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经鸽新城疫ND-GS O1四原材料病毒的最佳灭活时间,最佳灭活温度以及甲醛浓度的试验研究,确定了0.1%甲醛在37 ℃条件下经过16 h,70 ℃的温度条件下经过20 min灭活病毒为最佳灭活方法,不仅能有效的完全灭活ND病毒,而且能使病毒的血凝活性保持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2.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血凝特性和在鸭胚中繁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病毒CH—1分离株能凝集鸡、鸭和鹅等禽类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兔、小白鼠和人O型血红细胞。该病毒的血凝特性对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无严格要求。可耐受56℃24小时,但80℃作用30分钟,则几乎完全丧失血凝活性。1.0%胰酶和0.5%β—巯基乙醇对病毒血凝活性无明显影响,用0.1~0.4%甲醛37℃作用24小时血凝活性无变化,而0.5~1.0%甲醛处理后,病毒血凝价下降4~7个滴度。病毒反复冻融6次对血凝特性无影响。EDS病毒接种10日龄鸭胚后24小时就可检测到病毒的血凝滴度(2~(3.2))、96~120小时病毒在鸭胚液中的血凝滴度达到高峰(HA>2~(14)),此时胚液量也最大。病毒在鸭胚尿囊液和尿囊膜中的血凝滴度最高,其次是羊水,胚体中血凝滴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毒株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和分离的四株肾型毒株(BJ_(9301)、BJ_(9302)、TJ_(9301)、HN_(9301)株)的血凝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IBV供试毒株经1~2%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凝集鸡和小鼠红细胞,同一毒株对两种红细胞的凝集价相近,且均能被IBV澳大利亚T株血清所抑制。处理后的IBV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以缓冲液浓度0.01~0.05MpH6.0~8.4为宜,对反应温度及稀释液种类无严格要求。IBV的血凝活性能耐受37℃23天、56℃12小时、80℃1.5小时,但在-30℃、4℃和室温下保存2个月后,绝大部分丧失血凝活性。IBV经0.2%甲醛、0.2%脱氧胆酸钠、2%硼氢化钠、0.01M高碘酸钠37℃灭活24小时,仍能保持其血凝活性。从IBV的血凝活性可被过量胰蛋白酶破坏和氯仿灭活,推断该血凝素可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提取的卵黄抗体混入外源病毒,确保提取卵黄抗体的安全性,比较了甲醛和二乙烯亚胺对卵黄抗体的灭活效果。在卵黄抗体中,人工混入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型)、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和禽脑脊髓炎病毒,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2%二乙烯亚胺;0.03%、0.05%和0.08%甲醛, 25℃放置24小时。结果显示,0.02%二乙烯亚胺和0.03%甲醛只能灭活部分病毒,而0.05%和0.08%甲醛能完全灭活上述病毒并且不降低抗体活性。因此,可使用0.05%甲醛灭活卵黄抗体中潜在病毒。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的抗原血凝活性随着灭活用甲醛浓度的升高成反比的下降,同时疫苗HI效价和HI效价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且甲醛浓度越高疫苗的HI效价越低,疫苗的效价下降的越快.鉴于此病原特性,针对疫苗生产中的抗原的灭活做了一系列的尝试性试验,结果表明抗原在甲醛浓度为0.1%、4℃条件下灭活24 h,抗原的血凝活性最高、疫苗的效价最高、疫苗效价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甲醛对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原液最佳的灭活条件,本试验采用10%的甲醛溶液与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原液混匀,使甲醛终浓度分别达到0.05%、0.07%、0.10%、0.15%、0.20%,在4~8℃下经过不同时间的灭活,通过对灭活液不同时间点的无菌检验及灭活检验,综合判定灭活效果。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原液在甲醛终浓度为0.07%时灭活72 h,或甲醛终浓度为0.10%和0.15%时灭活60 h,或甲醛终浓度为0.20%时灭活48 h,均取得可靠的灭活效果。考虑到甲醛的毒副作用,笔者认为4~8℃下用0.07%甲醛终浓度灭活72 h是比较理想的灭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红细胞浓度与病毒血凝特性的相关性,不同甲醛灭活浓度,不同灭活时间,反复冻融等因素对病毒血凝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繁毒时间与所繁毒量和毒价高低的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红细胞浓度使病毒凝价降低,高浓度甲醛灭活也会降低毒价,不同的繁毒时间与繁毒的毒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不同的灭活时间以及反复冻融等似乎对毒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EDS病毒血凝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观察病毒对各种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谱,测定各种因素对病毒血凝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凝反应宜采用1%的鸡红血球,稀释液用pH7的生理盐水,室温作用35min(分钟)后观察表明,该病毒能凝集鸡,鸭,鹅红细胞,而不能凝集哺乳动物红细胞,耐热,56℃1h不影响其血凝性,对胰酶和浓度大于0.4%的甲醛敏感;反复冻融8次对血凝效价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甲醛对几种常用禽类疫苗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使用浓度为0.1%、0.15%、0.2%、0.25%、0.3%甲醛溶液对鸡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禽流感病毒(AIVH9亚型HL株)、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 AV127株)3种病毒进行灭活试验,观察其灭活前后的效价变化。以便找到各种病毒用甲醛灭活的最佳浓度。结果:NDV在37℃条件下用浓度为0.1%、0.15%、0.2%、0.25%、0.3%甲醛溶液灭活16~18h效价分别下降了2、2、3、4、5个滴度;AIV分别下降了1、2、3、3、4个滴度;EDSV分别下降了1、1、2、2、3个滴度。其中3种病毒全部被灭活。以上结果表明:NDV在灭活时选用浓度为0.1%~0.15%的甲醛溶液为最佳:在灭活AIV时选用浓度为0.1%的甲醛溶液为最佳;灭活EDSV时选用甲醛溶液最佳浓度为0.1%~0.15%。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产蛋下降综合症采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的血清学方法诊断时,必须利用灭活的病毒作诊断液。而在病毒灭活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病毒的血凝活性和完全灭活其感染力。作者研究了温度、甲醛溶液和二乙烯亚胺对综合性产蛋下降症病毒灭活的影响。近年来已广泛地运用灭活的方法来制造苗疫。  相似文献   

11.
H_(91-1)、Y_(81)G_4和标淮株AV-127三株EDS_(-76)病毒在4℃、22℃和37℃下均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并具有很高的凝集滴度;不能凝集人、兔、绵羊等多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血凝的适宜pH值为6.8~7.4.红细胞最佳浓度为0.75~1.00%。稀释液最佳浓度为0.01M。血凝活性可耐56℃ 2小时、0.3%甲醛溶液、0.5%胰蛋白酶。血凝素受体对脂溶剂、胰蛋白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马动脉炎病毒的血凝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RK-13细胞上培养的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viral arteritis,EAV)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用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均可凝集小鼠和鸡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牛、绵羊、山羊、马、猪、豚鼠、仓鼠、兔及鹅的红细胞。将病毒用吐温-80和乙醚处理后,血凝活力会显著增强,其HA效价比未经处理的病毒高4-8倍,且血凝像更加清晰。处理病毒的最适条件是在冰浴状态下用终浓度0.6-1.25mL/L吐温-80振荡处理15-60min,再加1/2体积的乙醚振荡作用5-15min.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提取卵黄抗体的安全性,防止其中混入外源病毒,为此使用了化学药品灭活的方法。试验对不同终浓度的甲醛和二乙烯亚胺(BEI)对卵黄抗体灭活效果进行了比对。将鸡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 H9型)、禽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和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分别混入到卵黄抗体中,混合后加入终浓度为0.03%、0.05%、0.1%甲醛和0.02%BEI于室温条件下,灭活24h,从试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0.02%BEI和0.03%甲醛只能灭活部分病毒,而0.05%和0.1%甲醛能灭活全部病毒,并且对抗体活性无任何影响。因此,综合以上结果选用0.05%的甲醛进行灭活,保证疫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从红细胞凝集谱、凝集解脱情况以及血凝性的影响因素几方面对本室分离的EDS-BH91毒株和EDS-76AV127毒株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毒株均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而且24小时内无解脱现象;对兔红细胞呈可疑;对人、奶牛、绵羊、猪、小鼠、驴的红细胞不能凝集。血凝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红细胞浓度为1%;分别以pH7.4.浓度为0.o1、0.04、0.1、0.2M以及浓度为0.o1M,pH为5.8、6.8、7.4和8.0的PBS作为稀释液进行血凝试验.其血凝滴度无显著差异;0.05~0.3%的甲醛溶液4℃下处理病毒72小时以及反复冻融病毒5次,其处理前后的血凝性均无显著差异。80℃10分钟就可以破坏病毒血凝性,而56℃作用1小时对病毒血凝性无影响。0.125~0.500%的胰酶对血凝性的影响不明显;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属于无囊膜病毒。  相似文献   

15.
乌骨鸡体内鸡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病变特征的乌骨鸡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经鸡胚盲传代后,可引起40%上鸡胚死亡,并出现典型的侏儒胚;人工感染雏鸡表现为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能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繁殖;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56℃水浴30分钟被灭活,而PH3和PH11;不能直接凝集红细胞,但经1.5%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1;52),这种血凝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澳大利亚T株阳性血  相似文献   

16.
对EDS76病毒HSH-23株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采用最终浓度为0.1%福尔马林在不同时间及温度条件下灭活HSH-23株病毒液,将灭活病毒液接种鸭胚以检查其灭活效果。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经过10h可将病毒完全灭活;该毒株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37℃下,放置35天其HA价保持不变;灭活检验中发现,必须将灭活病毒液进行连续2次鸭胚接种,方可作出病毒是否完全灭活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方法处理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鸭胚尿囊液以制备HI试验诊断抗原。结果表明,经聚乙二醇(PEG-600)沉淀后低速(rpm12500)和高速(rpm10000)离心120分钟以及透析处理均未能使病毒血凝素浓缩,而与未经上述处理的病毒尿囊液的血凝(HA)价相同。病毒尿囊液用0.2%甲醛灭活后加入25%的灭菌甘油.在室温下保存14~20周,其HA价仅下降一个满度,而于4~8℃和-30℃保存20周,其HA价未见下阵,说明该抗原比较稳定.此抗原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基层生产单位应用,在部分地市大中型鸡场使用后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在PBS4℃下能凝集恒河猴、猪、马和猫的红细胞,不能凝集牛、绵羊、山羊、犬、兔、豚鼠、小鼠、地鼠、鸡、人O型和鹅的红细胞。在22℃、37℃,病毒血凝的敏感性降低,经2~3小时即从红细胞上解脱下来。红细胞浓度与CPV的HA滴度成反比,HI滴度则随着红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平行升高。  相似文献   

19.
兔出血热病毒k—8602株在pH6.4~8.4的0.01M PBS和生理盐水中,对人的A、O、B、AB型红细胞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兔免疫血清所抑制;而对鸡、猪、兔等的红细胞不凝集。该病毒在室温和4℃条件下,在pH7.0~8.4 PBS和生理盐水中对A型、O型红细胞凝集之后,在37℃下又释放出来,在4℃下又重新凝集,而对B、AB型红细胞则没有这种现象。根据吸附—释放原理,利用A型红细胞吸附提纯了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二乙烯亚胺(BEI)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灭活效果,使用终浓度为0.03%、0.04%和0.05%的BEI在30℃条件下对猪伪狂犬病病毒(DQ株)进行了灭活试验,通过ST传代细胞接种法观察病毒的灭活效果,用2~2.5 kg大耳白兔和断奶仔猪检测BEI灭活后的病毒液所制备疫苗的安全性,用小鼠检测该灭活工艺制备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与传统甲醛灭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终浓度为0.05%的BEI在30℃情况下经24 h即可彻底灭活PRV病毒;BEI灭活的病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大耳白兔和猪的安全性良好,免疫小鼠较甲醛灭活病毒能提供更高的保护率。本研究可为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灭活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