性红细胞和回肠内C18:3(n-3)和C20:5(n-3)含量增加,而C22:6(n-3)和C20:4(n-6)含量降低。饲喂亚麻油的母猪母乳中C18:3(n-3)含量也增加。在7和28日龄,亚麻油处理组仔猪回肠内C18:3(n-3)含量增加。另外,28日龄亚麻油处理组仔猪回肠内C20:4(n-6)脂肪酸水平明显低于猪油组仔猪(P=0.09),同时△5脲酶的mRNA表达也更少。相比较于猪油组仔猪,亚麻油组1日龄仔猪的小肠绒毛更短.7日龄仔猪的隐窝也更浅。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肥大细胞的脱粒作用对2组仔猪回肠通透性的影响都降低,但亚麻油组仔猪在7日龄达到最小值,而猪油组仔猪在28日龄时才达到最小值。总之,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对改变仔猪回肠脂肪酸的组成、结构及生理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饲料淀粉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其转化为体脂肪的效率较低。本文综述了加热、制粒、包被、氢氧化钠和甲醛处理等降低饲料淀粉瘤胃降解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在1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1.5%、3.0%、4.5%亚麻籽油,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3.5%)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8周。结果表明:3.0%、4.5%组罗非鱼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而3.0%、4.5%组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5%组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0%、4.5%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组罗非鱼肌肉C20∶5n-3(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3/n-6 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肌肉C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3.0%组罗非鱼肌肉C22∶5n-3(D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4.5%组罗非鱼肌肉P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1.5%、3.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可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且亚麻籽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牧草基础性日粮中添加250g/d鱼油(FO)后,牛皱胃中20~24碳脂肪酸的富集情况及瘤胃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银染薄层色谱分析法和气质串联质谱方法用于分析样鱼油和皱胃食糜中酯化脂肪酸和4,4-二甲基唑烷的衍生物的量便于定性20~24碳脂肪酸。与对照组比较,FO处理组会引起20碳和22碳氢化中间体(包括至少一个反式双键脂肪酸)的积累,而在鱼油中未出现c-14C20:1、C20:2n-3、C21:4n-3和C22:3n-6。在对照组和处理组食糜中未检测到20碳以上共轭脂肪酸。总之,日粮中鱼油会引起泌乳奶牛皱胃中大量长链脂肪酸氢化中间体的积累。比较对照组和处理组奶牛摄食和皱胃外流的20、21、22碳脂肪酸量表明,C20:5n-3、C21:5n-3、C22:6n-3被证实在瘤胃中氢化第一步为近羧基端双键的还原和异构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在母猪日粮和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酸对断奶仔猪组织器官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妊娠110 d的母猪100头,随机分为2组,母猪分娩后对照组饲喂母猪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亚油酸。母猪分娩后,选择体重为(6.03±0.45)kg的25 d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对照组饲喂断奶仔猪基础日粮(饲喂对照组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处理1组(饲喂对照组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和处理2组(饲喂亚麻油酸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亚麻油酸。试验期62 d。结果显示:母猪和仔猪日粮都添加亚麻酸油及仅仔猪日粮添加亚麻酸油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2 d仔猪皮下脂肪苹果酸脱氢酶的活力(P 0.05)。母猪和仔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酸显著影响了断奶仔猪25 d和62 d肝脏和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P 0.05),其中母猪日粮添加亚麻油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2 d仔猪皮下脂肪C18:1n-9、C18:2n-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肝脏中C16:1n-7、C18:2n-6、C18:3n-3、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的含量(P 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猪日粮添加亚麻油酸可以改变乳和断奶仔猪肝脏中脂肪酸的组成,25 d断奶仔猪肝脏和皮下脂肪脂肪酸的组成取决于仔猪日粮中亚麻油酸的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蛋鸡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的影响,根据相关标准,采用人工和系统的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章,并用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分析计算合并标准均数差(SMD)及95%置信区间(95%CI)。通过检索与筛选,共有8篇文章21个试验被纳入,共包括1390个研究对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蛋黄中亚麻酸(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亚油酸(LA)、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花生四烯酸(AA)、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n-6PUFA/n-3PUFA的SMD和95%CI分别为17.51(13.34,21.69)、5.39(4.22,6.55)、0.42(-0.39,1.23)、8.86(7.59,10.14)、-1.62(-2.54,-0.70)、-0.44(-0.97,0.08)和-5.22(-6.62,-3.82);混合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DHA和n-3PUFA的异质性来源为亚麻籽添加剂量,蛋黄中ALA、AA、LA和n-6PUFA/n-3PUFA的异质性来源为亚麻籽的添加剂量和蛋鸡产蛋周龄。由分析结果可知,蛋鸡日粮中添加亚麻籽能显著提高蛋黄中的ALA、DHA及n-3PUFA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AA和n-6PUFA/n-3PUFA的水平,且富集水平受到亚麻籽添加剂量和蛋鸡产蛋周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蛋鸡日粮亚麻油水平对蛋黄脂肪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54只50周龄健康海蓝褐壳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分别饲喂含0%、2%和4%亚麻油的日粮,研究不同亚麻油水平对蛋黄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亚麻油水平升高,肝脏和蛋黄中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0%亚麻油组比较,2%和4%亚麻油组蛋黄的ALA分别增加8.33倍和18.18倍,EPA含量分别增加7.75倍和4.00倍,DHA含量分别增加5.95%和9.19%。表明蛋黄沉积脂肪酸与日粮脂肪酸组成有强相关。日粮中亚麻油脂肪酸的组成可直接反映在鸡蛋蛋黄沉积的脂肪酸上,在日粮中添加亚麻油,可获得富含n-3PUFA鸡蛋。  相似文献   

20.
叶帅  袁朝晖 《猪业科学》2010,27(3):68-7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日粮中分别添加亚麻籽、亚麻籽粉和亚麻籽油对母猪及仔猪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经产约克夏×长白母猪。将其随机分往以下四个处理组:1)对照组,(CTL不添加亚麻,n=15);2)10%亚麻籽组(FS,n=16);3)6.5%亚麻粉组(FSM,n=14)和4)3.5%亚麻油组(FSO,n=15),试验日粮从妊娠第68d开始饲喂直到产后第21d,4个处理组日粮为等氮和等能量日粮。母猪分别于妊娠的第62d、110d及产后第2d、21d颈静脉采血,产后第3d、20d采集母乳,分析血浆和乳汁中脂肪酸组成,每窝屠宰1头仔猪测定胴体和脑组织脂肪酸组成。妊娠的第110d,与FSM组相比,FS和FSO组母猪血清中n-6/n-3脂肪酸比值降低(P0.001)、SFA(P0.05),含有更多的PUFA(P0.001)和n-3脂肪酸(P0.001)。产后第21d各处理组间血清MUFA存在差异(P0.05),产后第3d、21d,FS和FSO组乳汁n-3含量升高(P0.01)而n-6/n-3比降低(P0.001)。与FSM组比,FS和FSO组新生仔猪胴体和脑组织中n-3脂肪酸升高(P0.001)而n-6/n-3比降低(P0.01)。结果表明饲喂添加亚麻籽和亚麻油能显著提高母猪及其仔猪脂肪酸组成,而这取决于亚麻中油的组成,FSM组未获得与其他亚麻处理组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