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生产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章成 《当代畜牧》2013,(12):35-36
本文分类介绍了临床上常见的抗病毒类药物,阐述其作用机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临床在抗病毒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病毒药物在口蹄疫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口蹄疫对一些国家的畜牧业以及人类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疫苗在口蹄疫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抗口蹄疫病毒药物具有快速干预病程的作用,因此,这些药物与疫苗配合应用能够在疫苗免疫初期发挥早期抗病毒的作用,弥补疫苗抗体产生前免疫保护力不足。本文主要论述了抗病毒药物在口蹄疫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和繁殖方式,给防治病毒病造成了困难。根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种类,得出抗病毒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防治病毒病的主要的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但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 抗病毒药物作用的机制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人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2 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4.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例中居第 2位 ,仅次于细菌 ,占 3 6 8% [1 ] ,且有上升趋势。应用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几年来 ,发展迅速。由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 ,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 抗病毒药物作用的机制( 1 )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 2 )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 3 )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 4 )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2 抗病毒药物[1,2 ,3,4 ,5 ]2 .1 抗病毒细胞因子病毒感…  相似文献   

5.
<正>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动物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但于病毒独特生物学特性及不同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使在病原抑杀和疾病防治上造成困难,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抗病毒药物作用的机制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2 抗病毒药物2.1 抗病毒细胞因子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机体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反应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因子。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决定病毒病毒感染的结局和疾病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按功能的不同可分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治疗猪病是通过抗菌、抗病毒以及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实现的,具有无药物残留、无公害的优势,可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养猪生产率,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疾病系病毒引起的一类疾病,其预防与治疗是现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分别从中药研究概况、中草药抗病毒感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主要抗病毒中草药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抗病毒中草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药物在兽医上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和繁殖方式,给防治病毒病造成了困难。本文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和种类,得出抗病毒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的比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感染的致死率,占36.8%,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很多病毒感染动物,形成多种急、慢性传染病,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药物防治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整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或感染易感动物。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理想的药物应当不影响机体细胞的代谢。然而,因为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虽然是病毒复制的强抑制剂,但在动物体内却有毒性。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疾病中沙门杆菌、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和开发抑菌抗病毒、提高抵抗力的药物和疫苗是各国研究的热点[1-3]。千世杨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科学试验及实践成果开发出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提高免疫力、抑菌、抗病毒作用。本试验通过体外抑菌抗病毒试验对中药千世杨进行研究,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1材料1.1药物和主要试剂中药千世杨,由天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1.
中药抗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中药中筛选出了大量抗病毒药物,取得了较大进展,抗病毒药已由清热解毒药扩大到具有泻下、祛风湿、止血、活血、补虚等功效的药物。此外,对以前未作药用的天然产物研究也大大加强。笔者等从病毒的致病机理、机体的抗病毒免疫、中药的抗病毒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兽用抗病毒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的比率仅次于细菌感染的致死率,占 36 8%,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很多动物感染病毒,形成多种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药物防制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 RNA或 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整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感染易感机体.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被应用,极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地抑制病毒复制中的某些需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自发现卵黄抗体以来,鉴于其来源便捷,提取简单,许多学者在生物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应用,其优点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多年来兽药使用不规范导致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如何有效合理的防治动物疾病.国内外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的限制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抗病毒药物替代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 ].卵黄抗体的生产成本低、产量大、绿色无残留污染等优点为畜牧业的绿色生产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疫病作为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毒药物,而中药因其独特的病毒病防治视角,成为近年来我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病毒性疫病发病机理与近年来抗病毒中药研究成果,对中药的抗病毒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多方位、多靶点、天然低毒兽医临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黄芩苷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菌、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过敏、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理活性,能够据此研发多种预防与治疗病毒病的新型药物,但目前对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黄芩苷的药理作用、中药抗病毒机理以及黄芩苷的抗病毒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黄芩苷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 ,畜禽疾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传染病 ,而传染病中约 75 %为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性感染是严重危害畜牧业与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基因的自然突变给疫苗的广泛有效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 ,病毒致癌作用也象基因突变一样难以检测。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方法与药物 ,病毒的细胞内寄生特性也给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1] 。分子病毒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病毒与宿主以及病毒致病机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近年来 ,人们根据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日益深入 ,设计出新的抗病毒制剂与方法 ,反义技术就是其中之一[2~ 4 ] 。1 …  相似文献   

17.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原体,当前防控病毒性疾病仍以疫苗免疫为主,但由于病毒种类多样,变异频发,单纯的免疫已经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因此,开发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品种较少,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大,由此中药因其独特的疾病防治优势,走进了众多学者的视线。研究显示,多种中药饮片、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均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论文结合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对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兽医临床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很大的风险,亟待建立更多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技术。文章分析了畜产品、兽药和饲料中抗病毒药物的检测情况及发展趋势,为畜禽抗病毒药物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发病、死亡的比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感染的致病率,占36.8%,且发病率呈上升趋组很多病毒感染动物,形成多种急、慢性传染病,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药物防治作为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由于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善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或感染易感机体。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  相似文献   

20.
在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动物在饲养环节必然需要使用一些兽用药物。当动物使用药物后,部分药物直接蓄积或存在于动物的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