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谏壁泵站进水流道的数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谏壁泵站进行增容改造后,进流水道是否能满足工程运行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应用时均N-S方程和 湍流模型方程对谏壁泵站进水流道的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以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为优化目标对不同的流道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谏壁泵站原有的进水流道完全满足增容改造以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袁丹青 《农机化研究》2005,(6):87-88,91
根据调研。谏壁泵站的流量由设计的120m^2/s增容到160m^2/s,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流道进行计算。为此。应用时均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方程对泵站进水流道的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以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为优化目标对流道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谏壁泵站原有的进水流道完全满足增容改造以后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桥泵站的具体情况,提出在保留原进出水流道、原电动机和原导叶的基础上只进行换泵的技术改造方案。针对该方案,对上桥泵站模型泵装置的能量特性和汽蚀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技术改造前后的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经常运行扬程附近并满足设计流量要求的情况下,改造后较改造前泵站的效率提高了19%之多,改造效果显著,可为其它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提出了大型轴流泵装置模型和原型之间新的效率换算关系,并且对上桥泵站技术改造后的原型泵装置效率特性进行了预测,与泵站改造后的现场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
低扬程泵站进出水流道匹配与装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城市防洪排水泵站仙蠡桥泵站的设计,对平面蜗壳式进水流道匹配后壁为半圆型箱式出水流道的新型组合,进行了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出水流道设计匹配合理,在叶片角度-2°,泵装置扬程2.0m时,最优装置效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5.
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城市防洪排水泵站仙蠡桥泵站的设计,对平面蜗壳式进水流道匹配后壁为半圆形箱式出水流道的新型组合,进行了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出水流道设计匹配合理,在叶片角度-2°,泵装置扬程2.0 m时,最优装置效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6.
大型低扬程竖井贯流泵进出水流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型低扬程竖井贯流泵站的进出水流道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对多种流道设计方案的数模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优化流道结构及型线。经过装置模型试验验证和对水泵的进出水流态观察分析,结论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性。该设计方法对同类泵站的进出水流道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轴流泵站进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轴流泵站进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说明出水流道能回收旋涡能且水力损失不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在泵站更新改造中,利用已有的条件对机组进行增容改造,以提高泵站的排涝标准,这种做法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各地都在推广和采用。根据这些年来泵站机组增容改造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下列问题:(1)泵站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增容改造;(2)国内外泵站机组增容改造简况;(3)机组增容改造在技术上的主要措施;(4)关于大型同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5)泵站机组增容改造应注意的问题。其内容可供大型泵站机组增容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泵站的综合技术改造措施,以湖北省樊口泵站为对象,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与国内外其他大型轴流泵站进行了进水流道的参数比较,找出了泵站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据此,提出各种改造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一种只更换叶片,其他部件修复综合改造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使泵效率提高11.6%,年节电105.89万kWh。使泵流量增加,使定子和推力瓦温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型式贯流泵装置结构特点与水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保持水泵模型不变的情况下,选择3座典型的已建贯流泵站的进出水流道设计,组成3种不同型式的贯流泵装置,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装置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贯流泵装置的水力特性与进出水流道型线设计密切相关,所研究的3种贯流泵装置最优效率点差值达10.48%。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是影响水泵装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应针对不同型式贯流泵装置结构特点,开展出水流道的水力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1.
扬水泵站机电设备老化是困扰扬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管理单位资金紧缺制约着大中型扬水泵站及时有效地进行技术改造。根据宁夏中宁固海扬水泵站老化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技改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泵站技术改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增效扩容改造后水电站的发电、生态和社会效益更稳定发挥,优化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组合,根据电站现存问题,结合考虑“引红济石”调水量后的径流水能计算成果,合理确定与五里峡水电站工程实际相匹配的装机容量和机型。工程实践应用表明,比选获得的技改方案,能较好匹配电站日常运行水能指标。机组装机容量和台数能适应径流丰、平、谷年来水量的灵活调节,水能利用率及转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弃水量减少,达到预期良好的技改增容和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转轮换型改造的水轮机增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轮机技术改造是发展我国水电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介绍了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效技术改造方法,通过对JF2558和HL702两种转轮的各项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采用JF2558转轮替换HL702转轮是本站水轮机增效技术改造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轴流泵站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流泵站建成后,灌排区域内作物组成、水文、气象等因素将发生变化,引起泵站进出水池水位、泵站扬程和流量发生变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为保证泵站在原有设备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运行,达到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提供了根据泵站的提水流量、进出水池水位和泵站扬程的变化。通过调节轴流泵的叶片安装角度,来提高泵站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措施,给出了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轴流泵经济运行方案的数学模型、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通过多座泵站的应用,并经泵站测试,泵站效率已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泵站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机电泵站的改造与建设规划,必须随着灌区内用地布局的大面积调整而进行优化与调整.采用动态规划法,以泵站为阶段变量,水量为决策变量,泵站群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对区域灌溉泵站群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提出泵站建设和改造的调整方案,对当前提高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淮安市淮涟灌区的优化规划改造,提高了灌区工程的效益,保证了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16.
低扬程取水泵站节能技术与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水泵站装置效率低、能耗大的主要原因是水泵选型和组合运行调度不合理。从泵站节能降耗和提高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在阐述水泵节能改造技术基础上,建立了以满足供水量要求、能源单耗最小为目标的泵站节能优化运行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泵节能技术与优化运行数学模型技术相结合,是泵站实现安全供水、节能降耗、降低供水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选择泵站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组合方式,实现单级泵站的运行优化。通过分析水泵运行效率与水泵流量、扬程以及转速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水泵装置的工况点,构建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以泵站日运行总费用最低为目标,通过动态规划法从而求解单级泵站的日经济最优运行方案。选定南昌市九圩港提水泵站为研究对象,依据泵站已有的运行数据,在综合考虑泵站日运行分时电价、扬程及流量变化的基础上,将该泵站优化运行模型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确定泵站在一日内运行费用的最小值;第二层为泵站运行效率优化模型,确定在不同时段内泵站效率最优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当日总输水量一定时,分时电价是影响泵站日经济运行费用和不同时段机组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以九圩港泵站的典型工况为例,优化后的泵站运行方案较优化前日单位运行费用降低了18%。该模型对实现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泵站圆形进水池进水流态及水泵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某城市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了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圆形进水池的进水流态及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进水流态的措施,实施结果表明,采取所述措施后,有效地改善了进水流态和水泵运行工作性能,大大提高了泵站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意愿调查的农业水价承载力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采用意愿调查的方法研究农业水价承载力,并以五岸灌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调查了灌区农户水价支付意愿,分析了农户的农业水价承载力,并提出了工程改造后试运行阶段的水价标准合理范围的建议。研究表明,采用意愿调查的方法分析农业水价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农业水价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