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黑果花楸相关加工产品提供理论和含量依据。[方法]以黑果花楸、蓝莓和蓝靛果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小浆果多糖及总黄酮含量,p 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黑果花楸全果的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均高于蓝莓和蓝靛果,在所测3种小浆果中最高,分别为0.352 0、2.636、1.764 mg/g。[结论]黑果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莓花色苷,并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黑莓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黑莓花色苷具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能力,在25℃条件下,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解吸平衡时间为3h.最佳的分离条件:上样速率1.6 mL/min,上样体积1100 mL粗提液,3倍柱床体积的75%乙醇,以1.0 mL/min洗脱速率洗脱,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得率为1.22%,花色苷回收率75.45%,纯度86.50%.比较研究黑莓花色苷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黑莓花色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而其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高于维生素C,这可能与黑莓花色苷单体的分子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紫甘薯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因此有抗氧化活性,为探明新选育的滇紫甘薯抗氧化组分和活性,为滇紫甘薯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滇紫甘薯新品种的花色苷、总黄酮、绿原酸、总酚、β-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不同滇紫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和总还原力均高于对照;滇紫甘薯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现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说明滇紫甘薯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与含量呈正相关。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在滇紫甘薯24号中较低,但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均较高,尤其绿原酸含量最高,且对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较小;滇紫甘薯54号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还原力最高,清除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最小,抗氧化活性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抗氧化组分较为均衡,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可作为功能型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我国寒冷地区果树栽培品种,选取毛樱桃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成熟期单果重、纵横径、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果实各性状之间、果实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樱桃果实单果重为1.05g,可滴定酸含量为0.88%,类黄酮含量为3.40mg·g~(-1),总酚含量为1.63mg·g~(-1),花色苷含量为23.24mg·100g~(-1),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高且高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可滴定酸含量与总酚和花色苷的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类黄酮含量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是清除·OH自由基最主要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蔬菜营养成分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揭示不同蔬菜营养价值差异,为指导大众日常饮食健康奠定理论基础。以深圳市7种常见叶菜类蔬菜为材料,测定其9种营养成分含量及蔬菜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番薯叶含有极高的总酚、总黄酮和较高的膳食纤维,使其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强于其他蔬菜。上海青、菠菜和小白菜次之。而麦菜和生菜由于极低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导致其综合评价最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蔬菜汁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强相关,其次为膳食纤维和色素,而维生素C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偏弱。本次测试蔬菜中番薯叶和上海青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菠菜、菜心和小白菜,最后为麦菜和生菜。  相似文献   

6.
都柿果酒在酿制过程中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笃斯越桔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类成分,在笃斯越桔果酒加工过程的主要阶段(原汁、发酵2、7 d、后酵30 d和新酒)监测总酚和花色苷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在笃斯越桔果酒各加工过程中,花色苷和总酚含量主要呈递减趋势,新酒中多酚和花色苷含量较发酵2 d中的分别减少了16.8%和17.4%。果酒各加工过程中,清除自由基能力随花色苷和总酚含量递减而递减,新酒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较发酵2 d中的分别下降了22.5%和14.9%。花色苷和总酚含量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相关系数在0.97以上,说明它们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氮磷配比对小粒黑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以‘连枷条’黑豆品种为材料,分析16种不同氮磷配比施肥处理后,小粒黑豆总黄酮、总酚、总花色苷、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氮磷配比对小粒黑豆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N_3P_2(N 270kg·hm~(-2),P_2O_5360kg·hm~(-2))的总黄酮质量分数、N_0P_2(N 0kg·hm~(-2),P_2O_5360kg·hm~(-2))的总酚质量分数及N_1P_2(N 90kg·hm~(-2),P_2O_5360kg·hm~(-2))的总花色苷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4.26mg·g-1、26.60 mg·g-1、1.27 mg·g-1,且均显著高于未施N、P的对照(P0.05)。总黄酮、总酚与DPPH·清除作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花色苷与O_2~(-·)清除作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籽粒色差值ΔE与总黄酮、总酚、DPPH·清除作用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总花色苷、O_2~(-·)清除作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每公顷施N 270kg,P_2O_5360kg;N 0kg,P_2O_5360kg;N 90kg,P_2O_5360kg分别为小粒黑豆高总黄酮、高总酚、高总花色苷的最佳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8.
比较10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总酚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分别对其猕猴桃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旨在分析得到总酚含量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0个品种猕猴桃皮总酚含量约是果肉总酚含量的8~16倍,而猕猴桃皮总酚提取液清除自由基能力高于果肉,猕猴桃皮DPPH自由基清除最强的是黄金果,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78,猕猴桃果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金魁,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85。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与所含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以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changzao’)果实为试验材料,经-18℃冻藏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冻藏条件下,随着冻藏时间的推移,灵武长枣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等物质含量逐渐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逐渐降低。维生素C、总酚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黄酮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这3类物质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主效物。此外,冻藏可以保持灵武长枣果实一定的DPPH自由基还原能力。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下降,使得总酚及总黄酮类物质在冻藏后期可维持枣果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11)
本文研究了真空浓缩对蓝莓汁营养成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蓝莓汁的总酚、总黄酮、花色苷、Vc的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性蛋白质、DPPH清除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42份黑米品种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及其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黑米品种及籼、粳、粘、糯类型之间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黑米/白米、籼/粳、粘/糯各类型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总体呈现粳大于籼、糯大于粘的趋势。242个黑米品种按快速聚类法可聚成10大类群,184个籼型品种聚成10类,58个粳型品种聚成6类。黑米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与其中的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表明黑米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的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桑葚果汁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研发桑葚果汁等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无核大石”桑葚为材料,经加工制成果汁,然后测定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桑葚果汁的品质特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花色苷等活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74、1.18和0.79 mg/g;当桑葚果汁浓度为10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3.84%,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89.72%,金属离子螯合率为55.23%.[结论]桑葚果汁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期铁核桃雄花的营养价值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生长期铁核桃雄花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为铁核桃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黔核7号’铁核桃盛果期(36年)和初果期(4年)的雄花为试材,测定其干物质、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淀粉、粗纤维、灰分含量和可利用能量等8种常规营养成分指标及P、K、Ca、Mg、Fe、Mn、Cu、Zn、B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及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等3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离子还原能力)。【结果】不同生长期铁核桃雄花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明显不同,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盛果期铁核桃雄花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淀粉、可利用能量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增加,与初果期雄花差异显著,其中脂肪含量(135.9 g/kg)较初果期雄花高近50%。盛果期铁核桃雄花的K、Zn含量显著高于初果期雄花,但Fe、Mn、Cu含量及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显著低于初果期雄花。铁核桃雄花中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盛果期铁核桃雄花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初果期雄花。【结论】盛果期和初果期‘黔核7号’雄花可分别作为常规产品和保健型产品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靛果和栽培蓝靛果BLY、DN-1、DN-2、DN-3、BL、EF、ED、RB为材料,采用pH示差法、O.D.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种蓝靛果果实中的总花色苷和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每百克野生蓝靛果和栽培蓝靛果BLY、DN-1、DN-2、DN-3、BL、EF、ED、RB中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273.25mg、448.86mg、502.991mg、360.226mg、388.589mg、432.203mg、419.506mg、144.068mg、118.109mg;栽培品种DN-1中总花色苷含量最高,RB中总花色苷含量最低;pH示差法、O.D.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蓝靛果中总花色苷含量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百香果副产物低价值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旨在明确紫色(TN类)和黄色(QM类)百香果果汁、果皮、果籽的营养物质积累情况,为百香果副产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百香果各组织对DPPH·、ABTS+·的半抑致浓度,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及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百香果不同的组织抗氧化能力、活性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百香果不同组织中,果籽的DPPH·、ABTS+·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果汁和果皮,其中TN类百香果果籽清除DPPH·的能力分别约是果汁、果皮的37.87倍、29.06倍。TN类百香果总酚、总黄酮含量比QM类高。矿质元素K、Ca、B、Mn、Fe在果皮中含量最高,果籽中含量最低,其中果皮中K元素含量是果籽的10.16倍;Mg、P、Zn、Cu在果籽中含量最高,其中Zn元素在果籽中的含量为49.06 mg/kg,是果汁和果皮中Zn元素含量的3.11倍、3.71倍,果籽的Cu元素是果汁和果皮的6.88倍、...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开发和利用山莓资源,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山莓茎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测定其黄酮提取液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山莓茎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回流温度80℃、提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山莓茎皮中总黄酮含量可达28.811mg/g。山莓茎皮黄酮提取液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0%时,IC50值均低于合成抗氧化剂BHT的IC50值,说明山莓茎皮黄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成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以黄、紫洋葱的外层果皮和内层果肉为试验材料,经乙醇提取后测定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指标(DPPH自由基清除性能、ABTS自由基清除性能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紫色洋葱外层果皮及果肉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黄色洋葱;洋葱外层果皮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内层果肉(P0.01);洋葱中总酚、总黄酮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云南省6种特色蜂蜜的理化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合基本理化特征分析不同抗氧化物质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度,以阐明云南部分特色蜂蜜的基本理化特征和抗氧化特性,探讨用抗氧化性评价蜂蜜质量的可行性.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种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蜂蜜中总酚、总黄酮、脯氨酸含量及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数据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蜂蜜中总酚含量均值为(20.78±0.13)mg GAE/100 g,总黄酮含量在(2.42±0.19)~(15.96±0.12)mg QE/100 g之间,脯氨酸含量平均值为(913.44±12.17)mg/kg.咖啡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明显高于其他蜜.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是影响蜂蜜总抗氧化性的主要因素,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增加时会提高蜂蜜的抗氧化能力.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采集的澳洲坚果蜜,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外,中蜂坚果蜜的总酚、总黄酮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西蜂坚果蜜,而还原力却显著高于西蜂坚果蜜.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还原力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681),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01).由于蜂蜜本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并受到蜂种、蜜源植物、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蜂蜜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所有蜂蜜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还原力)表现为咖啡蜜>中蜂坚果蜜>红河百花蜜>野藿香蜜>西蜂坚果蜜>野坝子蜜17>苕子蜜>野坝子蜜16>维西百花蜜.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具有强稳定性、高抗氧化与良好感官品质的黑果腺肋花楸汁,以出汁率、沉淀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料液比、果胶酶添加量,分析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性、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能力;并从色度、总酚、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性4个方面对不同贮藏方式的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稳定性研究,用模糊数学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料液比为1∶1、果胶酶添加量在0.4%时,黑果腺肋花楸汁的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较高;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1.5 μmol·mL-1,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为17 610.3 U·mL-1。100 mL黑果腺肋花楸汁中相当于含有100.0 mg维生素C(VC),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6.8、0.7 mg·mL-1;在4 ℃避光贮藏120 d,果汁呈深紫红色,颜色变化不大,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抗氧化能力均未明显降低;感官评价介于优、良之间。通过工艺优化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汁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且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家庭压力烹调对绿豆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常压烹调为对照,检测不同压力和时间烹调后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结果显示:和总酚含量相比,总黄酮含量与3种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有最高的相关性。与生样相比,除总多酚外,各烹调处理的总黄酮和各抗氧化能力均有下降。总体而言,家庭压力烹调对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保存效果与常压蒸煮烹调差异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