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石市的农业技术人员和菇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将棉籽壳、玉米芯、豆秆、甘蔗渣、棉纺屑、废棉、米糠、麸皮、玉米秆、高粱秆、稻草、麦草、油菜壳、高粱壳等农业废弃物大量应用于平菇栽培,只要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米糠和麸皮、玉米粉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20%,即1千克米糠或麸皮、玉米粉可生产出1.2千克平菇,棉籽壳和废棉、棉纺屑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玉米芯、豆秆、甘蔗渣、玉米秆、高粱秆、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空闲土地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空闲土地较多,如果进行适当整理,并搭建大棚,再应用米糠、麸皮、棉籽壳、棉纺屑、稻草、麦草、玉米秆、玉米芯、油菜壳、豆秸等农业废弃物大力发展平菇生产,即可达到变废为宝、增加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的培养料除了传统栽培用的锯木屑以外,棉籽皮、废棉、玉米芯、稻草粉、豆秸、甘蔗渣等均可栽培,但需加入一定量的辅料,如麸皮、米糠、豆粉、糖、玉米粉、石膏粉等。目前山东省主要利用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栽培金针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栽培灵芝的效果。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用稻草、麦草和油菜杆做主要原料栽培灵芝是不可行的,而用大豆秸、豌豆秸、蚕豆秸、花生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玉米芯、玉米秆、棉籽壳栽培灵芝是可行的。用大豆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棉籽壳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6%,生物转化率可达66%~80%;用玉米芯、玉米秆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9%,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栽培灵芝的效果。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用稻草、麦草和油菜杆做主要原料栽培灵芝是不可行的,而用大豆秸、豌豆秸、蚕豆秸、花生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玉米芯、玉米秆、棉籽壳栽培灵芝是可行的。用大豆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棉籽壳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6%。生物转化率可达66%-80%:用玉米芯、玉米秆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9%,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4.5%和50%。  相似文献   

6.
基于稻、麦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麦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差异,以60%稻草配方和100%麦草配方的培养料为栽培基质,研究发菌料在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的p H、电导率、含水量、灰分、碳氮含量、C/N等理化性质及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100%麦草配方相比,60%稻草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的培养料电导率、灰分含量较低,而第二潮菇后的碳氮含量迅速升高。三潮菇结束后,60%稻草配方的培养料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率低于100%麦草配方,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差异不大。研究初步探明了稻、麦秸秆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差异,为进一步利用稻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菇对营养的要求,多种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栽培平菇,棉籽壳栽培平菇产量高,是栽培的首选原料。近年来棉籽壳供应日趋紧张,且价格上升,也可选择其它培养料。如北方玉米产区,玉米芯作为主要原料日益受到菇农的重视。一些地区使用稻草、花生壳等作为栽培原料.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相似文献   

8.
草菇又叫苞脚菇、麻菇、兰花菇等,是主要食用菌之一,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和香菇。草菇品质鲜嫩,味道鲜美,炒菜、煲汤均可,口感可与香菇媲美,还可制成干菇、草菇粉,加工成罐头,酿制草菇酱油等,产品均畅销于国内外市场。栽培草菇的原料很多,诸如稻草、废棉、甘蔗渣、棉籽壳、苎麻渣,甚至种过蘑菇的废料都可用来种草菇。栽培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比其他食用菌少,管理也简单,一般初次栽培就可获得成功;草菇栽培周期短,从栽培种下料到采收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北京地区的秸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将其应用于双孢蘑菇栽培领域作为生产资源。在传统双孢蘑菇麦草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玉米秸、菇渣代替部分麦草,以干燥称重法、凯氏定氮法、灼烧重量法等对3个不同配方双孢蘑菇栽培期培养料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以DGGE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特征。添加玉米秸、菇渣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含碳量有所提高;培养料的含氮量越高其产量也越高,产量高低依次为传统麦草配方>玉米秸配方>菇渣配方。不同配方栽培时期共有的优势菌有高温单孢菌属(Thermomonospor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微小杆菌属(Microvirga sp.);在原基形成时不可培养细菌(b13)占有绝对优势,可能与原基形成有关;全麦草配方的细菌群落演替最慢。传统麦草配方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和稳定的细菌群落,玉米秸、菇渣代替部分麦草的配方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胡启山 《科学种养》2012,(11):63-63
生产实践证明,秸秆(稻草、麦草、玉米秆、油菜秆、菜籽壳等)经铡短或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不仅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而且能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高产。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新型栽培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栽培白灵菇,以棉柴、花生壳、栗木屑为新型栽培基质,设计13组配方全部或部分替代常规栽培主料棉籽壳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基质配方栽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周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壳、棉柴、栗木屑均可作为栽培基质主料,可部分替代棉籽壳;产量最优配方是以40%花生壳替代棉籽壳的配方A4,但该配方生产周期较长。综合考察,最佳新型栽培基质配方为C1(棉籽壳40%、生棉柴40%、麸皮15%、玉米粉2%、石灰2%、石膏1%),其平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栽培周期分别为188.38 g、53.81%、150.7天。  相似文献   

12.
探索无花果枝在食用菌栽培中的作用,为种植业农业废弃物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应用开拓新途径。通过研究无花果枝营养成分、浸出液和在培养料中的添加量分析无花果枝屑对秀珍菇和猴头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无花果枝屑会显著降低培养料的碳氮比。无花果枝屑浸出液对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无花果枝屑添加到培养料中会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添加无花果枝屑能使秀珍菇提早现蕾,延长猴头菇采收时间,增加2种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添加50%无花果枝屑栽培秀珍菇、添加28%无花果枝屑栽培猴头菇,能提高2种食用菌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以废棉种植草菇的菇渣为主要原料,设计双孢蘑菇的堆肥配方并在工厂化条件下种植。[方法]通过在堆肥期和栽培期样品采集,从培养料理化性质、木质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降解酶酶活、蘑菇生物学效率等方面,探究该菇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以废棉基质为主的草菇菇渣含氮量1.8%以上,本试验配方二次发酵结束后含氮量达2.37%;在堆肥阶段,有62.03%的纤维素被利用,39.2%的木质素被利用;在发菌阶段,有29.32%的半纤维素被利用,木聚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有21.38%木质素被利用,漆酶活性在发菌阶段达到最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与其相关降解酶变化呈正相关;在出菇阶段,各组分利用率均有所下降,有15.38%的纤维素被利用,有19.60%的半纤维素被利用,9.54%木质素被利用,相关降解酶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变化呈正相关。双孢蘑菇产量为22.48 kg/m2,生物学转化率达51.38%,表明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豆粕、石膏、黍杆的配方生产双孢蘑菇效果良好。[结论]本试验获得了高效高产的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蘑菇的配方,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图4 表5 参31)  相似文献   

14.
1品种选用 选用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2栽培技术2.1培养基质要求麦秸、稻草、玉米秆为栽培双孢蘑菇的主料,要求干燥新鲜,无霉变;粪肥有牛、马等畜禽粪便,要求晒干,用时堆积发酵。还要加入一定量的饼肥、化肥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麦草、稻草生料栽培大球盖菇,研究大球盖菇生长、产量及营养成分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3种栽培料中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依次为,稻草〉“稻草+麦草”〉麦草,且各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麦草生料栽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虽慢但长势好,菇丛大且产量高;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高,水解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高。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的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蘑菇被人们称为“植物肉”,味道浓厚,含氨基酸比其他蔬菜丰富,其消费量正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增加。现将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品种SA2796,菇体洁白,盖园紧实。2堆肥配方(1)干猪粪、牛粪58%,石膏1%,稻草或麦草40%,过磷酸钙1%;(2)稻、麦草2000kg,鸡粪500kg,尿素30k  相似文献   

17.
<正>金针菇上的螨虫主要是粉螨,多发生于棉籽壳、玉米芯、麸皮这些原料上,厂区周围的草丛和木屑堆场中也大量存在,通过人走动带到菌种室和培养室。金针菇制种、发菌时均可能受害,螨虫在菌袋上群集生活,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霉菌孢子也会随着螨虫被带进栽培袋内造成交叉感染,导致培养料变黑腐烂。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气候条件下,蘑菇从培养料的准备、配制、发酵、播种到出菇结束大约需要8个月的时间,一个年度栽培一次。长江流域蘑菇一般在秋季播种,翌年夏初生产结束,下面具体介绍蘑菇的播种技术与发菌期管理。一、播种前的准备1.菇房消毒如果是菇房立体多层栽培,培养料运进菇房前,先将菇房清扫干净,按菇房内空间容积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10毫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代表性粒用高粱和秆用高粱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考种方法,探讨粒用高粱和秆用高粱在生物学性状、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同样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下,2种高粱生育期进程、生育期长短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秆用高粱生物产量比粒用高粱高3~5倍,但籽粒产量较粒用高粱低;秆用高粱茎秆富含糖分,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粒用高粱茎秆几乎不含糖分,不能作为生物能源。秆用高粱雷伊品种生物产量高达16.25 t,茎秆含糖高达18.3%以上,可推荐作为秆用高粱种植的首选品种;粒用高粱561品种的籽粒产量高达1 019 kg/667 m~2,可以作为粒用高粱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双孢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充分利用农业秸秆资源,在双孢蘑菇隧道培养料传统麦草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菇渣和玉米秸秆,对培养料堆制过程中的含水量、pH、含氮量、碳氮比等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并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农艺学性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培养料建堆至二次发酵结束均以添加玉米秸秆的配方含水量最高,以传统麦草配方含氮量最高,3个处理的pH差异不大。传统麦草鸡粪配方的产量为18.31 kg/m2,添加菇渣的处理产量为11.43 kg/m2,添加玉米秸秆的处理产量为14.48 kg/m2,添加玉米秸秆还可以显著提高头潮菇所占产量的比重。此外,二次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碳氮比与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