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受限现状,将中医药文化与手机游戏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建立一个融合了中医药文化的客户端游戏,使其最大限度的与玩家互动,发挥独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可行的渠道。使手机游戏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介绍现代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中的局限性,阐述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三代沟通模式和健康养生体验中心,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甄梦莹 《猪业科学》2022,39(9):21-21
非洲猪瘟首次发现于非洲,到2007年已蔓延到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共和国。美国国家猪肉委员会首席兽医师达斯汀·奥德科文撰文,2014年非洲猪瘟传播到欧盟,2018年又传播到中国。目前已在73个国家发现了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的流行给世界上很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非洲猪瘟的基本情况、非洲猪瘟病毒在家猪和野猪中的传播以及人类活动在病毒传播上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找出阻止非洲猪瘟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医文化发展及信息化网络深入建设,中医药信息网络建立,网络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理念、传播思路与传播方式,成为新的传播方式。本文基于网络信息传播基础,阐述网络媒介下中医药信息传播模式,分析传播效果三层次,即认知、情感、行为层次作用效果,并构建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模型。为强化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本文从信息受众需求、信息核查、传播渠道拓展、时效延缓等角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921年,非洲猪瘟(ASF)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至今已有6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活跃,有25个国家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我国的边境有蒙古、越南也报道了非洲猪瘟的发生。非洲猪瘟对于全球的养猪业来讲都是"一号杀手",一旦传播到某一个国家后,很难在短期内根除  相似文献   

7.
《猪业科学》2019,36(7):23-23
<正>美国得梅因爱荷华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首席兽医Liz Wagstrom博士解释了非洲猪瘟(ASF)是如何在世界各地传播的。"非洲猪瘟是通过与猪密切接触传播的。与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气雾传播和远距离感染的疾病不同,这是密切接触的传播,通俗讲是通过一个鼻子到另一个鼻子传播的;另外,病猪的分泌物也可以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但是另一个关于传播非洲猪瘟的因素是它可以通过肉类传播。"Wagstrom博士说。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发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旅游及国际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促进了非洲猪瘟迅速传播。许多无非洲猪瘟暴发的国家也面临着该病随时可能侵入的危险局面。猪科动物在非洲猪瘟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比较猪科不同宿主生态习性入手,对其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作用及不同宿主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揭示非洲猪瘟的传播生态学,从而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奠定基础。虽然中国境内从未发生过非洲猪瘟,但从宿主角度,特别是野猪宿主出发,加强预防,目前来看是较为可行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谢筱筱  赵晓 《兽医导刊》2020,(7):17-17,68
非洲猪瘟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致死率高,对家猪、野猪的饲养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养猪业经济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失。1921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1957年传到欧洲,随后在2012-2017年相继传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等国家。自2018年8月3日确诊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确诊发生了100多例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非洲猪瘟的概念、起源、发展、病因、流行病学与目前的防控手段分析,从传统中医药理论出发,阐述中医药理论对非洲猪瘟病因与辨证防控的理解;结合传统中医药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历史经验,提出利用中医药理论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1非洲猪瘟流行的最新趋势非洲猪瘟最早于1921年在非洲的肯尼亚被发现。自从那时起,许多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国家都受到了该病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ASF的流行与分布发生了变化。ASFV传播到了以往没有ASF的国家和地区,如西非地区。首次发现ASFV的国家与时间如下:科特迪瓦(1996),尼日利亚(1997),多哥(1997),加纳(1999),布基纳法索(2003),乍得(2010)。ASFV也传播到了马达加斯加(1998)和毛里求斯(2007)两个之前未发生ASF疫情的印度洋国家。尤为重要的是,2007年ASF再次传到了欧洲大陆,所不同的是,这次传到了高加索地区的格鲁  相似文献   

12.
猪场虫害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风险和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中国辽宁首次暴发了非洲猪瘟(ASF),疫病的蔓延给我国养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媒介生物传播是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之一,其中钝缘蜱作为生物性传播媒介研究较多,是ASF病毒在疫源地传播、长期保存甚至发生变异的关键因素,也是ASF在很多地区和国家久控不绝的原因之一。然而,仍有潜在的ASF机械性传播媒介生物需深入研究,例如吸血蝇可通过叮咬或猪误食来传播ASF等。文章分析了猪场主要虫害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风险,以便为优化现有预防措施、全面防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降低ASF传播对家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1传播历史和地理分布非洲是非洲猪瘟(ASF)的发源地,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ASF疫情。此后,ASF从非洲的东部、南部穿过非洲中部向西部蔓延到非洲绝大部分国家[1],并且向外传播至印度洋岛。1998年传到了马达加斯加。2007年传到了距马达加斯加800公里的毛里求斯[2]。1957年ASF第一次传入欧洲葡萄牙后,ASF相继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马耳他、比利时、安道尔、荷兰、德国、俄罗斯、乌克兰(2012年)、白俄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是一种猪传染病,近年来引起了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1防控措施1.1加强对蜱虫及感染源的监测2009年以来,已经对监控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包括对机场,海港,边境地区和养猪区等非洲猪易感动物实施监测计划,并开展了野猪和蜱虫病媒载体监测,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1.2加强强种地疫情调查和检  相似文献   

15.
翁善钢 《养猪》2012,(3):104-104
自从1921年非洲的肯尼亚首次描述报道非洲猪瘟(ASF)以来,很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都受到了ASF的影响。不过,直到1957年葡萄牙首次发生ASF疫情,该病的发生一直仅限于非洲地区。20世纪70和80年代期间,ASF一度传播到了世界各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最初时期,非洲猪瘟只流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后来才逐步的向世界其他国家开始蔓延,随着该病的不断传播,当前世界许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传播和扩散最为严重的地区就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而我国与俄罗斯相邻必然也会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威胁。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猪肉进口总量的提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全球共有16个非洲国家和7个欧洲国家暴发了2 500多起家猪和野猪的非洲猪瘟疫情。非洲地区以家猪疫情为主,欧洲地区频发野猪疫情;带毒野猪与家猪交叉感染,导致病毒在欧洲出现循环传播,且在秋冬季节集中暴发。非洲猪瘟从非洲和欧洲传入我国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提示我国应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猪瘟作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死亡率居诸病之首,传播途径复杂多样。除可通过猪、人、物品间的接触来进行传播外,当空气中的病毒载量足够高时甚至能成为传播的次要途径。非洲猪瘟虽然杀伤性十足,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国家生猪现代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张桂红教授表示,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养猪人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心存侥幸,因为目前对于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是OIE规定的疾病,在很多非洲国家和地中海撒丁岛呈地方性流行。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已传播至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引起了东欧和西亚国家的高度关注。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中仅有的一员。我国是猪肉生产和进口大国,对本病应引起重视。非洲猪瘟能够产生大量与古典猪瘟极度相似的临床症状。由于非洲猪瘟(ASF)与古典猪瘟(CSF)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8,(6)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又称非洲猪瘟疫、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该病病程短,死亡率接近100%,对已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2])。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也不感染除家猪和野猪之外的其他动物。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发现了非洲猪瘟,该病一直存在于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