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严重影响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养殖业发展的传染病,其防控政策主要包括扑灭根除、免疫控制及预防措施,我国主要采取免疫控制结合局部扑杀的综合措施防控口蹄疫。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及奶牛数量的增加,奶牛口蹄疫的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本文详细介绍并讨论了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免疫控制环节中的疫苗免疫、免疫失败原因及规模化奶牛场防控口蹄疫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
日前,天津市对全市各区县存栏奶牛首次实施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据统计,全市共免疫奶牛11.752万头,除怀孕奶牛和低于80日龄的新生犊牛外,所有奶牛做到了应免尽免,免疫密度达到100%。奶牛A型口蹄疫首次免疫工作的全面完成,为更加有效地防控A型口蹄疫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前,天津市对全市各区县存栏奶牛首次实施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据统计。全市共免疫奶牛11.752万头,除怀孕奶牛和低于80日龄的新生犊牛外,所有奶牛做到了应免尽免,免疫密度达到100%。奶牛A型口蹄疫首次免疫工作的全面完成,为更加有效地防控A型口蹄疫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口蹄疫病原流行特点,冬春季节是奶牛口蹄疫防控关键时期。防控口蹄疫,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仍为疫苗注射免疫,各奶牛养殖场要做好疫苗选用、免疫程序制定、疫苗反应减少和发生后处理等工作。1疫苗的选择和使用1.1疫苗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是我国唯一要求奶牛强制免疫的疫苗。本文在详细阐述国内口蹄疫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并对未来口蹄疫疫苗在我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5月中旬,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站到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一奶牛散养户处做奶牛"两病"(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监测。"两病"监测做完后,对该养殖户所有奶牛进行牛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其中一头犊牛免疫口蹄疫疫苗后约两分钟突然倒地,出现全身抽搐。纳溪区农业局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站专业技术人员判断为疫苗免疫应激反应,立即用一桶冷水淋冲该应激奶牛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乌鲁木齐近郊奶牛养殖小区的口蹄疫防控效果进行了调查,对近5年口蹄疫防控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控对策,为该地区奶牛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改妮 《中国奶牛》2012,(15):26-28
本文对山阴县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口蹄疫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口蹄疫防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该县奶牛口蹄疫及其他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奶牛A型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多年来,永靖县规模奶牛场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加强疫苗免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消毒灭源、流通环节监管等措施,确保了永靖县规模奶牛场没有发生奶牛A型口蹄疫疫情。  相似文献   

10.
综合防控奶牛口蹄疫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免疫接种,但在基层动物免疫工作中,经常由于防疫人员对部分技术细节的不注意而让免疫质量受到影响,须知,如果牛群受到附近环境的疫情威胁,则就极易加速疫情的传播。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奶牛口蹄疫科学免疫注意事项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艾晶 《中国乳业》2022,(11):67-71
口蹄疫是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发病率高、难控制等特点,主要的易感动物是奶牛。患口蹄疫的奶牛产奶量下降、繁殖力受损,给养牛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延庆区2022年第一次集中免疫和监测奶牛口蹄疫情况,针对抗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实施强制免疫,加强抗体监测,严格场(户)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建议来提高奶牛养殖水平,避免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气温较低、奶牛运动量少,饲料单一,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奶牛疾病的高发季节。为了搞好冬季奶牛疾病的预防及保健,减少由于寒冷引发各种疾病给奶牛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奶牛疾病防控岗位对奶牛冬季常见疾病进行病因学调查,形成冬季奶牛疾病防控技术模式。奶牛疾病防控技术包含冬季免疫接种、日常卫生管理和消毒、奶牛场强制免疫口蹄疫免疫防控技术、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副结核病与常见病防控技术、冬季螨病及其他寄生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气温回升,天干风大,易于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是奶牛口蹄疫防控关键时期。口蹄疫疫苗的免疫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选择和使用1.1疫苗选择O型、亚洲I型和A型口蹄疫均需强制免疫。常用疫苗有: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口蹄疫O型-A型二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清远市规模奶牛场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及时掌握奶牛接种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口蹄疫防控提供依据。2020—2021年间,对清远市4个县(市、区)7家规模化奶牛场开展随机抽样,每个县(市、区)采集30—50份奶牛血清,利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进行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330份奶牛血清中O型、A型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97%(320/330)和98.18%(324/330)。这表明清远市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总体免疫效果较好,奶牛群体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6):137-138
<正>口蹄疫是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传染病,是我国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为了探明楚疫病流行趋势,2009年我市首次开展奶牛A型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了11个场(户)的112头奶牛,检测出10头奶牛A型口蹄疫为非免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9%,于2010年将A型口蹄疫列入重点防控疫病,  相似文献   

16.
奶牛群口蹄疫疫苗接种与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阳某公司A、B、C三个规模奶牛场牛群口蹄疫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计划,在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期间,对上述奶牛场约1 700头奶牛进行了3次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试验,对其抗体水平、隐性感染及带毒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抗体有效持续时间为120~130d,即现行使用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约为4个月;C场奶牛血清中未检出口蹄疫病毒的隐性感染抗体,OP液中未检测出口蹄疫病毒核酸,属于口蹄疫比较洁净的奶牛场。A、B场奶牛不同程度地检测出口蹄疫病毒的隐性感染抗体,在部分隐性感染抗体阳性奶牛的OP液中检测出口蹄疫病毒核酸,属于受口蹄疫威胁的潜在污染场。上述数据为后续的口蹄疫防控计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奶牛养殖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种养殖模式带来的疾病风险也在增大,口蹄疫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疾病之一,发生面较广、危害大。本文在分析奶牛口蹄疫防控的基础上,讨论了口蹄疫防控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其中O型、亚洲Ⅰ型(AsiaⅠ)影响最为严重.为了有效的防控该病的发生,做好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加强疫苗的免疫监测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我们对密云地区的偶蹄动物免疫和监测,摸索出奶牛、猪、羊O型与Asia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找出科学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云南奶(水)牛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2011年度,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疫病控制功能实验室在体系所属的2个综合试验站和4个区域推广站各示范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采集奶牛、奶水牛血清样品共计311份。应用口蹄疫A型、亚洲Ⅰ型和O型免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出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数253份,阳性率81.35%;亚洲Ⅰ型抗体阳性数278份,阳性率89.39%;A型抗体阳性数110份,阳性率35.37%。应用口蹄疫3ABC抗体检测方法检出抗体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2.25%。应用IDEXX牛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方法检出布氏杆菌抗体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0.64%。针对本次获得的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强化奶牛和奶水牛犊牛免疫、跟踪监测和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0.
4种ELISA检测奶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我国奶牛口蹄疫的防控,以免疫接种措施为核心,实行强制免疫政策,要求O型和Asia Ⅰ型疫苗免疫密度必须达100%,通过牛群整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来预防口蹄疫的感染和流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